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商城標錯價最近頻頻出現,這是烏龍事件就象放大境,別看某些廠商天天喊著消費者是上帝,一到關鍵時刻就翻臉不認人。本刊7月下曾經報道了京東網標錯價后撤單的事件。現在,類似事件又有發生,但是用戶得到最終結果卻完全不同。
烏龍事件1:不到1800元的ThinkPad T61
2008年春節之前,有網友發現聯想美國網站將ThinkPad T61筆記本電腦以224美元(約1800元)的“超低價”銷售,消息傳出,引來大量消費者網上訂購,一些中國消費者使用國際信用卡或借助美國的親朋好友下了訂單并最終成功付款。然而,聯想以“網站出錯”為由拒絕以錯誤價格出售。
烏龍事件2:2200元買到T27英寸液晶顯示器
2008年2月17日,網友在戴爾官方網站購買XPS420臺式電腦時發現,原來售價8999元的27英寸液晶顯示器2707WFP售價僅為2192元。此消息引來眾網友搶購,不少網友下單后收到戴爾的確認信息并成功付款。2月27日,戴爾中國公司正式發布聲明,其網站錯標液晶顯示器價格期間生成的有效訂單將按照正常訂單處理,戴爾將為每個“錯誤”訂單承擔6000多元的損失。
可以看到,同為國際品牌,但在同類事件上采取的處理方法截然相反。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聯想美國網站的錯價頁面只存在了4個小時,而戴爾的錯價頁面至少保留了兩天。也就是說即使聯想“承認”這些訂單,它所受到的損失也遠遠小于戴爾。
將錯就錯損失很大嗎?
二千多元買27英寸大顯示器,這個便宜沒有占到筆者挺遺憾。不可否認。看到錯價而下單的網友很多都是抱著投機的心態,但最終是否能按訂單價買到,誰都心里沒底。很明顯價格是標錯了,最終怎么算都是官方說了才算。
從法律角度來看,生成訂單即可視為合約生效。但如果網友真要打官司,顯然無法對抗這些火公司。不過很明顯的可以看出,聯想的處理方式雖然避免了眼前的直接損失,卻為企業形象抹上了一絲不光彩。標錯價是自己的錯誤,卻沒有勇氣來承擔責任。
戴爾將錯就錯,雖然損失了一些經濟利益,但獲得了更多的正面評論和夸獎,無形中,對戴爾的在線購買誠信也是很好的宣傳,從長遠的角度看,這筆賬怎么算都不虧。戴爾的危機公關能力值得贊賞。
大方一點又何妨?
在聯想中國的官方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價值觀中有“成就客戶、誠信正直”等,但這一次卻沒有落到實處。當在美國網站更正之后的幾個小時內,數百名網友在論壇熬夜刷屏討論,焦急等待著聯想對訂單的處理結果。當天凌晨0:40左右,聯想陸續向已經訂購的用戶發送電子郵件通知訂單取消。那么,聯想在做出這一決定時是否有真正考慮到這些用戶的感受呢?
在取消了國內訂單后,有消息稱少數美國訂戶收到了發貨單。看來聯想對國外的客戶還是不錯的,挺有大廠的“風范”。但知道此消息的同胞們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要么全部取消要么全部接受,不應該有地域差異。
寫在最后:
聯想是深受國人喜愛的一個民族品牌,大家對它都是很有感情的,我們也希望聯想能迅速成長。雖然聯想目前已經與戴爾同列于國際品牌之列,但從這次“錯價風波”來看,聯想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