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重組板塊就像一塊巨大的磁場,吸引著投資者的目光和市場的資金流向。然而,資產重組所涵蓋的范圍比較廣泛,凡是涉及到資產發生重大變化的,都可以納入資產重組的范疇之中,比如“愈演愈熱”的央企整體上市,資產注入,甚至是虧損公司的賣殼等等。而縱觀A股市場中的“超級牛股”,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資產重組板塊帶給投資者的收益遠遠超過其他概念板塊。在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之下,資產重組概念一經推出便受到投資者的“狂熱”追捧,短線資金的介入使得重組概念股短期暴漲的事例更是屢見不鮮。那么,2008年,還有多少重組神話上演呢?
煤炭板塊,重組揚“煤”吐氣
煤炭是我國經濟發展之能源基礎,其在一次能源重的占比已經接近70%。然而煤炭行業的集中度卻一直不高,前二十家特大型煤炭企業產量占比不足40%。行業集中度過低使得:小煤窯開采效率低,資源浪費嚴重;國家對資源的控制力度不足,脆弱的供需平衡對突發事件幾無抵抗力(2008年雪災以來的電煤庫存不斷告急就是明證)。因此,以大企業為整合平臺,提高行業集中度可謂勢在必行。
目前上市煤炭企業主要投資價值不僅取決于價格上漲帶來業績的提升,也取決于能否依靠國家產業政策支持,而是持續不斷地完成對國內外煤礦資源和下游企業的并購重組,從而持續不斷地帶來超越正常發展的收益。事實上,國內煤炭企業巨頭也紛紛主動出拳,采用重組、并購等多種手段整合煤炭資源、擴大生產規模。

近段時間,煤炭股一直表現不俗,在逆勢頻頻上漲,這除了有“扶大汰小”的行業政策、煤炭價格受政策性成本和市場需求強烈支撐的因素,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煤炭行業正在進行著前所未有的資源整合、集團重組。由于各省區政府對當地的煤炭行業具有較大的話語權,煤炭行業的省級重組容易成功。目前,河北、安徽、河南等省也在醞釀組建省級的大型煤炭集團。在全國范圍的資產證券化浪潮中,大型的煤炭集團成立后往往會借相關的上市公司實現煤炭主業整體上市。正是重組、注資等一系列題材,給煤炭股價的提升增添了較大想象空間。
據了解,早在“十五”期間,以神華集團為代表的大型煤炭集團已陸續組建,其中陜西建立了陜煤集團,四川建立了川煤集團,黑龍江建立了龍煤集團,寧夏成立了寧煤集團等。無疑,煤炭企業重組的力度還將進一步加大。2008年3月3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調研報告》建議,鼓勵大型煤炭企業充分發揮優勢,積極整合重組礦區范圍內所有列入整合重組規劃的合法煤礦。政策推動是企業兼并整合的主要動力。在大型煤企的帶動下,煤炭行業正掀起新的一輪兼并狂潮,由于其符合國家煤炭產業發展方向,會有越來越多的煤炭企業加入其中。因此,2008-2009年將重點關注龍頭、大型的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帶來的投資機會
中煤能源(601898.SH):是國資委管理的國有重點骨干企業,以煤炭生產及貿易、煤化工、煤層氣開發、坑口發電、煤礦建設、煤機制造及相關工程技術服務為主業。 中煤集團1999 年5月重組以來,經過不斷的結構調整和業務重組,取得了持續快速發展。2008年5月底集團發布公告稱,為做強煤炭主業,增加公司煤炭儲量,計劃出資13.38億元分別收購山西中煤東坡煤業有限公司和中國煤炭工業秦皇島進出口有限公司100%和5%的股權。
潞安環能(601699.SH):公司4月底發出公告,為充分發揮公司在整合地方煤炭資源中的優勢,擬出資重組山西左權佳瑞公司,重組后公司持股比例不低于90%,出資額約為6000萬元,具體出資額在經國資部門批準后,按雙方商務談判簽署的協議執行。潞安環能煤炭主業的“十一五”戰略規劃將達到年產原煤產量5000萬噸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未來將不斷把新的煤礦和資源整合注入公司。
汽車行業,整合重組加速引“擎”
我國早已在本世紀初就步入“汽車大國”之列,然而卻一直受困于非“汽車強國”的尷尬局面。汽車行業面臨著從“汽車大國”向 “汽車強國”的迅速變身要求。在這一過程中必將出現企業間并購重組現象,國家產業政策也鼓勵汽車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做大做強,從2004年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到2007年的《汽車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均要求企業通過整合重組改變現階段眾多企業參與競爭的局面,形成少數幾個龍頭企業。
2008年是我國資本市場大規模資產重組、整體上市等資產整合提速的一年,而汽車行業作為國家政策重點扶持和鼓勵創新發展產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組優先權。近年來,汽車行業雖然飛速發展,同時也導致一些規模小、勢力弱的小型企業不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行業內強勢企業收購合并弱小企業能達到做大做強,一方面通過資產整合、整體上市能夠給企業規模、盈利帶來外延式增長,另一方面,通過資產整合、整體上市能夠解決同業競爭、關聯交易問題,并通過產業鏈的整合實現協同效應,進而推動上市公司內生性增長,提升公司競爭力和實現公司價值重估。、
