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為基礎,介紹運用\"四個結合\"的案例教學方法,激發高職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與動力,使其提高綜合職業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應用文;興趣;案例法;四個結合
應用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運用范圍十分廣泛,它不僅是各類組織、團體開展公務活動的必備工具,也是現代社會進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聯系社會生活的紐帶。應用文寫作是著眼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院校的必設科目,但在教學實踐中,應用文寫作課遠比文學寫作課枯燥乏味,程式性較強,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興致不高,寫作心理比較消極。古人說:“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要改變應用文寫作的教學面貌,必須改革應用文寫作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通過有效方式進行寫作訓練,使應用文寫作課堂生動活潑起來,讓學生在訓練中激發學習興趣。本文意從應用文寫作的課型入手,采用案例法的新課型,激發高職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與動力,使學生能夠主動掌握應用文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增強應用文寫作素養,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1 端正教學態度,突破教學誤區
應用文寫作課程因其特定的對象、語言、內容和形式,寫作方式相對固定規范,在高職課程中屬于基礎課程的從屬地位,因此教師、學生并不充分重視這門課程,教師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條條框框、教得無趣;學生認為課程枯燥無味、學得沒勁。要突破這個誤區,首先教師要端正教學態度,要充分認識到應用文寫作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的作用,走出“知識寫作”和“文選加寫作”的傳統教學模式,努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其次,要使學生認識到應用文文體的重要性和用途,認識到在就業競爭與壓力面前,學習好應用文寫作,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能力的必要性。
2 案例法的概念與其在應用文教學的意義
案例法是指根據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將社會活動中與課程相關的成功或失敗的典型事例,加以收集、歸納、整理形成專門的案例資料,依托這些資料,教師深入淺出地講解理論,形象地指導學生聯系實際,借用案例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與分析,掌握應用文寫作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目的。采用案例法的新課型進行教學,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作用;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注重了能力的培養;既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興趣與動力。教師案例資料占有越豐富,講課越得心應手;學生也能通過這些實踐中的事例,掌握讀寫應用文的入門鑰匙,進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3 運用案例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逼鋵嵕褪窃谡勁d趣。興趣是一種心理活動,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內在動力。應用文寫作不需要華麗的詞藻,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更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因此在應用文教學中直截了當引入知識的傳授,較難引起學生的興趣,知識不容易掌握,寫作應用文能力更無從培養。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成了應用文教學中首要解決的問題。筆者在教學中的體會是:不能按照課本內容按部就班,要以現實生活中或者有聯系的歷史實踐作為導語、引入話題,采用有聯系的案例教學方法,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既鞏固所學的知識,又注重能力的培養,既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通過案例,能夠掌握讀寫應用文的入門鑰匙,進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例如筆者在講經濟調查報告時,首先講美國吉利公司調查女士刮毛刀而使公司起死回生的案例;又講了青島海爾廣泛征集客戶需求信息,研發滿足客戶多功能需要的冰箱產品,在家電市場奮力發展的艱辛歷程,點明要抓住商機,經濟調查是基礎手段,通過調查匯集第一手資料,在經過創造性地分析,才能夠在滄海桑田中搏擊風浪,取得成功。這些故事與課本內容相對應,也使學生對課程產生了濃烈的興趣,輕松的掌握了調查報告的寫作方法、格式與技巧。
針對高職學生的年齡特點,筆者認為運用案例法教授應用文寫作,不是單純的舉例子,而是要注意從新奇有趣入手,誘發學生心理注意,使學生從局部的感性經驗加工中去自發的進行分析綜合和認定。從教學實踐中分析,要突出“四個結合”,靈活運用案例,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
一是結合學生專業特點、選擇案例激發興趣與動力。要真正使學生感受到應用文對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幫助學生了解專業課的內容和特點,并發掘專業課程與應用文寫作的彼此聯系,就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廣告”文體教學中,先指導學生了解廣告的特點,留心觀察街面和電視中的商業廣告,選擇最好和最差的廣告案例,再按廣告的特點進行分析評價,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最后,要求學生運用計算機專業技術,設計一個圖文結合的商品廣告,通過“學習理論--收集案例--評價分析--設計作品”的多元化教學過程,學生不但對應用文知識有了進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應用文在專業課中的實用價值,自然對應用文學習產生興趣,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是結合文學作品中的故事案例激發興趣與動力。在講解“合同”文體時,筆者介紹了莎士比亞的名劇《威尼斯商人》的故事:只憑一紙借約,高利貸富商夏洛克便可以在合同另一方安東尼奧“靠近心口的所在”割下一磅肉;同樣,憑著這份借約,年輕律師既叫他割肉不成,還使其因“謀害公民罪”而變得一無所有。以這個故事為案例,強調不懂合同會釀成怎樣可怕的后果,懂合同又會怎樣轉危為安,使學生認識到合同的重要性。指出在市場經濟的環境里,要達到經濟目的,就必須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必須簽訂合同,而合同的撰寫人責任重大。學生通過聽故事,激發了學習合同寫作的動力,在合同仿寫過程中,能夠認真地站在某利益方的立場上慎重考慮。
三是結合學生生活學習中的實際事例激發興趣與動力。應用文和實際生活中的聯系非常密切,應用文中條據、日記、書信、申請書等更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不可分,以學生生活學習中的實際事例作為案例,讓學生感受到應用文就在自己身邊,用得上。如講到“求職信”時,筆者強調在商品經濟社會里,善于推銷自我就會被社會承認、實現自身價值。一封成功的求職信,語言簡潔得體,客觀、公正的反映自己的閱歷和特長,展現求職人自信、務實、勤奮的良好素質。筆者舉了一個案例:畢業生某某在1500:1的錄取比率中脫穎而出,被跨國公司錄用,原因就是一紙中英雙語的自薦信打動了公司的中國區首席代表,敲開了機遇之門,并很快憑借能力在公司中占據重要位置。這個實際事例使學生認識到求職信的重要性,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對應用文的陌生與疏隔化為親切與喜好。
四是結合現實社會中成功的應用文作品案例進行興趣的培養。如還是講“廣告”文體,為了讓學生了解廣告是商品文化學科中的一門新學科,既有很強的科學性,又有很高的藝術性,筆者將課前收集的一些頗具特色的廣告詞朗誦給學生聽,并讓他們看“饕餮之夜”、“廣告也瘋狂”等廣告案例片,使之產生共鳴。這樣學生就能從中不斷領悟到內容的真諦,激發起強烈的學習欲望,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動力。
陶行知先生說過“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睉梦慕虒W中,教師只要把繁雜的理論簡單化,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突破口,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感覺不到學習的枯燥無味,變被動的受教育為理性的積極參與,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亞權.積極創設寫作氛圍,注重應用文寫作與教學的意境.中國成人教育,2004(6)
[2]錢志燕.關于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幾點思考.無錫南洋學院學報,2007,6(3)
[3]李黨培.如何喚起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興趣.經驗交流,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