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媽患糖尿病10多年了,近兩天鬧眼病,看不清東西,到醫院一查,說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怎么會影響到眼睛?什么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呢?
糖尿病是一種復雜的代謝性疾病,往往引起全身許多組織、器官的廣泛損害。其中眼部并發癥很多,常見的有白內障、青光眼、結膜微血管瘤、視神經病變、眼肌麻痹、視網膜病變等。視網膜病變最多見,而且危害最大,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經濟發達的國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成為第一或第二位致盲眼病。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約10%的人在發病后5~9年便可發生視網膜病變,約50%的病人15年后發生,25年后有80%~90%的人出現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的原因,是由于體內糖代謝的異常,造成全身各組織器官微血管病變。反映在眼底,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眼底改變:視網膜出現滲出、出血、新生血管增生,黃斑部出現水腫,玻璃體出血,最后視網膜因為增殖膜牽引而脫離。若出現大量的玻璃體出血或視網膜脫離,將嚴重影響視力。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除有多飲、多尿、多食或疲乏、消瘦等癥狀之外,眼部一般無自覺癥狀。隨著病變發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此時病變已經侵犯黃斑,出現視野中央暗影,中心視力下降和/或視物變形等癥狀。視網膜小血管破裂,少量出血入玻璃體,患者可自覺眼前有黑影飄動。當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體腔,視力可嚴重喪失,僅存光感。黃斑區以外的視網膜血管閉塞,或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導致視網膜脫離,視野會出現較大面積的缺損。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患者認為視力沒有下降,視網膜就沒有病變,卻不知道在病變沒有侵犯到黃斑時視力可以是正常的;當出現視力下降等自覺癥狀時,視網膜病變往往已比較嚴重,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眼底,發現情況及時治療。
糖尿病病人有下列表現時,應盡快找眼科醫生檢查眼睛。因為這時您可能已經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了:視物模糊,視力減退,夜間視力差,眼前有點片狀陰影漂浮,視力范圍(視野)縮小,視力突然急劇下降等。
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和發展,一般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注意飲食和營養,戒煙酒,適當運動,保持樂觀心態。
2、新診斷的糖尿病人,應盡快由眼科醫生進行散瞳后的全面眼科檢查。
3、糖尿病患者應該半年到一年檢查一次,并由在診斷與處理糖尿病視網膜病方面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眼科醫生進行檢查。在視網膜病發展時,需要更多次的檢查。
4、已患糖尿病的婦女如果計劃妊娠,應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妊娠后前三個月應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在整個妊娠期密切隨訪。
5、若已出現糖尿病性黃斑水腫、嚴重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增殖性病變,需找眼科醫生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