行業內已經發生的資產整合

國內目前完全獨立的乘用車整車生產企業仍有30多家,從汽車工業長遠發展來看,這些目前還處于獨立的汽車企業必定會成為國內大型汽車集團的一員;而從國內大型汽車企業集團求發展的角度來說,找到了好的兼并重組對象,也就掌握了未來競爭的先機,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提供了保障。所以,中國汽車工業的兼并重組不可避免,未來一段時間之后,必定會形成幾家汽車公司的“寡頭”競爭格局。
長豐汽車(600991.SH):公司是健全的國內專業四驅型越野車生產體系,包括生產、研發、零部件、技術合作和擁有軍工背景的銷售系統,都為SUV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長豐在SUV行業的發展也非常適合與國內缺乏SUV車型布局的廠家進行資源互補。目前,集團控股和參股的公司有11家子公司和1家分公司,擁有總資產超過68億元,員工6300多人。長豐作為三菱的技術合作伙伴,以技術轉讓的方式在生產帕杰羅的V73系列越野車,但是長豐的營銷能力一般,所以該車型銷售狀況并不是十分理想,期待有被重組的預期。
金龍汽車(600686.SH): 2007年業績超越預期,2008年一季度增速放緩。市場預期強烈的三龍整合——直接持股蘇州金龍、增加大金龍的持股比例,由于公司董事會的改選,預期有所推后,公司治理依然為當務之急。在新領導班子上任后,金龍面臨的重要問題是:對旗下復雜的股權結構進行整合;對三龍各自為戰的經營現狀進行整合。預計,新領導班子將有較強動力進行整合,金龍新一輪整合大幕可能即將拉開。
軍工板塊,重組吹響集結號
今年以來,主題投資大行其道,而軍工股重組受到政策支持,不斷有實質性重組消息出臺,將推動軍工股反復走強。
2007年以來,國家不斷出臺政策大力推動軍工企業的改革,這為軍工重組、資產注入提供了強大推動力,軍工集團內優質資產進入上市公司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而二級市場上,11大軍工集團中的“兵裝系”目前整合的步伐明顯滯后,在其他軍工巨頭紛紛展開資本運作的示范效應下,其潛在的整合風暴隨時有望爆發。
目前航空、航天業的整合為軍工板塊的前景拉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繼中兵光電(600435.SH)后,又一家軍工股的資產重組取得實質性進展。航天科技(000901.SZ)公告稱,擬向控股股東航天三院定向增發,購買其所持優質資產。6月3日航天科技復牌后全日封死漲停,僅成交37.73萬股,走勢更是強于前幾天復牌的中兵光電。受此影響,當日航天軍工板塊走勢較強,包括航天長峰(600855.SH)和北方國際(000065.SZ)漲停報收,航天電器、中國嘉陵、北方股份和貴航股份的漲幅也超過5%。而當日上漲指數略跌22點,跌0.65%。
可見,今年軍工板塊的投資價值主要有兩個看點:大飛機項目和衛星運用,值得關注的個股有基于大飛機項目平臺的西飛國際以及定位于整個衛星運用平臺的中國衛星(600118.SH)。
因此,軍工板塊今年關注的投資機會主要是有業績支撐的、未來資產注入預期比較大的龍頭品種。航空、航天這塊例如像西飛國際、中國衛星、成發科技(600391.SH)等都是業績支撐和資產注入預期都比較好的上市公司。
火箭股份(600879.SH):2007年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的政策,這為公司進一步整合控股股東下屬相關資源提供了政策依據。公司是實現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的良好平臺,公司將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實現做強做大的目標。大股東持續的資產注入跡象明顯,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注入優質資產。面對業績優良且注資明確的成長藍籌股,火箭股份已經引起了機構的高度關注。
*ST昌河(600372.SH):2007年6月26日,*ST昌河發布公告稱,昌河航空所持有的昌河股份293446987股國有法人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71.57%)無償行政劃轉給中航科工。伴隨著中國大飛機項目的開始實施,中航一集團和中航二集團的整合開始被人們所關注, *ST昌河的汽車資產目前主要由中航科工所控制,在國資委和國防科工委推進央企和軍企重組背景下,中航科工一直試圖整合內部資源,*ST昌河后市被大股東重組的預期強烈。
軍工資產整合發展圖

鋼鐵板塊:重組鑄造堅固長城
