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奧運的熱浪中,我們小班利用家長資源,開展了一次“親子游公園”的活動。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因幼兒園環(huán)境小,適合小班孩子活動的軟地面少的問題,有效利用家長的休息時間,陪同孩子一起走進(jìn)陽光,擁抱自然,利用公園的環(huán)境、設(shè)施,增進(jìn)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活動前夕,在家長園地張貼了“雙休日親子游公園”的倡議后,報名的家長還真不少。因為家長的生活背景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教育孩子的觀念不同,就有了特殊的表現(xiàn)。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母親與兒子
嘻嘻的媽媽穿著時髦,講究衛(wèi)生,抱著胖乎乎的兒子來到公園后,嘻嘻急不可待地從媽媽懷里滑下來,像匹脫韁的野馬直奔草地。嘻嘻媽媽在兒子后面邊追邊喊:“寶寶慢點,當(dāng)心摔著。”嘻嘻在柔軟的草地上奔跑了一會,然后躺在地上打起了滾。媽媽急切地走過去,一把拎起兒子:“你干嘛?看你的衣服又臟了!”兒子像只可憐的小雞被老鷹拎得雙腳離地,全沒了剛才的喜悅。嘻嘻媽媽放下兒子:“我再說一遍,不能弄臟衣服,要不以后再也不帶你來了。”嘻嘻乖乖地點了幾下頭,這里看看,那里摸摸,眼里滿是羨慕地盯著那些在地上打滾的同伴,偶爾露出一絲尷尬的微笑。我忍不住地幫嘻嘻請愿:“讓嘻嘻去和大家一起玩吧,大家難得有機(jī)會一起在公園玩的,讓他去吧。”“不行的,這衣服臟了回去還得我洗,多麻煩。”“嘻嘻,你可以玩福娃。”說著把福娃歡歡塞到了嘻嘻手中。我沒能改變嘻嘻媽媽的堅持。
案例二:奶奶與孫子
秋千架上,瘦小的丁丁正在對著推他搖擺的奶奶大聲呼叫著:“搖高點,再搖高點。”奶奶應(yīng)答著:“好,好,高點。”可她的手還是緊緊地抓住繩子。孫子開始聲嘶力竭地叫喊:“你走!我自己玩。”奶奶繼續(xù)著“好,好!”但是雙手還是緊緊地抓住,沒有絲毫松懈的跡象。一番相互對話后,孫子突然從秋千上跳下,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奶奶心疼地抱起孫子,孫子在奶奶胸口使勁地捶打著,兩腳亂踢著,掙脫了奶奶的懷抱,又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比原先哭的聲音更響亮了。
案例三:父親與女兒
正當(dāng)大家爭著玩蹦蹦床的時候,扎著一對翹辮的小姑娘奕奕,不知道什么時候和爸爸來到了公園的休閑場旁,奕奕倚在一棵大樹旁,兩眼直勾勾的盯著一群在玩攀登的大孩子,只見他們一個一個登上用繩子編成的攀高架,鉆過搖搖晃晃的籠子,在歡笑與尖叫中滑向草地,笑聲蕩漾在空中。奕奕看了一會,眼睛四處掃描一陣,看了看一起去的同伴,很快又繼續(xù)瞪大著眼睛,觀察著眼前的一切。大約過了五分鐘,她也開始登上了攀登架,兩只嫩嘟嘟的小手緊緊地抓住繩子,一只小腳試了幾次都沒有升高一級,滿頭的汗水開始往下流淌。“爸爸!爸爸!”奕奕開始了膽怯卻又堅定的求援叫聲。我一邊為奕奕的安全擔(dān)憂著,一邊又奉勸自己:沒事的,有他爸在呢。一邊四處張望著,心底開始嘀咕:奕奕爸哪去啦?老天保佑,千萬別出事!我終于用眼睛找到了奕奕的爸爸,只見他戴著一副眼鏡,胸前掛著相機(jī),慢慢的從草地上站了起來:“小寶貝別怕,手用力拉,小腳再抬高點。”聽到爸爸的鼓勵,小女孩更加大膽地開始往上爬,剛才的膽怯已經(jīng)沒有了痕跡。再看她的爸爸,照相機(jī)正對著女兒,每爬上一步,他的相機(jī)“咔嚓”一下,我的心就在這一聲聲的“咔嚓”中漸漸恢復(fù)了平靜,微笑漸漸替代了擔(dān)憂。
