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EAM(EnterpriseAssetManagement,企業資產管理)的定義和實現原理以及點檢制,說明使用EAM系統實現點檢制可以充分發揮全面設備維護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優勢。
關鍵詞:EAM;設備;維修;點檢
當前,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企業信息化建設成為挖掘內部潛力、增強企業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同時,隨著對設備利用率、可用能力以及經濟性運行要求的逐步提高,國有大型煤炭企業資產管理系統的建設成為目前設備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
企業資產管理(EnterpriseAssetManagement)EAM概念在設備維修管理業界已被提出有一段時間,其前身是計算機化維修管理系統(Computerized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CMMS。通過對企業(尤其是資產密集型企業)資產的跟蹤、維護、維修等管理工作,實現不斷地持續改進,優化維修、資源配置和改善維修策略,從而提高設備可利用率,降低企業運營維護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1 EAM的概念性定義
以設備資產為基礎;以工單的提交、審批和執行、分析為主線;按計劃檢修、預防性維修等維修保養模式和多種維修管理思想,按照點檢定修管理模式對設備進行多角度跟蹤、操作、維護、維修管理;結合物資、工具、人員等資源安排,以及物資準備采購管理,對設備進行全壽命周期管理的數據充分共享的資產信息系統。
定義核心點:管理的核心對象是設備;管理的核心內容是設備跟蹤、維護、維修工作;支持維修模式的發展;擁有有效的管理思想基礎;全壽命周期管理;信息充分共享,信息是其運轉的基礎;這也是建立企業EAM核心基礎和目標。
2 EAM實現原理
EAM實現的邏輯過程如圖1。邏輯原理:
需求計劃。是企業直接獲取價值的源泉,是企業生產來源。生產計劃。根據企業需求計劃準備生產計劃,安排設備和人員進行生產工作,保證對需求計劃的提供。設備運行磨損過程。設備投入運行后,根據設備及設備部件性能要求、壽命,需定期按設備維護、檢修計劃進行維護、修理工作,保證設備正常運行,保證生產計劃的執行。庫存計劃。為保證維修工作正常進行,對維修所需備件和材料進行一定儲備。避免因物料短缺影響生產,延長停機時間。同時控制好庫存成本。采購計劃。當庫存不能滿足維修使用,提出采購計劃,并執行采購補給庫存和現場維修需求。設備運轉。在維護、維修工作的支持下,設備持續運轉,再形成新的檢修計劃。檢修計劃。根據生產計劃安排檢修計劃,從而牽動庫存采購計劃;保證設備在滿足生產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同時控制庫存和維修成本。
3使用EAM系統實現點檢制充分發揮全面設備維護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優勢
點檢維修制最初由日本從美國引進的預防維修制度發展而形成,它提倡全員、全過程對設備進行動態管理,即在設備運行階段以點檢為核心的一種管理模式。應用這種管理模式,將有效地防止“過維修”或“欠維修”,減少設備地故障發生率,大大降低設備維護費用。
點檢維修制是以點檢為中心的設備維修管理體制,是實現設備可靠性、維護性、經濟性,并使上述三方面達到最佳化管理的機制,是按照預先制定的技術標準,定人、定點、定期、定方法、定標準地對設備進行檢查的一種管理方法。雖然各個企業根據各自特點推行不盡相同的點檢制,實行TPM的一些企業所推行的“三位一體”點檢制和“五層防護線”的做法仍可以借鑒。所謂“三位一體”是指:崗位操作工人的日常點檢,專業點檢員的定期點檢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精密點檢三位一體。“五層防護線”是把崗位操作工人的日常點檢作為第一層防護線;把專業點檢和定期點檢作為第二層防護線;專業技術人員的精密點檢作為第三層防護線。在此基礎上,對上述點檢中出現的問題,再進一步利用技術診斷和傾向管理探明因果,做出對策,這也就是第四層防護線。第五層防護線是每半年或一年一次的精密檢測。[是以點檢為中心的設備維修管理體制。雖然各個企業根據各自特點推行不盡相同的點檢制,實行TPM的一些企業所推行的“三位一體”點檢制和“五層防護線”的做法仍可以借鑒。所謂“三位一體”是指:崗位操作工人的日常點檢,專業點檢員的定期點檢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精密點檢三位一體。
