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質量管理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質量經理菲根堡姆(A.V.Feigenbaum)提出的一種全新的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菲根堡姆強調執行質量職能是公司全體人員的責任,要對產品質量產生、形成、實現的全過程進行質量管理,并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解決質量問題,把企業各部門的研制質量、維持質量與提高質量的活動構成有效的體系。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經營
菲根堡姆一系列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論已被全世界接受和推廣,并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1987年頒布為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國際標準---ISO9000族系列標準,廣泛應用于工業、交通、運輸、郵電、商業企業乃至金融、衛生、教育等行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提高對全面質量管理的認識
1.1 全面質量管理的定義
菲根堡姆在1961年出版的《全面質量管理》一書中對全面質量管理的初步定義是:\"全面質量管理是為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并考慮到充分滿足用戶要求的條件下進行市場研究、設計、生產和服務,把企業各部門的研制質量、維持質量、提高質量的活動構成為一體的有效方法\"。
1.2 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
全面質量管理是質量管理的一種形式,它以經營為目標,由全體職工參加,在全過程中對產品的全部廣義質量所進行的管理,包括思想教育并綜合運用各種科學方法,全面質量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由過去的以事后檢驗把關為主轉變為以預防為主,即從管結果轉變為管因素,將相關的資源和活動作為過程進行管理,控制所有過程的質量,更高效地實現預期目的。
由過去的就事論事、分散管理轉變為以系統管理思想為指導,進行全員參與的全過程、全企業、以質量為中心的系統管理。
突出以用戶為中心,由單純符合標準轉變為滿足(顧客)需要、滿足下一道工序需要。
強調領導作用和全員參與。領導在企業內所創造的環境應能使全體員工充分參與實現企業目標的活動,為顧客、社會、企業、全體員工帶來持續滿意和效益。
強調持續改進。持續改進是組織(企業)的永恒追求,全面質量管理強調不斷提高工作質量,改進過程質量,從而不斷改進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
用數據說話。各項工作質量、產品質量都要用事實和數據說話。
1.3 全面質量管理是系統的經營管理理念
現代工業分工越來越細,一件成品往往涉及幾百個甚至成千上萬個企業的協作配套生產加工,而一個零部件又需要幾十甚至上百道工序,產品質量的優劣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個細節的疏忽,會釀成嚴重的質量事故,給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沉重的打擊。全面質量管理不僅僅是生產的問題或局部的問題,而是一套系統的經營管理思想。
1.4 全面質量管理是控制產品質量的有效方法
全面質量管理作為一門新興的、不斷創新的管理學科 ,充分吸收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關于質量管理的大量優秀成果,它幫助人們對產品質量進行定量分析,在科學生產中科學的數據說話 ,及時正確地給經營決策者或質量控制部門提供動態的反饋信息,科學地調整系統的相關環節,達到控制產品質量的目的。全面質量管理作為系統控制產品質量的有效方法,已得到我國諸多企業的肯定和認可。
1.5 全面質量管理是提升企業競爭實力的科學手段
一個企業競爭實力的優劣,一般是通過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管理效果等指標反映出來。產品質量是硬性的,服務質量、管理效果是軟性的,最終都要通過產品質量反映出來。所以說,加強全面質量管理不是單指狹義的工業產品質量,而是一個全過程、全員、全企業的質量控制管理,是全面提高企業綜合競爭能力的科學手段。
2 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的一些問題
2.1 認識上的誤區
很多企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作為企業管理者并沒有完全理解全面質量管理的實質和內涵,而只是 口頭上重視,行動上忽視。推廣全面質量管理也僅僅講講課,辦個培訓班而已。甚至有些企業錯誤地把通過 ISO9000標準認證作為質量管理的最終目的,一旦通過認證則萬事大吉 ,淡漠了全面質量管理的過程控制,其產品質量下降效益下滑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
2.2 管理體制上的障礙
我國大部分企業的決策機制不健全,過多依賴領導者的個人決策,單位領導的質量意識對一個企業產品的質量影響極大。再者,很多企業沒有建立科學完善的績效考評機制,對整個過程的質量控制缺乏有效的考評手段 ,導致產品質量過程控制薄弱。另外,由于產品質量的提高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 ,時間長、見效慢,一些領導者為了抓政績工程而不愿為此投入過多的精力。
2.3 質量檢驗標準的問題
改革開放之前,由于我國工業產品沒有參與國際競爭 ,產品質量檢驗方面存在標準不高的問題,同發達國家的質檢標準相差較大,相對寬松的檢驗標準使得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就相應降低。因此,為提高產品的全球競爭優勢,加快健全完善我國產品質 量檢驗標準則顯得十分緊迫。
3 全面質量管理的組織實施
3.1 提高全員的全面質量意識
意識決定行動,任何管理措 施的實施都要統一思想 ,首先企業領導者的認知程度至關重要,直接影響了員工的質量意識。領導者要率先垂范,帶領全員深入持 久地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其次要提高每個員工的質量意識,通過全面質量管理的知識宣傳和培訓 ,增強質量意識 ,提高技術和技能水平并運用到生產實踐 中。同時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強調 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理念,提高員工的工作責任心 ,增強對企業的使命感。總之 ,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和崗位教育,真正提高全員的質量管理意識 ,促進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工作。
3.2 建立完善的質量責任體系
質量管理的核心是質量管 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 ,全面質量管理涉及影響產品和服務質量的 所有因素 ,包括人、財、物和管理等各個環節,涉及企業中的所有部門和人員,為分清質量工作的責任。必須做到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 、凡事有人落實、凡事有人考核,建立與健全質量責任制,形成一個完整、嚴密、高效的質量責任體系,保證全過程質量的可
控、在控。
3.3 做好全過程質量管理的組織協調工作
既然質量管理涉及部門多、人員多,在流程銜接上就必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必須注意做好全過程的組織協調。首先必須明確各個部門的質量職能 ,并建立健全嚴格質量責任制,只有各部門各自承擔的質量職責明確 ,全面質量管理 的各項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執行。
其次,必須明確一個綜合性的職能管理機構,從總體上協調和控制上述各方面的職能,使質量管理體系有效地運轉起來,從而以最小的摩擦、最高的效率、最好的質量獲得最好的管理效果。
3.4 在全面質量管理中注重效益
全面質量管理強調的是廣義的質量,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不矛盾,是協調一致的。在企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也是為了減少整個生產過程及各個工序的無效勞動和材料消耗,降低生產經營成本 ,生產出顧客滿意的產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實力,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種管理手段、一種管理模式,產品質量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對于企業開展全面質量管理而言,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都必須樹立全員、全過程的質量意識,肩負起應有的質量責任,以全面質量管理促進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