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郵件之王”美國網絡商人羅伯特·艾倫·索洛韋3月14日在法庭認罪,承認自己通過郵件和電話實施欺詐并逃稅。現年29歲的索洛韋被控自2003年起通過位于華盛頓州西雅圖的“紐波特網絡營銷公司”向網絡用戶發送數以千萬計電子廣告和垃圾郵件從中非法牟利。聯邦檢察官因此稱他為“垃圾郵件之王”。檢察官表示,法庭將于今年6月對索洛韋做出判決。除支付賠償金外,他還可能面臨20年監禁。索洛韋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制造垃圾郵件數量最多的10人之一。
令人瞠目結舌的垃圾短信制造內幕
千萬計的“垃圾郵件”有可能獲刑20年的監禁,那“2億/日”的“垃圾短信”該判刑多少呢?
只要有手機,每天收到幾條垃圾短信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了,可是你大概不會知道,在這些垃圾短信后隱藏的產業鏈和著名的公司以及巨大的經濟效益。
2008年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央視“3·15晚會”爆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垃圾短信制造內幕。
趙芳是CCTV-2的記者,這次參與了垃圾短信的暗訪工作。調查過程中,趙芳本人去了北京、西安和鄭州三個地方,加上其他同事去的廣州、深圳。他們一共去了5個城市暗訪分眾無線分公司和代理商。記者暗訪中發現,分眾竟然占有該項“業務”80%份額。分眾無線渠道拓展部經理介紹,分眾數據庫現有兩億手機號碼,中國手機用戶分眾掌握一半。精準分眾(深圳)銷售介紹說,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重慶、大連、東莞、惠州等十家分公司每天的發送量是三千萬條。鄭州分眾的日流量是兩億條。作為分眾傳媒子公司的分眾無線,正在積極籌備上市。更令人震驚的是,分眾無線對機主信息了解精確:性別、地域、年齡、消費水平和消費偏好等。除此之外,他們還開發出無線身份識別系統和用戶屬性挖掘系統,進一步收集用戶信息。給2億手機用戶個人信息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2007年,全國工商系統受理的消費者申訴中,互聯網服務申訴增長幅度位居各類申訴首位,比上年增長39.01%。2008年,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市場監管,嚴禁違法買賣短信群發器,嚴禁買賣個人信息,嚴禁利用手機發布虛假廣告。
2008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杰日前向全國人大提交議案,建議對一次性群發100條以上內容相同短信的用戶實行實名制。他介紹說,國內群發短信公司形成相對完整產業鏈和關聯密切的利益群體。垃圾短信不僅對手機用戶造成干擾,大量的垃圾短信還占用有限的網絡資源,損害了電信市場正常秩序。
短信立法已經成為熱點問題。“垃圾短信”主要包括以下三種:第一,具有違法犯罪信息內容的短信,如辦假證、賣槍支等違法信息;第二,未經接受者同意發布的具有廣告性質的信息,如推銷產品或服務;第三,具有騷擾、報復,惡意進行短信騷擾等性質的信息。
《中國青年報》2008年2月發表評論說:早在2005年年底,公安部、信息產業部和中國銀監會就聯合宣布,在全國范圍內整治手機違法短信,信產部要求運營商對用戶的有效身份進行登記。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周漢華一直致力于推動保護個人信息的相關立法。周漢華說,此類“信息侵權”事件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現在最嚴重的信息泄露,是個人身份證和電話號碼信息泄露后被不法之徒濫用,有可能導致財產的損失,甚至發生刑事案件。周漢華說,從立法程序來看,出臺個人信息保護的有關法律尚需時日,公眾必須學會提防個人信息被濫用。
分眾前CEO江南春曾在2007年表示分眾無線將分拆上市。業內人士分析則認為,央視“3·15晚會”對其曝光可能會影響分眾無線整個上市過程。
分眾的商業邏輯
在《環球企業家》對江南春的采訪中,我們可以了解這位商業奇才的一些想法:
*關于消費者對廣告體驗的質疑其實不太真實。廣告永遠是被批評的。電視廣告已經存在很久了,也被批評了很久。從人文主義角度講,廣告的確應該被斬草除根,但從社會經濟的角度講,廣告是個重要的推動力。
*在每個市場我都喜歡主導地位。我希望每個市場都要做第一,如果不是第一,就考慮怎么變為第一。
*我發展互聯網和無線,是對未來的對沖。二是橫向對沖。手機可能對樓宇電視造成傷害。不排除3G之后有這個可能性。即便出現了,手機廣告我們也占據了最大的份額。
*我低調,因為外界的打擾可能讓收購的成本發生變化,每收購一家,分眾就滲透到了互聯網廣告可能變形的一個形態上。分眾在互聯網廣告上的主導地位,我想已經形成了。而且,我們在2006年已經完成手機板塊的收購。這兩大板塊,很明顯已經沒有人能翻轉我們了。接下來,我的收購步伐會減慢。
*手機和互聯網已經轉入到商業模式變革。整個中國的手機廣告今年也就幾個億的規模,但現在手機業務是我們增長最快的,跳躍式的增長。無線的商業模式,第一種是短信、彩信的推送廣告。