進入21 世紀以來,國際鋼鐵產業的集中度日益增加,巨型化競爭時代正式拉開序幕。近20 年來,全球最大的5 家鋼鐵企業所占世界粗鋼總產量的份額(CR5)穩步上升,進入2001 年以后更是明顯加速,2006 年已經達到19.1%。而中國鋼鐵產業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在政府主導推動下,國內鋼鐵行業的重組兼并早在上世紀末就已風生水起,1997 年邯鋼兼并舞鋼,1998年寶鋼重組上海冶金(即上鋼)和梅鋼。然而此后卻一度停滯不前,直到2005 年才又漸入佳境。政府在不同場合都表明了支持和鼓勵鋼鐵企業戰略重組的立場,企業層面的實質性重組逐漸升溫,2006 年唐鋼、宣鋼和承鋼合并成立新唐鋼集團,2007 年寶鋼收購八一鋼鐵,加上策劃中的濟鋼和萊鋼合并組建山東鋼鐵集團、醞釀中的首唐聯合、洽談中的寶鋼合并沙鋼等重頭戲,種種跡象表明國內鋼鐵業的整合重組已進入全面加速期。
目前,國內鋼鐵業的重組并購主要呈現出三大趨勢:第一,在重組對象的選擇上,市場與資源成為最重要的考核指標,擁有豐富鐵礦石資源或在區域市場獨領風騷的鋼企成為各大巨頭爭搶的“香餑餑”。第二,秉承國際鋼鐵業從區域內重組向全球化重組過渡的發展思路,國內鋼鐵業跨省市、跨地區的兼并整合正悄然提速。第三,早期的以鞍本集團為代表的松散型聯合逐漸被資本和產權層面的實質性重組所替代。而目前鋼鐵行業的重組主要還是在集團層面進行,但隨著整體上市的穩步推進,可以預計,以股份公司為主體的并購將越來越多,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也將日益凸現。
因此,龍頭公司在這一輪供給型景氣周期中擁有的重新分享行業利潤的投資機會。同時,作為行業龍頭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及戰略部署,其擁有的平滑行業周期能力以及在未來鋼鐵業整合中擁有的并購整合機會。
寶鋼股份(600019.SH):公司是國內鋼鐵行業當之無愧的龍頭,在全球鋼鐵企業排名中位居前茅。整體上市后,公司已經具備了2000萬噸級的粗鋼生產能力,形成了普碳鋼、不銹鋼、特鋼三大鋼鐵產品制造體系。在近兩年鋼鐵行業景氣周期及重組并購大潮中占據主導地位,靠自身擴張及外延收購產能不斷增加,2012 年計劃形成年產5000 萬噸以上的超大型鋼鐵集團。隨著央企整合投資主題近期不斷受到市場關注,寶鋼股份作為鋼鐵行業整合重組龍頭,應成為市場超級主力資金重點關注對象。
武鋼股份(600005.SH):武鋼在硅鋼領域的王者地位難以動搖。未來三年中國電網的巨額投資將以25%以上增速推進(平均每年投資在4000億元以上),將給取向硅鋼帶來不斷擴大的市場。隨著二冷軋的達產,公司高端產品比例顯著提高,產品結構穩步提升。公司正在收購集團配套資產以完善產業鏈,未來盈利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同時,公司剛剛上調明年一季度產品價格,受益于產能的釋放和價格的上漲,公司業績將保持高速增長。
部分鋼鐵下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電力板塊:重組點亮希望之燈
在《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中,國資委指出國有經濟要對電網電力等七大行業保持絕對控制力,鼓勵電力企業做資產重組,目前最大水電公司長江電力的整體上市已經在進行中。
在政策倡導的35家A類核心央企整合的主力中,電力/電網共有9家,占比近26%。另外,電力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所屬的央企旗下A 股上市公司眾多,資產結構復雜,整合意愿強烈,值得挖掘的機會也較多。

作為具有穩定現金流的公用事業類行業,電力行業通常以穩健而著稱,相應的上市公司股票具有一定的防御性。然而,在我國,電力是一個處在政府行政力量控制之下的行業。目前電力系統內,電力定價和電力輸送等中下游階段均未市場化。而且我國電力A股大多具有“小上市公司,大集團背景”的特性,在目前大股東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背景下,電力集團有通過注入資產到上市公司融得資金進行滾動開發的動力,從而使得A股電力公司大多具有高速外延式擴張,這也給相應的股票帶來了進攻性。
在2006、2007電力產能擴張的高峰期中,新建項目大多由集團來進行,并且這兩年新投產機組大多為30萬千瓦以上的高盈利機組,大部分機組仍在上市公司之外,這為未來的資產收購提供資源。例如國電集團承諾通過資產購并、重組,將集團優良經營性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同時也將會促進上市公司制定股權激勵計劃。
國投電力(600886.SH):國投電力是國投公司電力業務唯一的國內資本運作平臺,將通過不斷把優質電力資產注入國投電力的方式支持公司持續快速發展,并將通過國投電力這一平臺實現做大做強電力業務的發展目標。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通過重組實現國投電力上市,就是為了積極對電力板塊資產進行重組整合,靈活運用資本市場的資金優勢、體制優勢,做大做強電力產業,在未來競爭中取得主動地位。
桂冠電力(600236.SH):公司具有水電資源優勢。公司負責開發的廣西紅水河流域是我國十三大水電基地之一,在未來的電力市場競爭中沒有競爭壓力,具有資源優勢。作為大唐集團水電整合的平臺,增長潛力巨大。大唐集團在股改時承諾以桂冠電力作為廣西水電整合的平臺,巖灘121萬千瓦裝機資產注入正在運作中,龍灘630萬千瓦裝機逐步投產后也將陸續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