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造星”運動風起云涌,大眾的“星愿”也被鼓吹得無限膨脹。開個專業錄音場所,讓普通老百姓過把明星癮,個人專輯錄制在各大城市蔚然成風。廣州雖為流行音樂的前沿陣地,錄音棚卻多是針對專業歌手的培訓包裝。而中小型錄音棚面向普通大眾推出個人專輯錄制,在見縫插針中,開辟出一條新的盈利之道。

繼“照片寫真”后的新娛樂
每個人都有自己渴望留住的聲音,當“照片寫真”已成普遍時,“聲音專輯”成為另一個紀念點。在錄音棚高歌一曲之后,錄音師會和歌唱者一起聽回放,指出不足之處,重新補錄。留作珍藏、贈送親朋,幾年間,個人專輯制作在全國各大城市逐漸開花。
錄音棚產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剛開始時幾乎全部是由電臺、影視文化公司“供養”,屬于典型的“公有”。隨著文化產業的放開,民間資金開始進入。音樂愛好者自己出錢租房買設備,既可以實現音樂夢,又可以從商賺錢,民間錄音棚由此辦開。
遍布廣州大大小小的錄音棚約幾百間,按其規模及經營情況,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傳統的標準化大棚、以制作公司綜合資源為主的中型錄音棚、以個人工作室為主的錄音棚。
規模不同,在業務和運營上也各不相同。傳統的標準化大棚,設備和架構相對完善。雖然具有錄制大樂隊、大合唱的優勢,但在目前以錄制人聲專輯、器樂專輯的市場情況下,卻稍顯浪費。
以制作公司綜合資源為主的中型錄音棚,主要錄制以人聲或樂器為主的發燒唱片,設備相對實用、先進,已經擺脫了傳統錄音棚華而不實的狀況,錄制的唱片比較精良,經營上各有其招,是目前比較活躍的制作群體。
相對于前兩種,以個人工作室形式的錄音棚規模就小了很多,主要面向中型的制作公司提供部分制作服務,該類錄音棚單純于技術服務,在完成外來委托任務之后,還會制作一些個人創作作品。
錄音棚在中國的發展史有20余年,競爭也趨顯激烈,但主要都是面向專業歌手提供業務。針對普通大眾的唱片錄制業務尚屬起步,沒有形成一定的行業氛圍。另一方面,相比二線城市,廣州由于是中國流行音樂及唱片行業的重要基地,多以專業歌手包裝為重,大眾消費性質的錄音發展反而落后一些。
目前,進錄音棚錄歌的普通人群以學生和白領為主,中老年愛唱者也逐漸加入其中。而一些錄音棚也開始學習照相館的拓展模式,推出套餐服務,制作結婚、生日、畢業等紀念專輯。業內人士龔夢龍樂觀地估計,以后這一消費群會越來越大,因為錄音是一種新的娛樂消費模式。
中型錄音棚業務多元化
除了“留住聲音”,鼓勵原創是個人唱片錄制的一大賣點。能夠獨自創作的愛好者,可以把頭腦中旋律錄制成品;不具有創作能力的客戶,也可以提出要求,由錄音棚負責填詞作曲。
上海的星動力錄音棚創辦之初,以個人唱片錄制為目標業務,開張之后就有不俗的業績。雖然定位為面向大眾的時尚消費,但星動力規模不小,前期投入幾十萬元,整體面積約一百平米,兩間專業人聲錄音棚,兩間控制室,加上一間休息室。
星動力錄音室選址也挑中了上海市中心的黃金地段。星動力創始人吳身寶介紹說,選址于淮海中路首先考慮的是顧客交通便捷,地鐵常熟路出口幾乎正對星動力。其次,這里地處鬧市中心,毗鄰美美百貨、襄陽路服裝市場和音樂學院,接近于目標客戶群體。而星動力落戶的是一戶綠樹掩映的花園式老洋房,鬧中取靜,北歐風情的設計可以讓顧客真正體驗到時尚、舒適的享受生活方式。
黃金地段租金不菲,但是通過多元化的分散經營模式,由高昂租金帶來的運轉壓力也得到了化解。從星動力錄音棚的業務表上看到,錄制一首歌曲,加后期縮混,價格為200元,錄制整張專輯十首歌,價格為1600元。除了歌曲錄制,星動力還為樂器演奏者提供的錄音服務。在飽和運轉的情況下,單日營收可在萬元以上。
而因其具有較高的技術實力,隨著發展,業務逐漸多元,為客戶“量聲定做”原創歌曲成為一大特色。由此一來,開源的同時化解了一定的投資風險。單依靠原創業務,已經足夠將每月的成本回收。
從規模上看,上海星動力屬于中型錄音棚,但在投資模式上,星動力卻逆道而行之。通常來講,中型錄音棚相比大型錄音棚更為靈活,相比小型錄音室也較為完善,但由于其運作成本高,單靠為個人提供錄音服務難以保證收入穩定性。因此,中型錄音棚通常依托傳播公司,肩負公司專業唱片錄制工作,逐步擴展出面向普通市民的錄音業務,是從專業化走向大眾化。
星動力則由個人業務起步,逐漸擴展業務種類,推廣特色服務,將大眾服務做得專業。為了發展壯大,開展錄音服務的同時,也是星動力物色“民間高手”的過程,希望通過這一途徑,網羅到日后可以經過訓練包裝走專業之路的歌唱人才。而對于錄音棚本身,連鎖經營也成為成熟后的壯大之路。

