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保險雖然具有法制性、強制性,但是,目前欠繳社會保險費的現象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保障事業的健康發展。企業欠繳社會保險費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社會問題,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本文主要針對社會保險費欠費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初步解決欠費問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社會保險;欠費;對策
社會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勞動者在因年老、失業、生病、工傷、生育而減少勞動收入時給予的經濟補償,使他們能夠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險種,具有法制性、強制性。但是,目前欠繳社會保險費的現象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保障事業的健康發展。企業欠繳社會保險費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社會問題。因企業欠費引發的職工上訪和勞動爭議案件頻頻發生,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為進一步弄清欠繳社會保險費的基本情況,我們組織專門人員對全縣企業欠繳社會保險費問題開展了專題調查,現將調查的情況報告如下:
1 社會保險費征收情況
從調查情況看,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完善收繳責任制,依法開展社?;?、勞動監察,實行通報制度,建立聯合監督管理機制等措施,取得了顯著成績,多數已參加社會保險的單位做到了依法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對全縣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截止2008年6月底,參加社會保險的企業職工已達38615人。1-6月份征繳企業養老保險費7475萬元,征收率66%,清理欠繳養老保險費65萬元,清欠率 130 %。征繳工傷保險費162萬元,征收率 60 %。征收失業保險費 391萬元,征收率 126 %。撥付 6775名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3982萬元,社會化發放率100%。撥付110名工傷(亡)職工醫療費及補助費 130萬元。撥付 142人次女職工生育保險待遇35萬元。較好地解決了企業職工老有所養、失業有補償、工傷有救助及生育保險問題。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了黨中央、國務院“兩個確保”的方針。
2 欠繳社會保險費的主要原因
2.1部分企業改制后仍然欠繳社會保險費。一是被兼并或分立的企業,辦理欠繳社會保險費手續后,沒有及時補繳社會保險費,有的僅補繳了一部分。改制后的企業效益不好,就出現光認帳,不繳費的現象。二是企業轉讓、拍賣、出售前,沒有繳清所欠的社會保險費,就轉讓、拍賣、出售了,形成了歷史拖欠。三是實行公司改造的企業,改造前雖然對欠費進行了清理,但是沒有明確補繳責任,補繳不及時。四是有的企業破產后,一兩年內資產不能變現,形成了長期欠繳社會保險費的局面。
2.2部分商業流通企業名存實亡。有的靠出租、出售經營場所等資產來繳納社會保險費,有的已無土地、經營場所等資產可出租、出售。如供銷系統的部分企業,無經營場所,無經營資金,無經營項目,為了應付打官司只保留過期的營業執照和陳年老帳。既無力破產,又支付不起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大部分職工已自謀職業。自謀職業的職工,雖然有了一定的經濟收入,但由于繳納社會保險費個人負擔較重。便出現了新的拖欠
2.3部分民營企業老板的社會保險意識淡薄,法治觀念淡化。主要表現是既不辦理參保手續、也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瞞報職工人數和職工工資總額等現象。
2.4自覺參保氛圍還不夠濃厚,擴面征繳任重道遠。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的企業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認為參保繳費增加了成本,不愿承擔為員工參保繳費的義務。二是部分單位和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在強調經濟發展的同時,沒有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之間的關系,把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與發展環境對立起來。三是職工自身維權和主動參保繳費的意識不強。部分員工就業尚且困難,更無力主動爭取各項社會保險待遇;部分下崗職工,特別是一些35歲以下的年輕職工存在短視現象,認為自己距法定退休年齡還遠,現在花錢繳養老保險不劃算;部分職工即使單位繳納養老保險,還主動申請不愿參加,甚至要求企業將單位應繳的社會保險費作為工資發給個人;還有的職工與原企業“買斷”后,一直未主動續保;甚至有的職工認為自己已繳滿15年,到齡可以按月領取退休工資了,無需再繳納養老保險金。農民工在企業打工不穩定、流動性大,本身擁有土地資源,對按照城鎮職工退休的方式養老期望值不高,影響了參保繳費的積極性。四是基本養老保險的管理體制和制度還不完善,主要是靠行政管理,缺乏強制性措施。同時,部分下崗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即使國家有一些優惠政策,自身因經濟困難還是無力繳納養老保險費。
3 解決企業欠繳社會保險費問題的對策建議
3.1加強領導,進一步提高認識。社會保險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在工作中要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與社會保障工作之間的關系,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形成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層層負責、層層抓落實的局面。同時,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的建設,充實工作人員,保障工作經費,落實工作場所,使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3.2加強宣傳,進一步增強保障意識。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險工作宣傳力度,通過開展各種政策咨詢活動、召開政策培訓會議、答復來人來電咨詢等多種渠道,積極利用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絡等各種媒介。擴大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及時了解社會保險知識,領會國家政策精神,最大限度地爭取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進一步改善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的工作環境,使社會保險工作深入人心。
3.3制定措施,進一步做好擴面征繳工作。要在查明企業用工,核實企業參保的基礎上,以非公有制企業、開發區內招商引資企業、城鎮個體工商戶參保工作為重點,繼續采取擴面工作目標考核等有效措施,強力推進擴面工作。工作中要嚴格執行《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加強社會保險登記、繳費申報核定工作,努力提高征繳率。嚴肅查處各類拒繳、瞞報和少繳社會保險費等行為,堅持實行清欠目標責任制,加強目標管理,做好跟蹤調度,全面掌握欠費企業實際繳費能力,進一步加大養老保險費欠費清理力度。
3.4繼續實行社會保險費征繳、清欠基本情況報告和通報制度,認真落實目標責任制,嚴格考核獎懲,對完成和超額完成社會保險費征繳目標任務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彰獎勵。繼續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征繳。對欠繳社會保險費的單位要依法實施勞動監察,對惡意欠繳社會保險費的單位,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增加資金投入,提高社會保險費征繳、清欠辦公自動化水平。
3.5研究政策,建立和完善各項制度。針對參保繳費人員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不滿15年”的政策性問題,針對農民工的參保問題,針對如何建立激勵機制大力推進擴面征繳問題等,認真分析這些問題存在的現狀和產生的原因,仔細研究各相關政策,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建立和完善各項工作制度,促進社會保險工作不斷前進。
3.6在具體清欠過程中還應做到:強化服務,對長期欠費單位指定專人負責,實施動態跟蹤,經常上門服務,與企業溝通交流,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為企業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及時掌握企業資金動態,與企業簽訂分期還款計劃,建立成信互動繳費關系,讓企業化整為零,分批組織補繳;嚴格執法,加大清欠力度,嚴格執行“滯納金制度”。
3.7加強配合,共同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建立聯動機制,進一步加強配合,各負其責,共同做好社會保險工作。勞動、工商、稅務、財政、審計等部門相互配合,加強協調,齊抓共管,多管齊下,層層建立目標責任制,將清欠責任落實到有關人員。在工作中各部門要統一認識,通力協作,共同抓好養老保險費的征繳工作,提高征繳率,切實保證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力爭我縣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再上新臺階。
依法清理企業欠繳社會保險費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任務艱巨的工作,涉及到千家萬戶及廣大勞動者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我們相信,隨著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的進一步發展,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意識的逐步增強,企業欠繳社會保險費問題一定能夠得到盡快解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一定能夠得到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