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項目化為能力訓練載體,從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第一次課介紹等方面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教學改革設計。
關鍵詞:教學改革;項目化;能力;能力目標
1引言
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到,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要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并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那么作為基礎課程,改革的方向又在哪里呢?筆者認為就是要建設以專業建設為核心的公共基礎課改革,基礎課要為專業服務,為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加砝碼,而且這樣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以《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因為是公共基礎課,往往很多高校還保留著為全體新生統一教材、統一課程、并統一教學進度的教學模式。而很多省份都將參加計算機基礎等級考試的合格率作為評價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水平的高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阻礙了學生能力的培養。這些現象都有待在教學改革中消除。
2教改設計
筆者經過多年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和研究,在我院開展的教師職業教育能力的培訓與測評活動中,學習了職教教育教學理念的核心是1、工學結合、職業活動導向;2、突出能力目標;3、項目任務載體;4、能力實訓;5、學生主體;6、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教學。筆者以項目化為課程能力訓練載體,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首先對課程的目標進行了重新的設定,將《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目標分為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是:1、能夠在Windows2000等操作系統環境下進行熟練操作;2、能夠使用Office常用辦公軟件進行簡單的辦公操作,能合理利用網絡資源;3、能夠順利通過浙江省高校計算機一級考試。知識目標是:1、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2、掌握Windows2000的常用設置;3、掌握辦公軟件的使用方法及網絡的基礎知識。
其次將課程內容整合為文字錄入、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Word實例應用、Excel實例應用、Access實例應用、PowerPoint實例應用、FrontPage 2000實例應用、網絡基礎應用、考級訓練九大模塊,將這些教學內容用一個綜合能力訓練項目來貫穿進行實際教學,筆者設計的項目名稱是“網上團購店的運營”,并將該大型能力訓練項目分為登記產品信息、搜集宣傳資料、設計網上團購店宣傳海報、設計用戶需求調查表、設計網上團購店網頁、設計產品宣傳演示文稿、制定收支表、與用戶的網上聯系等子項目,每個子能力訓練項目都有擬實現的能力目標和主要支撐的知識點,并設計訓練方式,通過教學讓學生有結果可展示,教學效果真是可見。例如:
“登記產品信息”子項目中需要學生實現的能力目標是能在計算機中正確快速的實現信息的輸入,能對文件進行創建和管理。主要支撐的知識點有掌握打字的正確姿勢,掌握打字的指法,掌握打字注意事項,熟練掌握文件與文件夾的知識,掌握目錄的概念和管理。
“搜集宣傳資料”子項目中需要學生實現的能力目標是能在Internet中利用搜索引擎搜索資源,能對搜索到的資源進行下載或保存。主要支撐的知識點有熟練掌握IE瀏覽器的使用及設置,掌握搜索引擎的含義及使用,掌握信息的上傳和下載,了解網絡的基礎知識。
“設計網上團購店宣傳海報”子項目中需要學生實現的能力目標是能對Word進行合理的排版,達到美觀大方、協調統一的要求,能在Word文檔中設計表格。主要支撐的知識點有頁面設置,頁眉和頁腳的設置,分欄設置,打印預覽,各種不同視圖的比較,制作表格的操作方法等。
“設計用戶需求調查表”子項目中需要學生實現的能力目標是能利用Word進行頁面、文字和段落的排版。主要支撐的知識點有安裝軟件,在Word中進行頁面的設置以及文字和段落的設置。
“設計網上團購店網頁”子項目中需要學生實現的能力目標是能夠使用FrontPage制作較簡單的網頁。主要支撐的知識點有掌握FrontPage軟件的使用。
“設計產品宣傳演示文稿”子項目中需要學生實現的能力目標是能利用PowerPoint設計制作各類適用于不同場合的演示文稿。主要支撐的知識點是要掌握PowerPoint軟件的用法。
“制定收支表”子項目中需要學生實現的能力目標是能用Excel制作工作表并對工作表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和管理,能用Access軟件建表并對數據進行簡單的管理。主要支撐的知識點有掌握工作表、工作簿、數據庫的知識,熟練掌握Excel、Access軟件的使用。
“與用戶的網上聯系”子項目中需要學生實現的能力目標是能在OutLook中創建電子郵件帳戶,會使用電子郵箱。主要支撐的知識點是熟練掌握電子郵件的收發及設置。
這個能力訓練項目非常適合電子商務專業的特色,在完成以上各個子項目的過程后,學生基本上都在網上開設了一家網店,同時學生也完成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并掌握了熟練操作計算機常用軟件的技能,并有實際的可檢測的學生自己制作的排版、演示文稿、網頁等資料。這種按照不同專業設計的能力訓練項目能讓新生進入大學后馬上就可以對專業有所了解。其他專業也可根據實際專業特點設計出不同的能力訓練項目,或者根據新生的特點也可以設計管理本班的日常信息、舉辦專業介紹會等實用項目。
對于這樣的教學改革,傳統的紙質測試題或是單一的等級考試測試題是不能夠足以評價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能的程度的。如何來評價學生的教學效果呢?過程性考核和等級考試成績綜合評價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具體的考核辦法如下:
當然在授課過程中,第一次課是比較重要的,比較傳統的上法可能是直接介紹計算機的發展史等知識性比較強的內容,但是筆者認為第一次課必須要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可以展示一些用各類常用軟件完成的作品(包括板報、簡歷、動態演示文稿、網頁等),學生從感觀上認知,從而加深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一定要告知學生本課程的教學目標、總體安排、教學內容、教材處理、上課方式等,告知學生有一個能力訓練項目貫穿本課程,強調每次課的重要性和連貫性,告知學生課程的考核方式等。便于學生了解課程、安排課余時間的預習和復習。其次進入本次課的內容,按照進度表的設計,在教師授課過程中要善于采取提問式、反問式等師生互動的教學手段,更重要的是要留足夠多的時間給學生自己操作練習的機會。
筆者采用上述的設計經過一學年的教學,欣喜的發現學生的計算機技能比往屆學生有了提高,學生不再為教師而學習,不再為等級考試而學習,學生會意識到學習計算機技能的重要性,并且還能將在計算機課程中掌握的各種技能運用到專業學習中去,靈活設計自己的論文格式、簡歷格式、幫助專業教師解決基本的計算機問題。
結束語
傳統的知識體系課程,以抽象的知識概念問題引入。給學生講書、講操作步驟,講完用大量的題目鞏固知識,“先學后用”在這里得到充分表現。而職業技術課程應該是從直觀的、具體的職業活動為導向的案例引入,從案例引出實際的項目、任務和問題,教師對問題進行試解、演示,學生可以先模仿。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不是理論推導,更多的是行動引導。這種課程設計的特點是領學生做事,圍繞知識的能力應用,用項目對能力進行反復實訓,課程是一體化的設計。我院的計算機基礎改革已初見成效,希望對其他的高職院校有所借鑒。只要我們加大對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力度,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專業化人才,高職計算機教育將具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 北京 2006年.
[2] 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 戴士弘選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