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發展的進程中,也經歷著各種難以預料的危險,每個企業的成長都有明確的生命主線,在努力成長的過程中,不惜一切代價使企業的生命變得成熟,為了成熟去經歷,去競爭,去廝殺,去拼搏……
種種磨難來源于使命感,因為一個企業活著不僅僅只是為了活著而已,每個企業都肩負著使命,這些使命從終極意義上來說,是為了讓我們和我們的后代在更加和諧的自然世界中幸福地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有太多的企業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忘記了為什么需要成長;當失去斗志的時候看看那些回歸的逆流而上的“弱小”魚類,是否從它們身上得到一點點感悟,并且重新開始思考一個企業,一個團隊,一個種族,一個國家生命的意義?
《讀者》曾經刊登過一篇俞敏洪關于三文魚的介紹。文章說:每過4年的10月份,加拿大佛雷瑟河上游的亞當斯河段,平靜的水面就變得沸騰起來,成千上萬條三文魚從太平洋逆流而上,來到這里繁殖后代。
整個水面因為有太多的魚而變成一片紅色。
三文魚的一生是令人驚嘆的,每條雌魚能夠產下大約4000個左右的魚卵,每4條中只有一條能順利進入大海。整整4年,它們經歷無數艱險,才能長成大約3公斤左右的成熟三文魚。成熟之后,一種內在的召喚使得它們開始了回家的旅程。10月初,所有成熟的三文魚在佛雷瑟河口集結,浩浩蕩蕩游向他們的出生地。它們要不斷從水面上躍起以闖過一個個急流和險灘,有些魚躍到了岸上,變成了其他動物的美食,有些魚在快到目的地之前力竭而亡,和它們一起死去的還有它們肚子里的幾千個魚卵。
4000個魚卵中,只有兩個能夠活下來長大并最終回到產卵地。
到達產卵地后,它們不顧休息開始成雙成對地挖坑產卵受精。在產卵受精完畢后,三文魚精疲力竭雙雙死去,結束了只為繁殖下一代而進行的死亡之旅。
三文魚的一生,貫穿著明確的生命主線:成長,不顧各種艱難險阻地成長;經歷,不管大海多么深不可測,也要從平靜的湖水游向大海的經歷,去完成各個階段的歷程;使命,不管遭遇多少險阻都要完成一生的使命,返回出生地來繁衍后代,哪怕以生命為代價。三文魚的一生是悲壯的一生。它們克服種種困難,躲避無數危險,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逆水搏擊,回游產卵,為自己的生命畫上句號。
企業生命的進程中,也經歷著各種難以預料的危險,每個企業的成長都有明確的生命主線,在努力成長的過程中,不惜一切代價使企業的生命變得成熟,為了成熟去經歷,去競爭,去廝殺,去拼搏……
種種磨難來源于使命感,因為一個企業活著不僅僅只是為了活著而已,每個企業都肩負著使命,這些使命從終極意義上來說,是為了讓我們和我們的后代在更加和諧的自然世界中幸福地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有太多的企業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忘記了為什么需要成長;當失去斗志的時候看看那些回歸的逆流而上的“弱小”魚類,是否從它們身上得到一點點感悟,并且重新開始思考一個企業,一個團隊,一個種族,一個國家生命的意義?
我們知道,消費者對一個品牌保持長久的偏好一般需要5個步驟:
品牌認知 -> 品牌價值 -> 品牌購買 -> 品牌滿意 -> 品牌推薦
企業需要認識到從建立品牌到品牌忠誠度的培養,需要時間、資金和鍥而不舍的努力,需要具有超越短期利潤的遠見,更需要制定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品牌戰略和行動計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品牌價值、提高品牌忠誠度,在競爭中贏得主動和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在競爭環境中,廠商更加關心如何讓消費者保持對于自己品牌的固定選擇,即保持對該品牌的忠誠度。用戶對品牌的關注、重復性購買或很強的推薦意愿,則意味著該品牌穩定的市場分額。如果用戶對該品牌的選擇缺乏穩定性、或顯示出購買偏好,則意味著同類產品的競爭加劇,廠商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營銷費用以爭取多一點的市場機會。因此,如果消費者對特定品牌的忠誠度越高,或者說消費者轉向其他品牌的可能性越低,對于廠商而言,則意味著越小的營銷投入,以及更強的競爭優勢。
經營中,戰略是經營之“道”,是切中事物本質的發展方向。“術”則是對利潤最直接有效地獲取辦法和手段,從營銷的視角看,道和術是關聯的,戰略指引戰術、戰術配合戰略。但在特定情況下,營銷之術也會轉化為營銷之道,戰術升華為戰略。企業營銷如果其本質為“道”,也就意味著找到了一把開啟“可持續性成功”的鑰匙。當然,在營銷之道的支撐下,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環境下,會有繁復的營銷之術予以周密而有效的配合。但如果企業的營銷重心一直沉浸于“術”,且沒有可以提升到營銷之道的潛力及探索,其長遠發展無疑會令人憂慮。盡管營銷之術也有可能獲取階段性成功,但這種成功很難持久。在業績考核的壓力之下,營銷之術盛行便也不難理解。顯而易見的是,營銷之術更容易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短期內的營銷結果也更容易好看,而致力于打造營銷之道,則不僅需要高屋建瓴的戰略高度,遠見未來的決心和毅力,意味著需要在營銷工作上持之以恒、日積月累的付出。要想真正有所作為,致力于打造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店,就迫切對經營之道、營銷之道的孜孜以求,以達“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的境界,從而為企業贏得永續健康經營。

海信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其前瞻性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后期的成果正是因為前期提前布局,超前研發的階段性戰略布局和準確定位。事實勝于雄辯,事實說明一切,我們在調研中看到的關于海信品牌的高認知度充分說明了海信在后奧運時期競爭中的從容。
中國,這是一片熱土,正如美國著名的中國歷史和地理學家羅茲·墨菲的《亞洲史》所分析的一樣,中國是不可以放棄的市場,是重要的市場。作者以全球化戰略眼光觀察研究,內容縱橫交錯,對比分析。在《亞洲史》中,作者對中國的發展變化始終給予特別的關注。第 5章、第7章、第10章3個專章集中評述“古中國文明”、“中國的黃金時代”、“中華帝國的重新輝煌”。此外,多數章節都論及中國文明對亞洲和對世界的影響。作者站在西方學者的立場上發出嚴正的警告:“如果我們想在亞洲起到日益重要作用的當代世界上扮演全球角色而又不愿對亞洲文化和文明有所了解,那我們就可能會招致災難。”
2008年北京奧運會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魅力,2008年是中國人空前團結的一年,這一年四川汶川地區發生災難性大地震,災難面前中國人的團結讓世界為之動容。這一年全球經濟冰凍,中國企業生存艱難,但是我們仍然沒有喪失信心,因為我們看到在風雪中努力前進毫不畏懼的中國企業的拼搏精神并未停歇。
利用價格武器大砍大殺的外資以為中國企業軟弱不堪,但是偏有一些中國企業自強不息向上游努力,海信模組的成功不僅僅是一個企業一個品牌的成功,而是意味著這個行業中中國系的成功。
那么,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未來不僅僅是他們的,未來也是我們的!
向中國自強不息的企業致敬,他們猶如明亮的鏡子,上面正在反射著不服輸的中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