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數字化工具鋪天蓋地涌入我們生活的社會,已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隨之而來人們的意識文化欣賞等等態度也在發生巨變。我們有理由大膽預見,未來數字藝術將成為我們社會的主流藝術,這不單是中國,而且是全球性的,傳統藝術逐漸會和數字藝術共爭繽紛。
卜樺,一個曾經通過網絡紅透中國的名字,大多數人知道她都是源于她的動畫FLASH《貓》。而在那個時代,這個20世紀70年代出生、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院)的女孩竟然僅憑借一個無意間自己上傳網上的作品,幾乎包攬了國內外頂級的動畫大獎。一時間,很多人都在紛紛爭先下載這個有著上千萬瀏覽量的作品。雖然卜樺的繪畫作品以前參加純藝術展覽不多,但每一次在展覽中亮相,或者拍賣場上亮相,都會讓眾多收藏家感到驚奇和驚喜。
DAC數字藝術中國秘書長王泊喬先生介紹,對于現今的藝術市場,很多海外的收藏家早已經走出傳統藝術品的孤芳自賞之群,開始包容地選擇更富有時代和繪畫創意完美融合的數字藝術作品。有關報道表示,美國紐約菲利普拍賣公司于2004年4月23日曾拍賣過著名攝影家的“藝術微噴”照片,其中Annie
Leibovitz的藝術微噴照片共拍賣出10800美元,Chuck Close的“藝術微噴”照片賣出9600美元,而Wolfgang Tillmans的“藝術微噴”照片則賣出了22800美元。
數字繪畫則是目前國際藝術領域最新潮流,也是被眾多國際權威批評家所看好的藝術形式,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和收藏價值——從這方面來說,卜樺是幸運的。卜樺用電腦手繪板的數字繪畫,首先是創作形式上的突破。可別小看電腦手寫板繪畫,它要求作者對線條有極強的把握能力,突破在軟件本身的限制,才能完美地再現自己腦海中的構思,同樣需要十數年乃至數十年的苦練,如同傳統國畫的筆墨功夫,很難掌握。卜樺的數字繪畫,無論從形式和內容上講,對中國當代藝術界或者動畫原創界,都是值得欣慰的巨大突破。
數字藝術具有復數性,藝術品物件的單一性和唯一性被取消了,博物館、美術館式,架上繪畫類這些靜止擺設被無情地拋棄了。媒介傳播方式上體現覆蓋面廣、多渠道、時效強的勢頭。新一代的藝術形式,產生新一代的受眾和欣賞接受方式,也產生一種有別于以往時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