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主板全高清時代到來了嗎
很多朋友播放高清視頻時,可能都會心理不平衡:自己播放網絡視頻異常流暢的電腦,回放高清視頻時怎么如同看幻燈片?
這是因為高清視頻對顯卡(包括集成顯卡)的要求較高,如果沒有合適的顯卡,只能進行軟解碼,即使是雙核處理器,對于1080P的高清視頻處理也很吃力,不僅播放起來老是“卡殼”,而且由于系統資源占用率很高,電腦還會陷入“假死”。
所以在780G和MCP78橫空出世之前,要攢出一臺高清電腦,至少要購置Radeon HD 2400Pro或者GeForce 8400GS級別的獨立顯卡,多付出幾百大元,想想就很肉疼。
相對于“前輩”AMD 690G、nVIDIA MCP68等整合芯片組僅僅支持720P格式硬件高清解碼的雞肋性能。而AMD 780G與nVIDIA MCP78芯片組將高清視頻規格提高到1080P,使得這兩款芯片組從真正意義上硬件支持全高清解碼。
那什么是全高清(Full HD)呢?我們知道,高清視頻包括1280×720逐行掃描(720P)、1920×1080隔行掃描(1080I)和1920×1080逐行掃描(1080P)三種顯示模式。其中1080P無疑是圖像質量最好的,也稱為Full HD全高清,但在實際下載高清視頻中,1080i或720P視頻更常見。常見的DVD格式屬于SD(標清),它和HD(高清)和Full HD(全高清)畫面的區別,看看圖1就知道了。

新一代DXl0整合主板強悍的高清播放能力意味著一個全新的高清時代來臨,可以讓我們用更低的價格享受全高清,囊中羞澀的同學和我一起歡呼吧!
MCP78VS.780G,高清回放誰更強
在PK開始之前,先給大家嘮嘮高清視頻的編碼格式,免得部分同學看到后面一頭霧水。
目前的高清視頻編碼格式主要有五種,即H.264、MPEG-4、MPEG-2、WMA-HD以及VC-1。現在網絡上主要以H.264與VC-1這兩種主流編碼格式的1080P高清視頻流傳。
從壓縮比上來看,H.264的壓縮比率更高一些,也就是同樣的視頻,通過H.264編碼算法壓出來的視頻容量要比VC-1的更小,但是VC-1格式的視頻在解碼計算方面則更容易一些,一般通過高性能的處理器就可以很流暢地播放高清視頻。
為了考驗新一代整合主板在高清回放方面的能力。我們請出經典單核處理器AMD速龍64 3000+,配合H.264和VC-1編碼的兩部高清大片作為此次PK的“試金石”。
Round1:H.264編碼的1080P《加勒比海盜》
《加勒比海盜》是我去年下載的一部經典高清大片,在隨后進行的數次硬盤清理中得以幸免,足可見它的經典程度。片中諸多高碼率的打斗片段,相信對整合主板的高清硬解碼能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首先來看看MCP78,在回放時平均處理器占用率18%,最小處理器占用率為1.7%。
而780G回放H.264高清視頻,平均處理器占用率22%,最小處理器占用率為1.7%,差別很小。
Round2:VC-1編碼的1080P《范海辛》
其實我硬盤上VC-1編碼的1080P影片還是有不少。這次選擇《范海辛》進行高清回放測試,一方面是考慮到它1080P的高清晰度,另一方面,我也想趁機重溫一下“怪物獵人”的快感(私心有點重了,呵呵)。
在進行《范海辛》回放時,MCP78平均處理器占用率18%,最小處理器占用率為4.3%。
輪到780G出場了,它回放《范海辛》時,稍勝一籌,平均處理器占用率13%,最小處理器占用率為0.159%。
小花絮:我們在進行780G主板播放VC-1編碼的影片時,出現了花屏問題,這應該歸罪于AMD主板驅動程序不完善的原因。在這里我強烈推薦購買780G主板的朋友第一時間更新最新版的驅動程序。
一番對決之后,我們可以看出,這兩款主板即使搭配低端的單核處理器,播放高碼率全高清影片也毫不吃力,兩款主板的高清回放能力不相上下。本來這次我們還有一輪Round3——高清回放畫質的對比。但在實際測試中,我確實沒那個眼力勁兒,看不出來有太大的差別,只好作罷。
高清主板選購要注意那些問題
PK雖然結束了,但文章最后,根據PCD的傳統,我還是要為大家選購高清主板的事多廢話幾句。
1、高清主板接口很重要
首先,要盡量選擇VGA、DVI和HDMI全接口的主板。目前市場上有部分品牌的780G主板舍棄了HDMI接口,這樣無疑對其適用性(例如連接高清電視)帶來影響。因此建議大家選購全接口設計的780G主板,這一點同樣適用于MCP78主板。
2、高清應用板載顯存意義不大
針對高清播放這個應用,780G主板不一定強求板載顯存。畢竟對于目前2GB內存起步的電腦配置來說,板載顯存的對高清回放的意義并不是太大。當然如果你是游戲兼高清用戶那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