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既然痛風是高尿酸血癥所致,那么高尿酸血癥與痛風就是一回事;只不過高尿酸血癥是化驗出來的,痛風是表現的癥狀而已。但是,痛風雖然是高尿酸血癥引起的,高尿酸血癥卻不等于就是痛風;高尿酸血癥出現的關節酸痛不一定是痛風發作,而尿酸不高的關節腫痛也不一定不是痛風。
高尿酸血癥是血液中的尿酸濃度超過了正常范圍。尿酸在人體內的體液中,98%以鈉鹽的形式存在。在溫度為37℃,pH值為7.4的生理條件下,尿酸最大溶解度為380毫摩爾/升(6.4毫克/分升)。正常血液中尿酸水平在一個較窄的范圍內波動,男性平均值為339毫摩爾/升(5.7毫克/分升),女性平均值為256毫摩爾/升(4.3毫克/分升);血尿酸高限男性為416毫摩爾/升(7.0毫克/分升),女性為357毫摩爾/升(6.0毫克/分升)。血中尿酸水平還受種族、飲食、習慣、年齡、體重以及體表面積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而言,尿酸水平隨年齡增加而增高,臨床上以超過上述正常標準或高于同性別正常人均值2個標準差以上稱為高尿酸血癥。在很多情況下,尿酸濃度上升而且超過正常范圍,并沒有什么癥狀,這種情況稱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血中尿酸升高也不能只憑一次檢測定論,因為有時可出現一過性血尿酸水平升高,特別是進食高嘌呤食物、飲酒、劇烈運動等情況下。測定血尿酸應在通常的飲食下測定,而且要在1~2周內反復測定2~3次。如果幾次的測定都超過了416毫摩爾/升(7.0毫克/分升),就可以診斷為高尿酸血癥。
單純的高尿酸血癥病人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如果不抽血化驗血中的尿酸,就發現不了。血中的尿酸水平太高,在血液中達到了飽和狀態,尿酸鹽就容易以結晶的形式析出。特別是某些因素,如局部受涼、勞累、食入高嘌呤的飲食、飲酒、服用某些藥物等情況下,尿酸鹽結晶析出,引發一系列炎癥反應,就出現了痛風性關節炎,有的還伴有腎絞痛、血尿等表現。當高尿酸血癥病人出現關節腫痛及其他炎癥反應等癥狀時,說明病人已不是單純的高尿酸血癥,而是痛風。
高尿酸血癥可能沒有任何癥狀,但長期的高尿酸血癥卻很容易使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及腎臟等器官;當沉積在關節的尿酸鹽大量累積時,就造成典型的痛風性關節炎。因此,高尿酸血癥是痛風性關節炎的生化基礎。單純的高尿酸血癥病人不一定出現痛風性關節炎,但痛風性關節炎的病人絕大部分有高尿酸血癥。
高尿酸血癥與痛風并不是同義詞,只有5%~20%的高尿酸血癥病人出現痛風。高尿酸血癥也只有出現尿酸鹽結晶沉積、關節炎或腎病、腎結石等表現時,才稱之為痛風。對于血尿酸水平較高的人,應該認真尋找高尿酸血癥的原因,注意日常生活的調理,盡量少食或不食富含高嘌呤的食物,避免過度勞累,不要酗酒,避免精神緊張,預防痛風的急性發作。臨床上雖然不主張治療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但還是應該提高警惕。如果高尿酸血癥的病人出現了關節炎癥,不管是不是典型的痛風表現,都應及時找專科醫生鑒別診斷,并給予進一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