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商務時代,網絡為機票提供了良好的直銷和比價平臺,但是,對電子商務的忽視,致使很多人仍然在為高額的全價機票埋單,如何“淘票”成為乘機者必備的手段。
“比價網站”助選最低特惠票
今年6月1日開始,全球都停止使用紙質機票。事實上,電子票改變的不僅是訂票方式和登機習慣,更重要的是,網上直銷電子機票降低了銷售成本,航空公司往往會推出更多的折扣。然而,互聯網資訊龐雜,要找到合適的機票也需要技巧,“比價網站”則網羅了各方特惠信息,為選票提供了方便。
“我最牛的一次,從昆明到南寧,又到湛江轉廣州、深圳,總共花了600塊。”深圳白領燕青的這次“最牛”出行,是一口氣定下了幾張機票,但她并非盲目購買一家航空公司的機票。為了實現最優組合,燕青通過比價網站進行選擇,每一路線都挑選最便宜的。“時下搜索引擎競爭激烈,個別搜索引擎已經轉向專業的旅游搜索,比如:去那兒網、酷訊網,都提供比價功能。”
燕青打開了“去哪兒”網,輸入了出發城市、抵達城市以及出行日期,頁面立即顯示了 上百條數據,并且按照價格高低排序。“其實,各家航空公司每天都有推出特惠機票,即使是春節期間、五一黃金周、十一黃金周等客流高峰時段,找到一、二折機票也不稀奇。”燕青認為,網絡功能不僅提供了機票的查找和銷售,也打破了購票者的信息不對稱,“通過搜索,哪家航空公司的機票最便宜,一目了然。”
除了可以比較同天機票價格,對于出行日期要求不高的乘客來說,還可以通過比價網站查看不同時期的機票價格走勢。例如,同是廣州飛往上海,今年7月28日與29日兩天的最低折扣,價錢就相差一半,一個是春秋航空的299元特價票,另一個是東方航空606元打折票。
“對注重出行品質的白領旅行族而言,性價比遠超火車票。”作為一個網購機票的能手,燕青對購票網站如數家珍:“賢賢網是專門預定一折機票的網站。不過,一折是有條件的,需要至少提前一個月預計,不到一個月的,也有二三折的票。”雖然在賢賢網上訂票要收取五十塊的手續費,但燕青認為這是“很小的芝麻”,她曾經訂到了南寧到海口80元和昆明到海口106元的機票,“再收五十塊,依然很便宜。”
推廣活動滿足“隨機出行”
航空公司與網站合作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一種趨勢,“搞活動推低價”成為這類平臺的推廣必殺技,甚至呈現活動“一輪連一輪”的景象。然而,“數量有限、航線有限”,面對活動的這種隨機性質,有人提出“推廣騙人”的質疑,但現實中,老練的淘票者的確總能從中得到成全。
廣州大學生張明澤最近處于興奮的狀態之中。他成功地以130元預定到奧運會期間海口飛往北京的機票,“0.6折的機票,即使加上機建費和燃油附加費,全部價錢也才280元,比火車硬座還便宜了一百塊呢。”作為學生,張明澤屬于“隨機出行”的一員,只有在超低價機票時才乘機游玩,而他購票的秘訣是“盯住南航財付通機票專區”。
原來,南航財付通機票專區是騰訊財付通與南航聯合推出的在線機票購買平臺,它的出名在于“搞活動”。“今年四、五月的時候,財付通就舉辦了一次活動,不過我沒趕上。那時候參加活動,可是有機會獲得免費往返機票,而且還有長達10天期保額40萬的人身保險!”

期盼著奧運期間游玩北京,張明澤還是不甘心,“財付通的優惠通常都會預告,而一旦活動開始,機票就真的要靠搶了!”6月中旬,張明澤得知財付通又要有大手筆,網站打出了活動預告:“6月23日開始將推出90元特價機票!”期待的激動按抑不住,但憂慮也圍繞著張明澤,“既然是活動,就屬于小范圍銷售,一個是數量有限,另一個是航線有限,能不能買到自己需要的,靠運氣還要抓緊時間。”
6月23日一早,張明澤惴惴地打開網站,趴在電腦前,慢慢拉動著滾動條,尋找滿足自己的航線。“海口—北京,2008-08-11 至 2008-08-31,單程,130元,0.6折”,這條信息跳入眼簾時,張明澤激動得拍起了桌子。
張明澤這張0.6折的機票,立刻成為朋友之間的熱門話題,正打算擇機出游的陳立,也馬上登陸網站。還沒有考慮好去哪旅行,陳立發現財付通推出的特價機票,涵蓋了各大城市之間的往來航線,“北京到杭州、廣州到張家界、沈陽到上海單程機票都只有90元;而重慶到北京、西安到深圳、北京回三亞的單程票價也只是130元。如果這樣,我原來準備的錢可以循環著去幾個城市了!”
“廉價航空”出入上海
在網絡掏票中,民營航空公司小露頭角。“昨天我花199元買到了去上海的飛機票!”沈陽的田小姐把消息告訴朋友,卻惹來大家一片恐慌,“怎么可能?你會不會被人騙了?”
其實,對于所有的低價機票,通常都是有人欣喜,有人疑惑:“航空公司怎么可能賠本做買賣?”事實上,國內航空公司以往的做法與國際上大有區別,一邊是票價居高不下,而另一邊,西班牙、馬來西亞、英國、美國等每年都送出數萬張免費機票。正因為如此,國內民營航空剛起步,便撐起“低價”大旗,突破了民航市場的堅冰。能夠說服乘客的是,即使“一元機票”,航空公司也可以賺錢。
2004年1月,新的《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規定》降低了民營資本進入航空運輸市場的門檻。其后,便有10多家民營資本注冊航空公司的申請遞交到了民航總局。2005年,春秋民營航空飛上藍天,催生了中國廉價航空的概念。
當然,目前春秋航空公司的“99系列”機票主要針對往返上海的人士。比如青島和上海之間、武漢和上海之間都是99元的價格,海口和上海之間是299元等等,很多城市的價格都固定的。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是“廉價理念”,自然節省了一部分成本,例如飛行過程中并不提供免費快餐。
但是,春秋航空低價機票的奧秘并不僅在于節省成本,更依靠的是國內航空業每年驚人的閑置座位數。據民航總局統計數字顯示,2007年我國民航總局數據統計國內市場共計運輸1.8億人次,上座率僅為76%。這意味著每年大約閑置了近6千萬個座位,而這部分資源所能產生的社會價值被白白浪費掉了。
在南航工作的余小姐算了一組數字:“即便以每個航班95%的高客座率來算,每天幾十個航班總量中依然會有約200個座位是空的。”經過統計,這些空的座位中每增加一位旅客,航空公司要多花費8元錢的油耗成本,但每位旅客要交付50元的燃油費,因此航空公司還是有42元的利潤。這樣看來,每多發放一張“1元機票”,就等于將原來的空座位轉變為了幾十元的利潤。由此,對于乘客,低價機票也就成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