*提高廣告的有效性是節能,我們要賺的是什么錢?就是把單位價值體現到最高,就是CPM(每千人成本)現在是5塊錢,我們如何通過技術把CPM提高到7塊或者是10塊錢,這個差價是我們要賺的。
江南春毫無疑問是個精明的商人,也是資本運作和并購的高手,他有著高屋建瓴的全局觀,對于中國廣告市場的把握可謂精準,每一個可能存在機會的陣地,他都周密布局,從開啟廣告新思維的樓宇,到戶外,互聯網,手機。
高額利潤追求煉成“短信垃圾之王”
在2006年的完整手機板塊布局,2007年已經顯現出不同凡響的利益績效。在分眾傳媒的網站上,央視記者看到一份財務報告:2007年第一季度手機廣告營收600萬美元,2007年第二季度為1090萬美元,2007年第三季度為1400萬美元,同比增長298.9%!這意味著,分眾掌握的2億用戶的手機成為垃圾桶。
作為中國液晶屏廣告市場的壟斷者,分眾傳媒的領先優勢難以動搖。美國東部時間2007年5月18日(北京時間5月19日)新浪科技報道:分眾傳媒周四發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分眾傳媒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73%。美國投資顧問公司Fool的分析師在報告中稱,分眾傳媒未來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分眾傳媒第二季度業績預期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分眾傳媒未來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分眾傳媒2007年第二季度總營收為1.03億美元到1.07億美元。
天才一樣的江南春帶給分眾夢幻一樣的高利潤,這一切得益于靈敏的市場嗅覺,先行先為搶占市場先機,以收購市場上零散的媒體力量整合后布局全國市場,分眾的“勢力”范圍不僅局限于液晶屏的樓宇廣告,更交互了無線和網絡。強大的融資能力,戰略眼光以及對未來市場走向的新生事物的敏銳,配合中國市場環境特有的機會,分眾以著名廣告公司的整體形象整合了“良莠不齊”的無線業務,生產出“分眾無線”這個“孫子公司”,并經由這個孫子公司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控制全國垃圾短信80%市場份額,控制全國一半左右手機用戶的個人號碼和個人信息等隱私資料。
如此系統化、集約化、流程化、精細化的布局,控制、制作、推廣、搜集和發布能力是一般“雜牌軍”難以達到的境界。從市場占有率、用戶信息控制、散發量、設局布點來看,行業第一的位置是無人撼動的。千萬計郵件已經是“垃圾郵件之王”,那么2億/日的分眾也該被稱為“垃圾短信之王”了吧?!
企業社會責任的意義
一個企業,在保持良好運營,創造利潤,解決就業,正常納稅的同時還要遵紀守法,承擔企業社會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近年來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很多,有媒體評論認為:“有財富沒有責任,有資本沒有道德,有地位沒有良知,不可能成為一種全面而健康的社會力量。只有把財富與責任相結合,才能為企業帶來真正的力量,企業才能為社會所認可,才能為同業者所尊重。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的社會責任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個企業品質高下的標準。企業是經濟實體,在市場中生存,要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尋求贏利和承擔社會責任二者并不矛盾。”
綜觀國際國內優秀公司,莫不是具有社會責任的公司,雅芳發起“紅絲帶”活動,為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救助;海爾集團贊助奧運提出我國體育健兒每奪得一枚金牌就修建一座以運動員名字命名的希望小學;萬科救助紅嘴鷗,在國內房價居高不下時率先降價,撼動高房價……
也許分眾在思考市場份額和利潤之外該思考一下社會責任和社會道義。污染不僅是環境,也包括受眾的“注意力”。我們身處的社會環境已經夠嘈雜和緊張了,少一點噪音,少一點垃圾信息也是對受眾的愛護,對整個社會的尊重。
盡管對于企業發展而言,物質基礎很重要,但是完全拋棄責任、道德、道義,以物的標準衡量一切,有悖于企業社會責任。完全單邊思考,故意忽略受眾感受,悖離社會主義商業道德的基本準則——社會主義商業道德規范中最基本的原則,應該是誠信公平交易,堅持等價交換的原則。剝奪了受眾的選擇權、知情權,以犧牲受眾視聽注意力安全和情緒安全謀取利潤,顯然不道德。私自買賣交易受眾手機號碼和個人信息等隱私,顯然也不符合法律對中國公民保護的若干準則。
我們不得不驚嘆,分眾煉成“短信垃圾之王”確實需要忽略太多企業原本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更驚訝,純利潤要求對一個企業的深度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