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熊市的信號進一步得到確立,內地A股今年以來也長期不濟,外圍的不利,始終拖累著港股跟隨走低。雖然前景慘談,投資者應控制倉位,但目前周期/盈利風險正趨于合理,長線投資的價值逐漸顯現;而早前被大行唱淡的龍頭大股,正處于嚴重超賣的境況,絕地反彈,值得關注。
剛剛過去的半年是港股走勢慘淡的半年,恒指由年初到6月底,累計下跌超過29%,成為自1994年以來表現最差的半年。原本投資者還寄望于基金的“半年結”,以此給股市帶來一定的刺激,但現時看來,希望再次沒能實現。
6月最后一周,重磅股份的全面慘跌令港股指數備受拖累,國企指數收至11814.42點,累計跌幅為4.29%。7月1日,港股假日休市。次日,受假期間內地股市下跌3%影響,表現偏軟,恒指低開317點后,走勢薄弱,大市失守21700后跌勢加劇,全日低見21556。
7月3日,港股低開后反覆上揚,其后一度倒升至21742點,但午后跌勢再現,恒指最后收報21242點,下跌461點或2.12%;國指收報11139點,下挫469點或4.04%。
今年內地A股的不濟,一直拖累著國企指數跟隨走低。而港股近期的持跌,也與投資者對內地宏觀經濟將出現硬著陸的擔心又不無關系。由于人民幣持續升值、出口增速顯著減緩、油價持續創新高等因素,市場甚至堪稱陷入一定程度的恐慌之中。
外圍市場,美股也步入熊市。受原油庫存下跌及中東局勢不明朗影響,外圍油價再創歷史新高,道指由去年10月高位14198點回落至7月2日收市的11215點,跌幅高達21%,熊市信號進一步得到確立。而美國銀行家協會最新公布,首季房屋抵押信貸拖欠比率增加0.14個百份點至1.1%,為近20年來高位;信用卡拖欠率則升0.13個百分點至4.51%,為2006年來最。這些數據反映了樓市下滑及經濟疲弱,再次沉重的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
從技術分析方面來看,恒指現在跌穿所有主要移動平均線,短期內仍是偏淡,除非短期的移動平均線稍后升穿長期的移動平均線,否則暫時行情仍然不太樂觀。事實上,目前不少市場人士正在爭論港股處于熊市二期還是熊市三期,而一般投資者對股市也普遍存有戒心。
事實上,這半年來,港股市場也屢有基金拋售股份。據花旗報告指出,今年力撐港股以致亞太區股市的環球基金,已經開始從區內市場沽貨套現。由于全球投資氣氛差勁,加深基金被贖回壓力,新興市場基金被贖回金額日益加大。六月最后一周的數據表明,贖回額度已較去年同期急增2.5倍。此外,跟蹤1.68萬億元亞洲基金的EPFR數據反映,該周港股基金再錄得5740萬美元(約4.5億港元)凈流出,亞太區股票基金中,香港是唯一遭撤資地區,金額達2.2億元。
資金從新興市場,包括港股市場流出,一方面說明資金對美聯儲在8月或稍后加息的預期。另一方面,也說明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出口為主導的亞太地區經濟將受到影響,國際投資者暫時對近年旺極一時的新興市場略有戒心,改為保守投資。同時,個人投資者也傾向贖回較高風險的基金,令基金被迫拋售手上資產以應付贖回。短期內,這個趨勢未見轉變。
高盛在6月30日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基于H股指數12000-14800點運行區間的判斷,認為目前港股的投資價值已經顯現,但他仍將港股指數未來12個月的目標點位從15800點下調至14800點,以反映每股收益的下降風險。
雖然面臨不利,但目前港股和A股價格顯示,周期/盈利風險處于合理水平,為投資者提供了長線投資價值。同時,早前被大行唱淡的龍頭大股,正處于嚴重超賣的境況,以匯豐(00005.HK)為例,次按問題一度令匯豐跌近100港元水平,但其后匯豐率先反彈,而且走勢相對堅挺。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市場氣氛越恐慌,龍頭大股就越值投資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