二、案例分析
親子游園活動暫告段落,這三個具有特殊表現(xiàn)的場景經(jīng)常在我的腦海浮現(xiàn)。
寬闊的草坪,柔軟的草地,本就是給游玩的人們盡情嬉戲的,孩子急切擁抱大地、享受自然有什么不對嗎?衣服的臟是可以洗去的,孩子羨慕而又無法體驗的心理,不知道嘻嘻媽媽是否感受到了?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家長,他們穿著體面,希望孩子的衣服保持清潔,不允許因為玩耍弄臟了衣服,他們能給孩子提供高檔的玩具,卻不給孩子活動的自由。生活在這種家庭里的孩子,因為缺少探索、實踐的機(jī)會,動手能力、運動能力都相對偏弱,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享受成功的機(jī)會就少,久而久之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會產(chǎn)生負(fù)面影響。
陪同孩子玩耍,卻又不愿放手,在遭受孫子反抗的捶打中,不知道丁丁的奶奶心情如何?今天這樣的關(guān)愛是促進(jìn)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還是阻礙了孩子的運動能力?也有的祖輩曾表露出尷尬的心聲:帶孩子責(zé)任重啊,要是碰壞了怎么向孩子他爸爸媽媽交代啊,還是看緊點好。
有研究表明:由爸爸帶大的孩子聰明,因為男人與女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此話的真?zhèn)螘呵也蛔髡撟C,公園里陪同孩子的爸爸很多,他們確實比媽媽們?nèi)菀追攀郑麄儾粫驗榕潞⒆优K衣服而約束他們的活動,更不會因為孩子之間的摩擦斤斤計較。但奕奕爸爸這樣的放手我還是難得見到。因為奕奕爸爸的手是放了,但是他的眼睛沒有放,心沒有放,更重要的是他一句句指導(dǎo)性的話語,正是撐起了女兒勇敢的風(fēng)帆。奕奕的幸福感染著我,因為她沒有受到“女孩子”特有的限制性待遇,她有著更多的探索機(jī)會,鍛煉機(jī)會。
三、案例反思
在公園里的這三種現(xiàn)象,雖然只是一個片段,一個場景,但帶給孩子的是不同的感受,折射出的是家長不同的教養(yǎng)理念。看著孩子們的不同表情與感受,我多想為我們的孩子呼吁——親愛的家長,大膽的放手吧,你們的過度保護(hù)讓我們失去了自由探索的機(jī)會,擁抱自然的幸福;你們的種種戒律束縛了我們的手腳,捆綁了我們的快樂。我們需要你們關(guān)注的目光,更需要你們積極鼓勵與支持的語言,在這美麗的公園里,希望你們能敞開像大地媽媽般寬廣的胸懷,和我們一起享受大自然賜予的一切。
作為一個幼兒園教師,在安全重于泰山的要求下,我們常常被束縛了手腳,讓孩子不能這樣、不許那樣,很多時候比嘻嘻的媽媽更加頑固,比丁丁的奶奶更加小心。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時,因為怕孩子追逐中摔傷,所以不許孩子在活動時奔跑,不許做任何有違老師命令的舉動。因為怕個別家長的不滿意、投訴,所以盡量不組織活動量大的活動。常常在室內(nèi)和孩子一起講講奧運知識,看看奧運項目,玩玩奧運福娃。“更快、更高、更強(qiáng)”的奧運精神,在老師的心中,卻沒能落實在行動中。我們應(yīng)該擁有奕奕爸爸的那份坦然與放手,睿智地給孩子更多的支持與鼓勵,讓孩子們在探索中獲得,在游戲中成長,培養(yǎng)孩子像奧運健兒那樣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堅忍不拔、堅持不懈,讓孩子擁有“自信、自強(qiáng)、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