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由兩個美國著名智庫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全面分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研究報告,也是很值得每一位關心中國和關心中美關系走勢的中國人認真一讀的書。
我之所以認為它值得中國人認真讀一讀,主要是基于以下兩點理由:
第一,我們可以從中獲取關于中國的全方位因而更充分的信息。毫無疑問,每一個國家的國民對自己的國家應當有更直接的了解。但正如古語所說,“旁觀者清”;或者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外國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從不同的角度來考察中國,用自己的方法來分析中國問題,常常能給我們以啟發,使我們的觀察更平衡,認識更全面。
這份研究報告一開始,就提出了它要回答的四大問題:(1)中國經濟將繼續持續增長,還是走向崩潰;(2)中國社會政治將走向民主化,還是走向混亂;(3)中國對世界經濟而言,是機會,還是威脅;(4)中國對美國和其他國家而言,將成為對手,還是合作伙伴。然后,它采取實證的方法,在翔實數據的基礎上展開分析并給出自己的答案。
毫無疑問,它所提出的這幾個重大問題,同樣是中國人所關心的;它所采取的分析角度和引用的大量外方數據,即使和我們原來掌握的情況有差異,外方得出的結論與我們的結論也有距離,但仍能通過比較對勘數據,對我們分析相關問題有所幫助。
第二,可以從這份報告中,了解我們的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美國的各種社會群體是怎樣看待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國在世界事務中的作用以及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立場。作為有代表性的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本書作者對這些問題作出了什么樣的估計,對美國的對華政策以及相關的美國政策提出了什么樣的建議。
正如作者所說,在美國國內,對中國的看法和態度是多種多樣的:大多數跨國公司都會強調中國帶來的機遇,而大多數美國工會卻關注由于來自中國工人的競爭而失去工作的風險;實力政策的信奉者擔心中國國力和軍事力量增長將成為美國及其盟國的戰略性威脅,而其他觀察家卻把一個更強大和自信的中國視為區域和世界的穩定力量;一些分析家強調中國1978年以來的改革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另一些人卻強調政府對人權的壓制和威權政治的控制。
由于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又是我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我們對于美國國內各種政治勢力如何看待中美關系和如何看待中國,自然需要作認真的研究,然后才能選取適當的因應之道。作為合作伙伴,必須了解對方的心態和訴求,才能鞏固這種伙伴關系;作為競爭對手,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在本報告的結尾部分,幾位作者作為美國最有影響的中國問題專家,也在對中美之間既有錯綜復雜的矛盾、又有大量共同利益的關系作出分析的基礎上,對美國有關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國內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在指出中國的崛起對美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中美兩國之間在經濟、政治和國際關系的許多方面存在矛盾的同時,提出這些矛盾的走勢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兩國的政策選擇。兩國有大量重要的共同利益。因此,美國必須將中國視為全球舞臺上一個真正的經濟、政治伙伴,而且應該更認真地考慮中國的戰略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站在美國及其盟國利益的立場上,較之某些極端的意見,本報告對美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更多建設性的政策建議。顯然其中某些是中方難以接受的。但是認真了解和研究這些意見肯定有益無害,因為一方面可以據此了解對方的想法,而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我們去尋求既符合自身利益、又能被對方所接受的解決方案。
這份報告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為了構建兩國之間的互惠的未來關系,有必要在兩國之間進行多層次的、持續的、開放的探討,在了解兩國如何彼此評價的基礎上,提出一個互惠的框架。作者們以這樣一句話來結束他們的報告:“本書的初衷就是試圖為此提供一個綜合性的和一些可供參考的資源。”
我認為,中國學者應當認真閱讀和討論這份報告,作為對美國學者提議的回應。
(本文是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為《賬簿中國——美國智庫透視中國崛起》一書的中文版所作的序言,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