摘要: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市政工程的招投標,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依靠自身的綜合實力確定標價的過程。本文概括了工程量清單模式的特點,并論述了在該模式下當前市政工程招投標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文章最后給出市政工程招投標的基本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字:工程量清單計價;市政工程;招投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政工程建設投資渠道呈現多元化格局,市政招投標制逐漸趨于成熟。市政工程招投標一般由招標資格備案、招標投標情況書面報告、發出中標通知書、簽署合同協議等環節組成。投標單位針對工程實際情況,憑借自己的實力,正確運用投標策略和報價方法來達到中標的目的,從而給企業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
1 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特點
工程量清單是表現擬建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措施項目、其他項目和相應數量的明細清單。其費用用綜合單價計算,它綜合了完成一個規定計量單位工程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管理費和利潤,并考慮風險因素。在統一工程量計算規則和消耗量定額的基礎上,遵循價值規律,建立起有利于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政府對建筑市場的宏觀調控、有利于維護建設各方合法權益、有利于公平競爭、合理確定工程價格的工程量清單報價模式,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單價具有綜合性和固定性
清單合同的單價簡單明了,能夠直觀反映各清單項目所需的消耗和資源。而且,工程量清單報價一經合同確認,竣工結算一般不能改變。單價的固定性,有利于控制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工程索賠,有利于工程造價的控制。
1.2 市場有序競爭形成價格
通過建立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引入充分競爭形成價格機制,工程量清單報價的價格更貼近市場。該計價模式體現企業自主報價,企業中標價格能夠比較客觀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真實水平。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體現企業將工程的進度、質量、工期及現場施工管理等方案落實到清單項目報價中,在投標過程中,有效引入競爭機制,淡化標底的作用,在保證質量、工期的前提下,按國家“招標投標法”及有關規定,以“不低于成本”的合理低價者中標。
1.3 合理分擔風險
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投標單位只對自己所報的成本、單價等負責,而對工程量的變更或計算錯誤等不負責任;相應的對于這一部分風險則應由業主承擔,這種格局符合風險合理分擔與責權利關系對等的一般原則。
2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市政工程招投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市政工程大多屬于線型工程,且多處于市區內,地上及地下障礙物多、交叉作業、施工作業點多且分散,導致參與人數多,對環境的依賴和影響比較大,項目目標高,要求嚴,政治性強,項目管理專業化程度低等特點。根據目前市政工程特點及目前大多數施工企業沒有企業定額的現狀,概括出當前在施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市政工程招投標工作存在的問題。
行政主管部門及建設單位對施工企業資格審查控制不嚴。某些不具備投標資格的無獨立資質的法人也參加招標,導致一些虛報資質等級的掛靠企業,這種“高資質投標,低資質進場,無資質施工”違反基建程序的做法普遍存在,是當前工程建設模式的一大漏洞,直接影響工程施工的質量。
國內招標項目和民間集資(包括引進港資、外資)標段劃分越來越小,越來越不合理。市政工程施工標段的劃分應根據工程規模、建設條件、機械化程度及對工程施工有利的原則來進行。
工程監管不到位,存在著“五無”(無規劃、無報建、無證設計、無證施工、無質量監督)工程,工程基建程序執行不嚴,招投標行為圖于形式。有的施工企業在同一次招標中既以總公司名義,又以分公司名義參加投標,“一標兩投”,或者對同一份投標書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報價;同時,有的建設單位不按招投標規定選擇總承包施工單位,對分包管理不嚴,界限不清,在工程承發包中任意肢解工程及轉包工程,層層轉包現象相當嚴重,工程質量、工期、投資都得不到有效控制。