EAM系統是實行點檢制地一個功能強大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更好的管理設備。
3.1準確了解設備的狀態,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和提供維修保障
在預防維修方式下,設備狀態狀態要素的提取不全面,往往會多強調設備周期檢修。為了避免設備故障停機,往往靠投入大量的計劃維修甚至過維修來換取設備的可靠運轉,所以必然會帶來設備的過維修或欠維修問題以及設備的可用性及維修費的高居不下。設備零部件的不確定性,使設備更換的周期難以確定,這種不確定性造成備件在服役周期內仍有效發生,并由此產生非計劃搶修,打亂了正常的生產節奏;另一方面,按事前確定的檢修周期來更換備件或檢修設備,往往由于周期設置偏于保守而出現過維修,造成維修資金和生產的浪費。
使用EAM實現設備的點檢制可以讓設備管理人員準確地了解設備的狀態,使設備應盡可能長時間地地處于運行狀態,只有設備結構和性能即將破壞和急速下降的臨界狀態時發現設備可能出現故障,變以時間為基準的預防性檢修為以狀態為基準的響應性檢修,做到該修才修。與傳統的計劃檢修相比較,可以延長檢修間隔,避免過度檢修。由此,設備可用率提高,檢修成本下降,設備的可用系數大幅上升。
EAM系統的點檢管理模塊,可以集中管理設備的點檢點的管理數據和點檢值,并進行科學的應用;EAM系統的設備管理模塊和工單模塊,可以跟蹤設備的維修、維護情況,將點檢與維修、維護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這種管理方式,可以做到:
方便地制定、調整設備地點檢周期,確保設備地電建管理科學、有效;點檢的數據放在網上,所有EAM系統的使用人員能方便地查找點檢數據;對越限的點檢點能及時報警,便于設備管理人員及時掌握設備的狀態;能方便地生成點檢工單,為設備提供及時的維修保障。
3.2實現設備管理的事前計劃、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EAM系統根據不同設備的重要性、可控性和維修性,科學合理的選擇不同的檢修方式,形成一套融故障檢修、定期檢修、狀態檢修和主動檢修為一體的、優化的全面維修管理方式,以提高設備可靠性、降低生產成本。
3.3避免設備管理的信息死角,避免設備缺陷的沉淀
在采用了有效的檢測手段和分析診斷技術,并能合理安排檢修項目、檢修間隔和檢修工期后,對于設備管理還遠遠不夠。目前,一些企業的設備管理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情況:
要管理的設備數量越來越多,光靠人無法管理過來;要管理的設備越來越復雜,光靠人管無法科學地管理;點檢值越限后,沒人管或管不過來。
所有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會嚴重影響點檢制度的執行。通過EAM系統的點檢管理平臺,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計算機可以忠實地執行人們設定好地程序,對于數量龐大而又復雜的設備不會遺忘、出錯,很好的執行所制定的點檢計劃;在設備狀態出現故障時,能自動、及時報警,并在EAM系統中生成工單,進行維修,防止了缺陷沉淀。
3.4簡化設備運行數據采集過程,提高設備運行數據記錄質量
采用點檢制后,設備運行數據的采集過程得到有效的的精簡,不同的崗位職責明確。L利用EAM對點檢管理后,點檢數據的有效性、真實性能夠得到保證。
3.5利用信息集成降低設備管理的工作強度,提高人力資源效率
使用EAM進行點檢管理,可以將點檢過程中大部分的手工工作由計算機來執行,大大降低了工作強度。
在神東煤炭分公司,利用EAM系統集成點檢系統,實現設備點檢定修管理模式獲得了高度的評價,并且已經完全的推廣和普及。其信息集成度所帶來的管理優勢相當明顯。使用EAM系統集成點檢系統這一管理模式,將極大地提高EAM和點檢系統的運行效率,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設備維修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