小型錄音室價格制勝
與中型錄音棚相比,個人工作室模式的錄音室可以說是走“精悍型”路線。業務齊全的前提下,收費較低成為他的一大優勢。
廣州的第六元素錄音室規模不大,名聲卻不小,發展相對完善,作曲、作詞、錄歌、混音、編曲、音效、配音,無所不包。由于性價比高,又提供專業聲樂指導,錄音成為該錄音室的特色業務。
錄音室的主人——26歲的陳泰來,獨闖江湖已3年之久。因為,大學的時候學習計算機專業,又酷愛音樂,自學了音樂知識和錄音技術。在泰來的錄音室里,老板和技術人員都是他一個人。
收費不高也是小錄音室的優勢。廣州目前的錄歌業務均是按小時收費,從歌手走進錄音室開始計算,到最后技術人員加工完成錄制成品,顧客唱不好的語句可以反復錄制,每小時收費大概為150-200元。陳泰來的錄歌業務是廣州的最低價,每小時100元。如果處理混音,價格立刻抬升,每首700元;填詞作曲更是過千。雖然是廣州最低價,但即使僅按照每小時收費100元計算,飽和運轉情況下,月營業額仍可超兩萬元。
無論面向企業還是個人,第六元素的收費幾乎一視同仁。為了提高業務的含金量,陳泰來學習了專業聲樂,在幫客戶錄音的時候提供技術指導,客戶錄一次音,還可以懂得正確的唱歌方法。
“剛開始,還想找個新地方搞個大棚,但發現裝修很麻煩,恰好我的一個小房間錄音音質天然就很好,一直用到現在了。” 同樣幸運的是,陳泰來的這套房屋位于江南西地鐵站出口附近,不靠近馬路,四通八達,又比較清幽。
陳泰來對自己的小房間進行了分割改造,6平米做控制室,4平米做錄音室。由于錄音室的裝修不同于普通裝修,對隔音等要求很高,甚至需要專業聲學裝修公司設計施工。陳泰來找到業內朋友幫忙,錄音室整體花費3萬元,其中6平米控制室就耗費兩萬多元,“木頭很貴的,一塊木頭就幾百元,天花也要架空,墻壁里都是玻璃纖維”。為了在保證良好音質的基礎上減少成本,陳泰來親自研究,利用雜物對室內吸音部分進行加工。
雖然場地不大,但力爭專業水平,設備上的投入相比就大多了。陳泰來給記者列了一張明細單,單是硬件的投入就有10萬余元,一個軟件也需15000塊,一套音色要價幾千塊、幾萬塊的為數不少。創建以來,為使音質更加完美,錄音室設備進行過幾次更新,花費數萬元,“目前的設備已經足夠我用了,做出版沒任何問題。”
“我接的業務種類多,東邊不亮西邊亮”,即使在建立錄音室的早期,陳泰來也不愁沒有客戶。不過他也強調,開創錄音室之前,曾經在廣告公司、影視公司是做錄音師、音效師,自然有一定的資源;客戶錄音覺得效果好,也會介紹朋友過來。“除了填詞沒有太多業務,其他都挺不錯,最多應該是錄音、編曲、混音、配音,錄音是最大特色了。”
投資分析及風險預測
自從超級女聲開賽后,“想唱就唱”的口號流傳極廣,渴望走進錄音棚的普通大眾也越來越多。不少業內人士承認,盡管面向普通大眾的錄音業務發展尚不成熟,但像廣州這樣的大城市里,錄音棚已有鋪天蓋地之勢,競爭也較為激烈。因此,準確的定位和良好的市場拓展尤為重要。
投資門檻:雖然是面向大眾市場的錄音棚,對從業人員仍然都有要求,專業性較強,需要有音樂和電腦基礎,創業門檻較高。一點不懂音樂的人若想嘗試,盡量選懂行人士做顧問或合伙人。同時,錄音棚裝修也要符合聲學原理,設備的投入至少在數萬元以上,10萬元可接近專業水平。
發展模式:投資人士應視個人情況選擇不同模式的錄音棚。小型錄音室運作靈活,比較適合具有專業技能的人士獨自創業。以陳泰來的第六元素錄音室為例,發展較為成熟后,每月即使只工作一周,也能保證數千元的收入,若每日工作,月入萬元不在話下。而中型規模錄音棚為保證管理運營,可能需要雇用員工,成本自然加大。發展多元業務,規避風險顯得尤為重要。成熟之后,則多向公司化或連鎖方向發展。
選址租金:客源就是財源,但錄音棚的地址不太適合熱鬧地帶。一方面,錄音設備非常敏感,需要安靜的環境保證音質。另一方面,小型錄音棚大概10平米左右,中型50-100平米,而街邊鬧市的此類房型租金昂貴。錄音業務的目標群體慕名而來占據多數。避免偏遠,交通便利,地址醒目,基本就可以滿足錄音棚的選址要求。
市場拓展:針對個人的業務往往具有不穩定性,而在市場培育期,這一表現更加明顯。尋找熟悉音樂領域的朋友擔當咨詢合作,既可以提供資源打開市場,又專業領域的技術提高。良好的錄音服務,回頭客自然少不了。針對目標客戶,地址選擇可以采取接近性原則,例如文教區、白領消費地帶等,網絡宣傳也是目前各錄音棚常用的方式。另一方面,個人唱片錄制業務的發展應開闊思路,在利用現有客戶基礎上,挖掘被忽視的消費群體,推出特色錄音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