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口腔組織的老化,以及日積月累的不良生活習慣影響,中老年人口腔疾患的發病率甚高,不僅影響美容、咀嚼,也可造成整體健康水平的下降。
牙齒磨損 結果是引起牙本質過敏,冷熱刺激、咀嚼均可引起酸痛,重者引起牙髓炎。
食物嵌塞 食物長期滯留牙間,輕者造成齦乳頭發炎,重者引起齲齒或牙周病。
牙齒缺失 使咀嚼功能降低或喪失,影響消化和吸收。如不及時裝假牙修復,余牙因負擔過重而加速脫落。
齲齒 因咀嚼肌肌力和唾液腺分泌隨年齡增大而減弱,故口腔的自凈作用差。如果對口腔衛生重視不夠,患齲率較年輕人高。
牙周病 是發生在牙齦、牙周膜、牙槽骨等牙齒支持組織的慢性破壞性疾病。特點是牙齦萎縮或增生、牙周袋形成、齒槽骨吸收致使牙齒松動,甚至自行脫落。本病主要是由于牙垢、牙石等異物刺激、細菌作用、咬合創傷等局部因素,或營養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和系統性疾患等全身因素引起。
口腔黏膜白斑 這是黏膜表層過度角化所致,可發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但以頰黏膜最多見,一般僅有粗糙感。是癌前病變之一。
扁平苔蘚 黏膜呈白色網狀條紋樣損害,可充血、糜爛,與精神創傷、憂郁、失眠、多慮以及某些疾病有關。
口角炎 主要由于核黃素缺乏以及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萎縮性舌炎 舌黏膜變薄,舌乳頭萎縮,原因有慢性貧血、菸酸和核黃素缺乏等。
上述疾病如加強保健措施,是可以改善的。如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及時修補齲齒,裝填假牙,剔除牙石,按摩牙齦(用手或舌),輕叩牙齒,注意維生素的攝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