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人反對抵制法國貨, 一方面, 出現不同的聲音是好事, 改革開放30年, 互聯網發展十多年了, 當今的中國需要也容許多元化的聲音, 這是一個國家成熟與進步的表現。另一方面, 作為多元化聲音的一類, 我本人贊成抵制法國貨, 而且我也不認為抵制法國貨就是憤青的表現而不抵制就是理性的態度。
數百年來, 國家與國家之間永遠是利益的關系和實力的博弈, 西方文化的國際觀更是如此, 今天的世界盡管變得更加相互關聯, 博弈的手段可能不再那么血腥, 但其形式背后的人類本質沒有絲毫變化, 況且所有的文化都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 英雄主義的成分, 所有的民族與人民都是在愛國主義的價值觀上來看待世界的。
正因為如此, 國家與國家之間, 除了互惠互利的商業雙贏外, 更多的是互相的制衡和利益的交換, 而人類共同的理想或民主自由的理念只是裝點, 最近的例子就是美國對伊拉克的侵略, 實際的目的是制服不聽話的薩達姆, 使中東局勢按照美國希望的格局實現穩定, 以便于美國獲得石油資源, 卻被美國的宣傳機器宣傳成為了伊拉克人民的自由民主以及控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地球上的老大說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
中國與法國的關系也是一種博弈制衡的關系, 博弈雙方的任何一方的不負責任的舉動都應該有后果, 這時候如果我們只是高風亮節, 想展示所謂大國風度, 就只能縱容對方的不負責任。
法國有哪些不負責任的舉動呢? 中國剛剛給了法國200億美元的生意, 法國媒體與政客卻翻臉不認人地擺出一種西方人慣有的居高臨下的態度對中國內部的事情評頭品足, 橫加干涉。法國新任總統到英國訪問, 與英國朝野會晤, 談及中國西藏問題, 儼然如100多年前西方列強聚在一起討論如何瓜分遠東利益一般。但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100多年前的中國了, 中國人認為北京奧運會很重要, 火炬傳遞很重要, 你法國人從中國拿了那么多生意, 為什么還要抵制, 為什么縱容媒體歪曲地宣傳, 為什么不對干擾火炬傳遞的活動強力制止。本質上, 法國人還是沒把中國人當回事, 兩百年的優越感不是那么容易就消失的。所以, 法國應該為其傲慢、偏見, 甚至因懶惰而沒有認清當今世界的實力格局而買單, 任何國家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承擔其后果。
法國的態度的后果之一就是失去了13億中國人的心, 也就失去了13億潛在的消費者, 我贊同抵制法國貨, 就是要讓充滿偏見的法國媒體與公眾感到損失與疼痛, 否則他們不會長記性的, 無論表面上多么善良與高貴的人其本質都是懶惰與貪婪的, 這是社會人類的本性, 改變世界的唯一辦法是制衡 (leverage)。
至于有人說抵制家樂福是自己損失, 我不以為然, 有那么多本土的連鎖店可以去啊, 其服務不相上下, 本土企業賺錢了更能惠及本國人民。法國大企業在中國蒙受市場的損失了, 他們才會去影響法國媒體與政客, 教育法國人與中國人平等相待。女士可以不用對LV包那么癡狂, 中國企業生產的包有同樣的質量, 要看透帶個法國包感到體面的那點可憐的虛榮心, 人民幣繼續升值,中國的服裝服飾業開始從做苦力轉型成打出自己的品牌, 希望國人多支持中國的品牌, 幫助中國產業的升級,其實大多數洋品牌都是中國做的, 是那點虛榮心讓我們化數倍的錢去買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