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擴大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本著“讓幼兒快樂每一天”的保教目標(biāo),我們曾經(jīng)嘗試用多種方法和幼兒進行溝通。如利用幼兒離園前的20分鐘活動中增設(shè)了“我的頻道”這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幼兒在結(jié)束幼兒園一日活動前,利用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幼兒做“主播”,說一說在幼兒園一天中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或是和別的小朋友合作跳舞、角色表演、說兒歌、講故事等。一方面培養(yǎng)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是給每一個孩子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另一方面,也給那些平時比較膽怯的幼兒一個鍛煉的機會,讓這樣的孩子學(xué)會和別人溝通、合作。雖然大多數(shù)的孩子很喜歡這種形式,但個別孩子的效果還是不太理想。
像鵬鵬小朋友很討人喜歡,但來到我們班已經(jīng)幾個月了,他幾乎沒和老師交流過。只見他一會拼了一個手槍,一會又搭了個飛機、一會又擺輛坦克,把拼插好的“耳環(huán)”、“手鐲”、“項鏈”等裝飾品掛在了自己的身上,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非常的逼真,立體感很強。我被吸引了過去,要求他教給我,他很驚奇,眼睛睜得很大,仿佛在說:“你是老師,怎么不會呢?”明白了他的心思我說:“老師也有不會的東西,不會就要向別人學(xué)。”聽了我的話,他點了點頭,很快他教我搭直升飛機,還叫我拼插了一個“馬”,不僅這樣,他還樂意教別的小朋友。事后,他充滿自信地對別的小朋友說:“老師搭的這個直升飛機和馬,還是我教給她的呢!”第二天晨間活動時,鵬鵬迫不及待地拉著我的手,告訴我他的秘密:他最喜歡搭飛機和大輪船,長大了他要當(dāng)宇航員……
教育感言:
在幼兒園的每一個班里都有這樣的孩子對老師所有的問題都不做反應(yīng),不喜歡表現(xiàn)自己;自己有什么問題也不和老師交流和溝通。在我們班里就有幾個這樣的孩子,我也常常為用怎樣的方式和這樣的孩子溝通而傷腦筋。
通過實踐,我認為對幼兒群體可采用輪流表現(xiàn)的方法,迫使孩子表達自己;對個別幼兒則應(yīng)通過觀察,找到開啟他(她)心靈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