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報告病例較去年同期上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近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保證麻疹疫苗兩劑次95%全程免疫接種率的基礎上,重點提高兒童8月齡和1.5歲兩次接種的及時性。
據了解,目前我國麻疹疫情形勢嚴峻,2008年1~2月份報告病例較去年同期上升近60%。新疆、山東、浙江、天津等地疫情較去年同期均有較大升幅。為了抓緊麻疹的預防控制,除了要進一步做好麻疹疫苗免疫接種外,中國疾控中心還要求各地積極分離本地的麻疹病毒株。所分離的麻疹病毒株要送國家麻疹實驗室進行基因型鑒定。
《食品餡料》國標實施
我國第一項食品餡料國家標準《食品餡料》(GB/T21270-2007)于2008年5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從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標、衛生指標等方面對食品餡料進行了規范,其中理化指標按焙烤食品用餡料、冷凍飲品用餡料、速冷食品用餡料,分別要求總糖含量小于等于60%、48%、48%,脂肪含量小于等于33%、28%、30%。生產食品餡料所使用的白砂糖、麥芽糖飴、食用植物油、蜜餞、干果、芝麻等原輔料應執行相關的國家標準。對衛生指標酸價、過氧化值、砷、鉛、黃曲霉毒素B1、銅、揮發性鹽基氮等,給出了具體應執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微生物指標應符合《糕點、面包衛生標準》和《速凍預包裝面米食品衛生標準》。食品添加劑應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原《月餅餡料》標準將為《食品餡料》標準所取代。
每年25萬人死于道路交通傷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估計,中國每年有25萬人死于道路交通傷害。道路交通傷害是我國第7大死因,是15~44歲年齡組的首要原因。這意味著中國道路上每5分鐘將有1人死亡。此外,每年還有50余萬人因道路交通傷害致傷致殘。
造成道路交通傷害的原因較多,與當前快速機動化關系密切,同時還有安全意識淡薄、不遵守交通安全規范等因素。如使用安全帶、頭盔,限速和禁止酒后駕車,等。
惡性腫瘤居北京居民死因首位
據北京市衛生局透露,2007年北京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順位顯示,惡性腫瘤由2006年的第三位上升至第一位;并以肺癌、肝癌、腸癌為主,此三種癌癥死亡占惡性腫瘤死亡的52.01%。腦血管病由2006年的第一位降至第二位,心臟病由2006年的第二位降至第三位。呼吸系統疾病和損傷中毒分別列第四位和第五位。前五種死亡原因占總死亡原因的86.58%。
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少患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員在最近召開的美國心臟協會年會上稱,與奶瓶喂養的嬰兒相比,母乳喂養嬰兒成年后,其HDL(高密度脂蛋白,俗稱好膽固醇)比前者高,這就大大降低了發生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研究人員對962名平均年齡41歲的受試者進行了回溯性研究,受試者中有15%是母乳喂養至少一個月以上。研究結果發現,在母乳喂養的受試者中,有近55%的人其HDL值高于正常值,其平均BMI(體質指數)為26.1;而奶瓶喂養的受試者平均BMI值為26.9。通常情況下,成人BMI值超過25就認為是超重,并表明有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潛在危險。研究人員呼吁,為了嬰兒的健康,應當堅持母乳喂養。
常吃富含Ω-3食物可防老年癡呆癥
法國科研人員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多吃富含Ω-3的食物、水果和蔬菜,可大大降低患老年癡呆癥和記憶障礙的危險。
