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月至10月,當時兩位知名的中學國文教師孫起孟和龐翔勛在《中學生》雜志上開辟了“國文學習談”專欄,發表了《課本·語言·文字》①《從國文學習觀點談報章雜志閱讀》②《選本的閱讀》③《課外書的閱讀》④《看戲與國文學習》⑤《在全面生活中學習》⑥ 等,緊密聯系學生實際,講道理,給方法,對于60年后的今日,也頗有參考價值。
課本選好了,怎樣運用呢?……什么是有效的方法呢?自動!自己用腦,自己動手。
教師指定或共同決定了某一篇文章,我們先來預習?!A習之后,便可參加教室里的討論。……得作更進一步的“深究”。……最后……文章的誦讀與背誦。
閱讀選本有兩點容易犯的毛病……第一是讀物只靠選本……第二是迷信選本。③
學習國文的眼光不要限在幾本教科書里,要向廣大的領域里去找材料,求進步!……除掉選文仍舊可讀以外,有這樣幾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語言;二是報章雜志以及一般書刊;三是電影戲??;四是全面的生活。①
根據語文發展的歷史和趨勢,我們要向青年朋友們提出一個意見:國文學習決不可以光注意文字,忽視了語言。
忽視語言,那是不知道要錯過多少學習國文的機會的?、?/p>
從學習國文寫作的觀點來講,看戲時第一可以學到的是語言。……第二點是組織的功夫。⑤
……報章雜志上,無一不是我們閱讀的最新鮮的材料。
……刊載在報章雜志上,并不都是好文章……所以我們在閱讀時,一面要注意避免接受壞文章的不良影響,同時更可以利用來做語文研討的材料。②
閱讀是處理讀物兩種不同的方式,閱是默默的看,讀是朗朗的念。
我們主張這樣點—線—面的讀法,點是需要,線代表一門一門讀物有系統的發展,到了面,可以說已經是“豁然貫通”。④
順著群眾的方向認真生活,這是在全面生活中學習閱讀和寫作最可靠的方法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