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案例(江小米女教師):
我是一名離異女人,獨自帶著女兒生活。幾年前,丈夫的婚外情摧毀了我們原本幸福的家庭。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把全部精力放在女兒身上。直到父母來做我的思想工作,我才答應去相親。
他文化程度不高,但心地善良,是一個建筑包工頭。第一次見面,他就向我講述了他和妻子戀愛與結婚的全過程,尤其是后來妻子得了不治之癥,他不惜傾家蕩產,乃至情愿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但妻子還是離他而去。聽到這里,我被這個重情的男人深深感動了,不禁對他產生了一絲好感。
可沒想到在第二次見面的時候,這個男人就露出了不堪的真面目。我們保持了一段時間的電話聯系后,他約我出去吃飯。到達后,我發現偌大的包廂里就我們兩個人。他兩大杯酒下肚后,典型的暴發戶嘴臉便顯露出來,一會兒說自己的工程是如何如何賺錢,一會兒又說身邊并不缺少女人。后來的話,越來越不堪入耳。就在我準備起身告辭時,他竟一下子湊到我面前,抱住了我,滿是酒氣的臉立即就靠了過來,手也不停地在我身上亂摸。我被他這一反常舉動嚇壞了,狠狠給了他一巴掌。他似乎被我這一巴掌鎮住了,馬上轉變了態度,軟軟地說,我們都是過來人了,這點要求不過分吧。他試圖再靠近我時,我迅速閃身出了門。出門之后,我隱約聽見他在后面的罵聲:媽的,還以為自己是大姑娘啊。我的心徹底碎了。
第一次相親失敗后,親友們還在不斷地為我物色。但這次之后,我謹慎了許多,不再輕易與人會面。武,是經過朋友多次游說,也是經過我自己再三斟酌才決定的第二次相親對象。他年齡與我相當,至今未婚。我想未婚的男人或許會好把握一些,或許我們能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戀,然后再結婚。
第一次見面,我就單刀直入,我問他,你怎么會想到找我這樣的人,為什么不找一個年輕的未婚女子。他坦言,他也有過幾次失敗的感情經歷,不是因為女孩子太現實,就是因為太輕浮。總之,他現在只想找一個人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與武交往了幾次,武就博得了我女兒的好感。我曾經以為武就是我要找的另一半了。直到一個周末的中午,女兒睡覺了,武坐在客廳里看電視。他說,電視沒意思,我正好帶了一盤碟子,一起看吧。誰知不一會兒,電視屏幕里就出現了一些不堪入目的場景。我似乎明白了武的心思,我想回避,但武卻拉住了我。我當即拒絕了他,我說,這樣是不是太倉促了太隨便了太不負責任了。說完,兩人都十分尷尬。此后,武就再也沒有來過我的家,也沒有主動聯系過我。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的婚姻給我的傷害太深,導致了我對現在的感情如此苛刻,而把自己變得像個刺猬。但我不后悔我的堅持。
在武之后,我又經歷了幾次相親,但遭遇和結局都大同小異。我不知道是這個時代太浮躁了,還是所有男人對離異的女人都存在同樣的看法,都抱著投機取巧或走捷徑的思想與我交往。我越想越悲涼,難道離婚的女人就是大眾眼中的“二手貨”,就不能享受“正品”的待遇?和離婚的女人交往,就可以直奔主題,就只有肉欲了嗎?
寧靜的話:
愛,是兩性之間的愛情。就愛情而言,它是建立在性愛基礎上的感情,也就是理論所剖析的愛情具有兩種屬性:一種是自然屬性(性本能、生理需要),一種是社會屬性(受社會道德法律約束的情感)。文中江小米所面臨的困惑來自于對愛情的整體把握,其原因是:一、男女在性愛的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就大多數人而言,男性對身體的接觸,滿足性欲的需求更加急切,而女性則希望情感語言的交流,營造到一定程度,才能進行身體接觸(這跟女性生理特征容易受到傷害,進而有防范心理有關)。所以男性,特別是有性經歷的男性,在與離過婚的女性談戀愛時。往往以過來人的心理,直奔主題,滿足性欲要求的比較多。老實說,這些男性也不盡然想占便宜,如果單純滿足性欲的話,他可以去找另外一種場合。因而,他與女性戀愛直奔主題是不了解女性心理的表現,也是一種粗魯的品質表現。江小米第一次相親的對象大概就屬于這種情況。
二、由于男女愛情的表現形式有所差異,所以當女性拒絕男性的性要求時,有些男性認為是女性對他不感興趣,而女性則認為他直奔主題僅僅是為了滿足肉體欲望,把對方看成道德低下的人,從而產生誤會。應該說,江小米的第二次相親就屬于這種情況。
女主人公該怎么辦?我認為當她認識到男女對愛情的表現形式不同,客觀評價男性的具體行為。把握交往的尺度,就不會變成刺猬,讓男性望而生畏。做到既讓對方尊重自己,又讓對方覺得與你結婚,還有美滿的性福生活。這也是男性戀愛、結婚的正常生理要求。認識到這些,我想女主人公就會掌握主動權,選擇好如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