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前來我院化驗空腹血糖,目的是驗證前兩天在另外兩家醫院化驗的血糖結果,其中一家醫院是7.9毫摩爾/升,另一家醫院是5.6毫摩爾/升。一個高于正常參考值(3.8~6.1毫摩爾/升),一個在正常范圍內,該相信誰的?經檢驗,本次的血糖結果為7.7毫摩爾/升。患者對此大為困惑。
造成化驗結果不一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實驗室因素和待檢個體生理變化兩個方面。實驗室內的影響因素有:實驗室的質量管理、人員結構、業務素質、工作態度、儀器的性能、試劑的生產廠家等;待檢個體生理變化的影響:有些檢測結果會隨采血時間的不同而不同。血液化驗檢查結果通常是變化最快的,比如白細胞計數,發燒就升高,退燒就下降;在一天之內也存在正常的生理波動,下午比上午高,運動比安靜高。血糖的高低也因我們吃的食物品種、含糖量多少及采血時間的不同而不同。就醫學檢驗而言,任何檢驗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正確。對一個血清樣本同時進行10次測定,結果也不會完全一樣;但所有結果會在很小的合理的范圍內波動,這個誤差也稱為“實驗允許誤差”。此外,不同醫院使用不同型號的檢驗儀器及不同的試劑盒,良莠不齊,也會導致檢驗結果存在差別。如在全省或全市開展的實驗室檢驗質量測評中,同一批號的血樣,分到不同的實驗室,并要求在同一天測試,各實驗室之間所測結果卻可能懸殊很大。
由此可見,檢驗結果的準確度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即使在同一家醫院,僅憑一次檢驗也不可能保證結果完全準確。因此,應將化驗結果結合臨床癥狀進行綜合分析。對有異議的化驗結果可到條件好的醫院進行檢驗確認,有時還需要進行重復檢驗,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響。只有通過重復檢驗,才能增加檢驗結果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