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3月21日第八個世界睡眠日,中國睡眠研究會提出了“健康生活、良好睡眠——金質睡眠與嬰幼兒健康”的主題。本世紀是腦科學時代,也是當今世界生命科學研究最熱點的問題之一,提出這一主題是以腦科學理論為依據的。
0~3歲是腦發育最快階段
現代腦科學已經證實:0~3歲是腦發育最為迅速時期。從生理解剖方面講,成年人的腦重為1200~1400克,新生兒出生時腦平均重量為390克,6個月時腦體積為成人的一半,2歲時為成人的3/4,4歲時與成人十分接近。
人的大腦由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每個神經元都有無數像樹枝狀的樹突和軸突組成。神經細胞突觸連接的數量:嬰兒50萬億,是成人的1/10(成人500萬億);3歲時是成人2倍(1000萬億),14歲恢復到成人的水平。
嬰兒睡眠做夢與智力
嬰兒出生后到—歲時,睡眠的大體規律是夜間睡眠時間長,覺醒2~3次,每次20~30分鐘。白天睡眠時間較夜間睡眠時間少,需要3~4次睡眠,覺醒4~5次,每次80~90分鐘。一歲時白天需要2~3次睡眠。
夢是睡眠者在睡眠中的主觀體驗。睡眠醫學科學家已證實夢來自右側大腦半球的活動,對腦的發育成熟、智力開發起著重要作用。研究證實,嬰兒出生后每天睡眠16小時,其中8小時在做夢;中老年人每天睡眠6~8小時,做夢時間不足1小時。從新生兒過渡到兒童,睡眠成分所減少的主要是有夢睡眠,從兒童到成人減少的主要成分是無夢睡眠。
臨床研究還證實:正常兒童夢顯著多于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動物實驗證明:小鼠做夢時間增加20%,壽命延長2.6倍。老鼠學習迷宮時夜間夢增加。艱苦的腦力勞動、精神緊張、抑郁和煩惱也使夢增加。以上這些情況都提示做夢的量與腦力活動呈平行關系。嬰幼兒時期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有夢睡眠時間變化大體上與大腦皮質聯絡纖維的發育和髓鞘發生的時間相平行,因此科學家認為,有夢睡眠對于嬰幼兒腦部發育是至關重要的。
嬰幼兒保證金質睡眠必須做到以下措施
1、建立科學的睡眠覺醒節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人類保持身心健康必須的。從嬰兒開始,給他(她)們建立良好的睡眠覺醒節律,遵守睡眠覺醒規律,對大腦的發育成熟非常重要。
2、合理的營養。大腦發育需要保證正常睡眠,正常睡眠又需要合理的營養,尤其是優質蛋白。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主要是牛奶。牛奶中蛋白質豐富,而且脂肪多,易于消化。牛奶中鈣的含量較高,吸收率也高,并含維生素A和核黃素。所以,牛奶應作為嬰幼兒的重要食物。1~3歲幼兒膳食,除輔食外,牛奶應為基本食物。
3、適宜的腦體運動。嬰幼兒期適宜的腦體運動,對睡眠、大腦發育和身心健康發育也是較重要的。醫學研究證實,大腦和身體相互促進,共同發育成長和成熟。在生理范圍內對大腦的刺激量大,大腦接受的信息多,對促進腦功能及腦功能結構的發展,有著不可缺如的促進作用。如聽適宜嬰幼兒聽的音樂、做適宜嬰幼兒的主動和被動體能活動,對睡眠、大腦發育和身心健康發育都有益處。
4、注意睡眠環境。睡眠環境安靜,調節臥室的光線和溫度,室溫19℃~21℃,濕度55%~70%左右為宜,臥枕1厘米高。減少噪音,去除各種可能引起不安全感的因素。關于嬰幼兒睡眠臥姿問題,東西方有不同觀點。東方的嬰幼兒睡眠仰臥位多,西方的嬰幼兒睡眠俯臥位多,其原因可能有文化、心理和醫學等因素。我們主張隨意睡眠臥姿,不必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