研究人員對8085名65歲的受試者進行了為期4年的研究。研究開始時受試者均沒有發生老年癡呆癥和記憶障礙,4年后有183人發生老年癡呆癥,98人發生記憶障礙。研究分析發現,與不常食用Ω-3食物(魚類、菜籽油、芥花油、核桃油等食物富含)的受試者相比,經常食用者發生老年癡呆癥的幾率要低60%。研究同時發現,每天保證食用足量的蔬菜和水果,老年癡呆癥發生率低30%:每周至少食用一次魚的人,發生記憶障礙的幾率要低40%,發生老年癡呆癥的幾率要低35%。研究人員稱,盡管目前尚不清楚富含Ω-3食物的每日最佳攝入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常食這類食物的確有益老年人的健康。
含糖飲料增加男性痛風危險
美國科研人員在新近出版的《英國醫學雜志》上撰文稱,經常喝含糖飲料的男子,可增加其患痛風的危險。
痛風是因尿酸代謝異常所引起的全身疾病。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46393名男性受試者進行了為期12年的跟蹤調查。調查方式是通過填寫調查表,了解受試者日常飲料及果糖的消費情況。在研究期間,有755名受試者患了痛風。通過對受試者含糖飲料消費量比較發現,每月消費少于一聽的,每天一聽的,每天兩聽的,其罹患痛風的幾率分別為29%,45%和85%。對果糖的消費量調查也表明,與患痛風的幾率呈正相關。蘋果、橘子等水果中富含果糖。研究人員稱,酒精是一種導致痛風更危險的誘因。目前在臨床醫療中,醫生常常力勸痛風患者戒煙,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動物的心、肝、腎、腦等)。不過研究人員建議,痛風患者還應當盡量少飲用含糖飲料和少食用果糖。
多吃富含纖維食物可防胰腺癌
美國加州大學科研人員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飲食中多食用粗糧及富含植物纖維的食品,罹患胰腺癌的危險可降低40%。
研究人員稱,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多吃粗糧和富含纖維類食品,不但可預防糖尿病和心臟病,而且能預防胰腺癌。研究人員對532名胰腺癌患者和1701名非胰腺癌的健康人進行了比較研究。兩組受試者的年齡、體重基本相同。研究人員在新近出版的《美國流行病學雜志》上撰文稱,常吃粗糧(如燕麥)及富含纖維食物的受試者,其發生胰腺癌的幾率更低。研究人員同時發現,在胰腺癌患者中,日常飲食除較少食用粗糧及纖維食物外,通常還喜歡吃油炸類食品,其吸煙的比例也較高。研究人員稱,遠離癌癥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其中也包括多食用粗糧和富含植物纖維的食品。
三成寶寶每年少睡400小時
中國睡眠研究會與寶潔公司歷時2年,在中國8個城市對1500名嬰兒的調研報告顯示,三成孩子每晚睡眠時間平均少了1.1小時,一年將近損失400個小時的睡眠。使用布尿布讓父母在夜間頻繁檢查,是打斷孩子睡眠的主要原因。調查發現,使用傳統布尿布的嬰兒有50%晚上更換尿布超過3次,其中80%的寶寶在更換尿布時醒來:而穿著紙尿褲的嬰兒睡眠平均持續時間會多出近20%。
中國睡眠研究會專家表示,寶寶在夜間睡眠時被外界因素干擾而經常蘇醒,得不到連續深層睡眠,直接影響到智商和情商的培養。目前多數父母對寶寶睡眠質量停留在淺層認知的階段,睡眠研究會為此推出了“嬰兒睡商評估體系”,幫助父母以科學方式來掌握寶寶睡眠質量,
吃垃圾食品脾氣會變壞
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將英格蘭和蘇格蘭3家青少年管教所的1000名16~21歲的男性分為兩組,一組長期服用維生素和營養補充劑,另一組長期食用垃圾食品,包括大包裝的油炸土豆條以及高熱量的工業化加工食品,對他們進行為期一年的跟蹤觀察。研究顯示,吃垃圾食品的人更愿意用暴力行為解決問題,脾氣也更壞。科學家解釋說,當大腦極度缺乏重要營養成分,尤其是缺乏大腦神經元的重要組成成分歐米伽-3脂肪酸時,大腦會失去靈活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受損,暴力傾向增加。而垃圾食品營養成分單一,長期食用會造成營養缺失。
英國科學家此前曾對231名罪犯進行過試驗,發現在拘禁期間,服用營養補充劑的罪犯其暴力情緒較平時大大減弱,牛津大學教授約翰斯坦說,研究表明,改進膳食可以使人情緒穩定,還能提高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