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說是人類基本語言活動之一,是思想的口頭輸出和表達。說是人認識活動和交際活動的基本形式,而說的過程是一個創造性運用語言的過程。小學英語教學是全體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言語實踐活動。正如\"游泳是游出來的,鋼琴是談出來的,語言是說出來的\"的邏輯,從說入手,去領略英語的韻味,去感受說英語的樂趣是小學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關鍵詞:學生;培養;能力
1 提高學生聽力水平,是培養說的技能的基礎
語言的吸收是語言表達的基礎。在聽的基礎上練習說英語,才能保證說的訓練的順利進行。積極鼓勵學生多聽,使學生接觸大量的語言材料,逐步內化規則,吸收擴大詞匯量,逐步提高說的能力。如聽錄音中的對話、故事、歌謠,感受地道有趣的英語;收聽觀看一些少兒英語節目;聽教師的口頭表達,聽準后再進行仿說;使用多種聽力訓練方法,是學生樂聽后樂于開口說。如聽音會意、聽音跟讀、聽音畫圖、聽音表演、聽音說唱。
2 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是培養說的技能的關鍵
美國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的學科具有內在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通過各種途徑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充分創設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說。如教學 Pep三年級(上)Unit4 We Love Animals時,我創設了一個動物聯歡會的情景。每個小朋友帶著他們的好朋友(動物玩具)來參加森林里的動物聯歡會。也許是太熱鬧了,人太多了,小動物們不小心和他們的主人走散了。這時森林大王老虎(由教師戴著頭飾演)將學生的玩具動物放在講臺上,然后讓能說出I have a…I like…等的學生來認養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玩具動物。當能回答教師的提問是,該學生就能上講臺領走小動物。當學生因為能說而拿到別人的玩具時,他們是十分自豪的;提供多種游戲活動,玩中賽中說英語。小學英語課是實踐活動課,而不是知識課。因此在教兒童學英語,首先要注意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模仿動物的叫聲,動作等猜單詞游戲、拍手找單詞游戲、帶頭飾表演游戲以及搶答、繞口令、讀單詞、讀韻律詩、快速單詞接龍、語音快速反應等比賽,都比較符合兒童模仿能力強、心理負擔輕的特點;多鼓勵。教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信任的眼神,一份小小的獎品都會帶給學生很大的信心。
3 設計“任務型”教學活動,讓學生體驗說的成就感,是培養說的技能的重要途徑
新課程標準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所謂任務型教學,是指以具體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學習的成就。任務型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學生說的能力,幫助是很大的。
任務型活動的設計類型有三種:
信息傳遞型。該活動的本質是對理解了的語言進行轉述,或理解別人轉述的語言;把語言轉換成圖表形式展現,或把圖表形式轉換成語言轉述。如在教學Pep五年級(上)的一篇課文時,我就設計了信息傳遞型的教學活動。學生通過口頭介紹來轉述其他同學喜歡吃的食物,運用“What would he /she like?”和“He/She likes……”做了一回小小調查員。可能說的句子有時會出現一些語法錯誤,但是學生在這一活動中樂于開口表達,基本上完成了任務,也體驗到了成就感,這就是比較成功的了。
推理決定型。該活動的本質是學習對信息的加工處理。這一類型的設計,不適合低段學生。這一活動本身有一定的難度。
觀點闡述型。觀點闡述型活動需要參與者對于所給情景表述個人的愛好、情感、觀點、態度等。在這一活動中,教師盡量創造英語氣氛,使訓練交際化。運用多種形式,增加學生說的機會。
小學的任務活動主要以課程標準中要求的為準,如聽指令做事情,聽指令做動作;看表演猜詞義;唱歌,演劇,做游戲;讀短文;模擬交際,講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