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公路工程項目質量的內涵,并分別對施工質量過程控制方法和質量控制保證體系作了全面的闡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工程質量;公路工程;內涵;施工
1 前言
近年來,工程質量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而接連不斷地出現工程質量事故,更成為人們談論的一個焦點。特別是近年來,工程質量事故給國家造成了巨大損失,因此質量管理更需要強化。公路建設要通過多種工作階段或工作過程的合理組合才能完成。其中任一工程設備、工藝或技術、工作環節出了問題,都將會對整個項目的質量起到影響作用。所以,要想控制工程質量,必須發揮工程建設各個環節質量保證體系的作用,即進行全面質量管理。
2 公路工程項目質量的內涵
施工中形成工程實體的階段,也是形成最終產品質量的階段,因此,工程質量就是反映工程產品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能力和特性的總和。工程的特征和特性,主要表現是“-眭能”、“壽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經濟性”,所需要的工程質量通常由各種技術規范、規程來明確,最終產品質量應滿足施工驗收規范或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中的規定要求。公路工程項目質量的具體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2.1 公路工程項目實體質量
公路工程項目由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和單項工程組成,而公路工程項目的建設,則是通過一道道工序來完成的,公路工程項目的質量是在工序中創造的。所以,公路工程項目實體質量包含工序質量,分項工程質量、分部工程質量和單項工程質量;而單項工程的質量又包含建筑工程安裝工程和生產設備(裝置)本身的質量。
2.2 功能和使用價值
從功能和使用價值來看,公路工程項目質量又體現在適用性、可靠性、經濟性、外觀質量與環境協調等方面。由于公路工程項目是根據業主的要求而興建的,不同的業主也就有不同的功能要求 所以,公路工程項目的功能與使用價值的質量是相對于業主的需要而言,并無一個固定和統一的標準。
2.3 工作質量
工作質量包括:社會工作質量,如社會調查、市場預測、質量回訪和保修服務等;生產過程工作質量,如政治工作質量、管理工作質量、技術工作質量和后勤工作質量等。工程項目質量的好壞是決策、計劃、勘察、設計、施工等單位各方面、各環節工作質量的綜合反映,而不是單純靠質量檢驗檢查出來的。要保證工程項目的質量就要求有關部門和人員精心工作,對決定和影響工程質量的所有因素嚴加控制,即通過提高工作質量來保證和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
2.4 公路工程質量的形成
公路工程項目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即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質量、項目的決策質量、項目的設計質量、項目的施工質量和項目的竣工驗收質量是遞價影響形成的綜合質量:
可行性研究質量(確定質量目標與水平的依據,體現“能否做”);項目決策質量(確定質量目標與水平,體現做什么);項目設計質量(使質量目標與水平具體化,體現“如何做”);項目施工質量(形成實體質量,體現“做出來”);項目竣工驗收質量(體現達到目標與水平的程度)。
3 施工質量過程控制方法
工程項目是處在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中,系統環境的不斷變化,要求修改項目計劃,因而系統的控制就要能充分響應系統環境條件的變化。從輸出得到反饋,并把它與施工水平進行對比是控制過程的重要特征,輸入、反饋、分析和糾正等步驟是系統控制理論的基本步驟。
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項目,定期及時地獲得工程項目狀態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反饋和響應的頻率越高,達到工程項目目標的概率也越高,而目標是使工程項目計劃符合實際,因此,工程項目的控制不僅要按計劃施工,而且還要不斷修改計劃,使其體現最新策略,以期達到總目標。
在控制過程中,當實際狀態與計劃狀態偏離較大時,恢復到期望的施工狀態的第一個補救措施是在現行計劃范圍內重新安排可用資源;第二種辦法是重新設計一個從現狀態到工程項目完工事件的新的網絡模型。例如公路工程中由于地質情況發生變化,原本設計的路基不符合實際工程的安全要求,這是侯應立即變更設計,根據變更的設計重新作出質量控制的網絡模型。
