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環境及方法簡介
測試平臺配置
CPU:P4805D
內存:DDR667 1GB
硬盤:希捷160GB
測試版本
SP3 V3300簡體中文版。
測試方法
為了能夠精確測試升級前后的不同。筆者首先將當前SP2系統打上最新補丁,然后使用Ghost備份當前系統。在SP2下依次測試各個項目后,筆者再使用Ghost還原系統。升級到SP3后再次測試同樣的項目,量后得出結論。為了保證測試的獨立性和公平性。在執行每一個測試項目時,筆者關閉了所有其他不必要的程序。使前后測試的軟件環境盡可能相同。
在日常應用中決勝負
誰更省資源——開機資源占用對決
開機資源占用的多少,是SP補丁有沒有優化系統的最直觀表現。如果SP3可以提升Windows XP將近10%的性能,那么升級到SP3后開機資源占用肯定應該比較低。實際結果如何呢?
在SP2下進入系統并完全加載桌面后,按下“Ctrl+Alt+Del”鍵打開任務管理器,可以看到SP2下開機啟動的進程為23個,開機后占用內存為227MB。升級到SP3后,開機啟動進程變為24個(增加了一個conime.exe進程),內存占用則為228MB。系統服務方面,升級到SP3后筆者系統的初始服務變成96個(原SP2為93個)。
誰解壓更快解壓與壓縮文件對決
現在網上很多資源都采用RAR壓縮格式,文件的解壓和壓縮是我們經常需要進行的操作。升級到SP3后是否能提高這一常見操作的速度呢?筆者使用SP3安裝壓縮包來進行測試,文件大小為333MB,使用的壓縮軟件是WinRAR 3.51。
為了能夠更精準地測試解壓時間的差異,筆者還使用《迷你秒表》(一款可以準確到毫秒的計時小程序,下載地址:http://www.onlinedown.net/soft/45916.htm)。首先運行計時程序。解壓之前關閉所有無關程序和窗口,開始解壓文件時點擊《迷你秒表》的“開始”按鈕開始計時,解壓完畢按下“停止”按鈕。
經過測試,在SP2下解壓時間是52.671秒,SP3下所需的時間則為56.812秒,也就是說SP3下解壓速度還慢了4秒左右!把上述解壓的文件重新壓縮(標準模式壓縮),SP2和SP3下所需的時間分別是7分15.698秒和份16.912秒。
誰打開文件更快常見文件打開速度對決
在測試常用文件打開速度的環節,筆者選擇Office文檔和影音文件。文檔使用的是,一個大小為10.0MB的DOC文檔,其中包含17121個字符和121張圖片。總計51頁,使用的軟件是word 2003。在SP2下完全打開文檔花費2.712秒,SP3則為2.725秒。
測試的視頻是“集結號Rmvb”,大小為367MB,使用的軟件是KMPlayer 2.9.3.1430Beta。在SP2和SP3下打開文件開始播放所耗費的時間分別是3.812秒和3.954秒。
很顯然,“10%”仍然沒有出現,看來咱普通用戶真是無福事受那所謂的“性能提升”了。不過,單憑這三項測試就下定論未免有些武斷,咱們繼續測。
誰搬遷文件更猛復制文件速度大比拼
把文件從一個目錄復制到另一個目錄也是最常見的系統操作之一,系統升級到SP3后,文件復制的速度是否會有所提高呢?
測試文件筆者選擇了Vista RTM的安裝鏡像,大小為2.43GB,執行的操作是在資源管理器中將文件從D盤根目錄復制到E盤根目錄。經過嚴格打表,在SP2和SP3下完成復制工作所需的時間分別為246.256秒和243.296秒。
還是沒有明顯變化!筆者對SP3幾乎已經完全失去信心了,不過,誰叫我已經設計好了五項測試呢?嗯,測試測到底!
誰能讓我們網頁瀏覽更快捷網頁憲金打開速度對決
關于上網對于電腦用戶的重要性,筆者就不廢話了。如果SP3能提高我們瀏覽網頁的速度,哪怕只有5%,我相信也有很多朋友會非常樂意裝上它的。
安裝SP3后,IE升級到6.0.2900.3300.xpsp.080125-2023。現在我們來測試—下升級前后在IE中完全打開新浪首頁的速度吧。正式測試之前把瀏覽器的緩存文件全部刪除,接著輸入www.sina.com.on打開網頁。這里所謂的“完全打開”,是指整個頁面全部顯示(包括各種圖片和廣告Flash),瀏覽器底部顯示100%完成(進度條完全打開)。最終,在SP2下打開整個網頁的時間是10.226秒,SP3下則為12.016秒。
好了,大家都看到了,事實上,就是這樣。
測試之后的—點廢話
筆者并不會否認Devil Mountain Software的測試結果,也許他們在某種特殊的“技術環境”下,的確可以得出這樣的測試數據。但是,對于我們普通用戶來說,SP3相比SP2的確沒有任何性能上的優勢,相反,在很多應用上,SP3還略遜于SP2。所以,如果你不是一名狂熱的“系統追新族”,那么你大可心安理得地繼續使用Windows XP SP2。至于微軟說的“安全性的改善”嘛——反正大家都知道,“裸奔”不是個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