尚未完全打破地區和部門壟斷,統一開放的建筑市場還沒有真正形成。特別是在縣一級,市政等專業工程項目沒有完全進入建設工程交易中心進行招投標;或出于地方保護主義目的,對中標企業硬性供應原材料,這是與《招投標法》相悖的。
投標定標過程控制不嚴,工程交易中心運作機制不完善。首先,有的建設單位沒有法律、合同方面的專門人才,對涉及施工招投標制的工程經濟及管理方面的業務不熟悉,制定評標細則時考慮不夠全面,招標文件編制較粗糙,特別是工程量清單與實際出入較大,導致標底不準確,變更較多影響招投標文件的公正性。其次,由于監督機制不健全,泄露標底、串標等情況時有發生;評標辦法不完善,有待進一步研究科學合理的評標辦法;另外,施工企業由于自身需要,為達到中標目的,有意壓低報價,采用微利標、無利標、甚至虧損標,致使投標書編制缺乏規范性。
法律、法規不健全,建設工程承發包過程中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建設單位利用招標權收受“回扣”,對按國家規定應實行公開招投標的項目,進行指定招標或議標,搞“暗箱”操作,選擇與自己有關系的施工企業進行施工。
3 市政工程招投標基本策略
市政工程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招投標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投標單位應針對工程實際情況,正確運用投標策略和報價方法來達到中標目的,從而為企業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
3.1 組織精干的投標班子
投標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有專門的機構和專業人員對投標的全過程加以組織和管理,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投標班子是獲得投標成功的根本保證。在組織結構上將報價班子分為經營和決策兩個層面。其中,經營層做具體的工作,負責施工圖的預算編制和成本估算。在人員構成上選配一些精通市政工程決算業務、掌握招投標知識、應變能力強的骨干人員,負責對決策層提供的信息進行篩選和判斷,通過對行情的分析和對本企業經營實力及經營目標的權衡,得出最終報價。決策層主要負責調查分析工程的規模、性質,建設單位的資金來源和支付能力;并合理分析本企業的施工能力、人員狀況,機械設備和資金狀況,對是否投標及投哪一標做出決策;認真研究招標文件,根據市政工程的特點進行現場考察、復核工程量,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標志投標文件,辦理投標保函、履約保證金;編制施工規劃,選擇施工方法和施工設施,擬定施工組織計劃。班子成員必須有較高的政治修養,事業心強,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和地方法規,自覺維護國家和企業利益。同時,必須在經營管理、施工技術、成本核算、施工預決算等領域都有相當的知識水平和實踐經驗,才能全面、系統地觀察和分析問題。
3.2 總結、分析,并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認真研讀招標文件和設計圖紙,深刻領會招標文件的各種要求和規定,仔細分析設計圖紙中作品與作品間的相互關聯,以及材質的構成。到施工場所進行現場勘察,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工程所處的立地條件,有針對性的制定技術標書。
3.3 高度把握技術標的重要性
招標單位在設置評標方法時,為了更能體現投標單位的技術實力,技術標的分值正呈逐步提高的趨勢。技術標對于施工企業而言,是針對投標工程應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合理計劃,也是控制工程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的一個自我約定,更是對投資方所做出的一個重要書面承諾;對于建設方來說,它是用于監督和檢查工程質量以及掌握工程進度的一個重要依據。因此,要充分認識到技術標的重要性。
4 結論
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建筑業適應市場化發展的必要手段,在該模式下進行合理規范的招投標行為,可以杜絕故意壓價、無序競爭,避免各種因素造成的失標或中標,真正實現“合理低價中標”。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市政工程行業已從成長期步入成熟期,在當前的計價模式下,應針對市政工程招投標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通過組建強有力的投標班子,認真分析研讀招標文件,編制出合理性、競爭性的技術標,爭取技術標的優勢,確保圓滿的完成工程招投標任務乃至施工任務。
參考文獻
[1]羅美君.市政工程招投標基本策略探討[J].建筑與工程,2008.
[2]趙和.市政工程招投標存在問題及對稱[J].管理研究.
[3]劉衛民.市政工程投標的策略與技巧[J].管理天地,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