根據過程控制的特點,通過對實施狀態跟蹤,進行信息反饋,利用動態優化控制方法進行糾偏。所謂動態優化控制,就是隨著工程的進展、分階段進行過程評價,找出偏差,對下一階段至工程結束全過程綜合考慮,將偏差反饋到控制網絡中,利用優化技術對子網絡重新優化調整,作出最優控制策略;并以此指導下一階段的工程實施。例如在公路工程中填土路基應該分層施工夯實,每一層均應改進密實度的檢測和評價,找出和標準之間的偏差,將偏差反饋到下一層的施工控制中去,達到工程全過程的控制目標。
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總目標是質量好、成本低、工期短,其中最重要的是確保工程質量達到規定的質量水平,而工程質量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響到工期和成本,因此,合理地進行質量水平規劃,有著重要意義。
控制的方法是:在已完工的結構層進行綜合質量評價分析的基礎上,以實際路面結構系統的總目標值為目的,在質量目標可行變動域內將后續結構層的質量指標計劃值進行最優調整,并以此指導實際,根據調整后的質量指標計劃值、剩余的工程量及工期,進行優化調整,作出優化調整策略,并以之執導實踐,進入下一輪控制循環。
4 公路工程質量控制保證體系
公路工程質量一般分為三級管理體系,即政府監督、社會監理和施工單位自檢。在此,主要談談社會監理和施工單位自檢。
中國特色的工程監理制度從20世紀80年代末,公路工程逐步推行實施了監理制度,雖然我們還未能完全采用國際能用的菲迪克條款去管理工程建設項目,但工程監理制度的實施,標志著公路工程質量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主要幾點做法。機構設置、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由總工程師具體實施,指揮部設總監辦,聘請省一流的監理單位進行監理,分設3個監理部,每一標段監理組,每一施工單位派駐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員,每km不少于一人,大橋另外增設。人員及設備配置。根據工程項目的需要,選配有施工及監理經驗的監理工程師;每監理組都配備汽車及通訊工具,便于即時到位。工作程序。a)關鍵部位關鍵工序,隱蔽工程必須實行監理旁站和交接班制度。b)實行上下工序交接驗收簽認制度。c)單項或某道工序完成,先由施工單位自檢,監理抽檢鑒認,報請指揮部驗收,層層進行把關。d)資料整理。監理及施工單位原始記錄等資料嚴格按照部頒工程施工監理規范等規定辦理,使用統一、規范的各種表格的原始記錄,按照檔案管理的標準進行整理。
引進現代質量管理原則。領導重視,牢固地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指揮部領導人人抓質量,層層抓質量,逢必講質量。明確提出: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減少投資。并提出:“一次成功,就是節省投資”的大質量布點;進行隨機抽檢、試驗、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資料整理,用科學數據驗證,并且加大抽檢頻率,及時通報抽檢結果,嚴格實行獎懲制度;實行質量會診制度。如上所述,對工程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一旦發現質量問題,進行會診分析,從各個環節查找原因,制訂措施,堵塞漏洞,把質量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尊重知識,培養人才,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尤其是質量管理素質,不斷學習質量專業知識,持之以恒地抓質量,改進質量。
科學、準確地評定工程質量等級。無論是工程竣工驗收,還是單項工程或關鍵工序檢驗,都應當科學,準確地給予評價。質量工作必須規范化、科學化、程序化,不能有半點水分,這就是我們的深刻體會。只有這樣堅持不懈,才能把質量的最后關口。我們實際施工中還注重使用現代化儀器和先進檢測手段,如在鉆孔灌注樁檢測中,盡量采用無破損檢測,例如大小應變試驗進行超聲波檢測,對整個樁身的完整性進行觀測,以確保隱蔽工程的質量萬無一失。
結語
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是公路建設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質量低劣必然導致投資失敗。作為公路建設管理者,我們在抓住歷史機遇,快速發展地公路建設的同時,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規和政策,嚴格按公路項目建設程序辦事,科學地建立公路項目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確保國家公路建設的投資效益,為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當好先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