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畫有一種魔力。可以將一張只有長和寬的白紙變成立體的多維世界。它能讓時間和空間定格在人們眼前,更能將現(xiàn)實中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這次汶川地震給所有人帶來了深重的悲傷,尤其是那些失去了親人和家園的孩子。我們很希望能為他們做點事情,于是就有了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布老虎》。
兩只布老虎,一只紅色,一只金色,在我看來,它們分別代表著溫暖和希望。而對于故事中的兩位小主角,它們也有著不同的意義。不在震區(qū)的小姐姐從小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紅色布老虎是她的好伙伴,陪她一起玩耍一起探險,帶給她快樂和勇氣。而畫中的小弟弟經(jīng)歷了可怕的地震,爸爸媽媽在災(zāi)難中離開了自己,他又悲傷,又孤獨,又迷茫。還好小姐姐親手做了一只金色的布老虎寄給他,正如金色是陽光的顏色,這只憨憨的,胖墩墩的布老虎一直安慰他,陪伴他,讓他找回了孩子的快樂。每個孩子都渴望著安全感,金色的布老虎對他來說,是可依賴的對象,如同親人又或是守護神一樣。
由于《布老虎》的故事介于現(xiàn)實與童話之間,所以我把畫面定位成較寫實的風(fēng)格,讓它更貼近生活,孩子們看到時也會有親切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總希望畫面能多一點兒溫馨愉快,所以就選擇了水彩加彩鉛的方式,顏色一下就變得鮮艷明快了,隨著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兩只布老虎也隨著小主角的想像變大變小。它們一會兒是孩子的玩伴,一會兒是孩子的抱枕,一會兒又是孩子的坐騎,天上地下的陪他們玩。想來在看這本書的孩子,都可以感受到那種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快樂。
故事的結(jié)尾處,我特意設(shè)計了幾個類似的畫面,這樣姐弟倆的故事前后呼應(yīng)著,暗示著姐姐對弟弟的希望都一一實現(xiàn)了。這本來就是我們要相信的——未來生活總會越來越好。
《布老虎》是一本兒童心理援助繪本,我懷著能給孩子們帶去一些安慰和力量的愿望,在創(chuàng)作時傾注了很多情感和精力。我從未這么仔細地揣摩著孩子的心理,我希望它既迎合孩子的喜好,又能傳達著關(guān)于信心和勇氣——就像布老虎那樣什么都不怕。我們的孩子需要從小就懂得樂觀積極的面對生活,并且任何時候也不失去愛心和信心,如果《布老虎》潛移默化傳遞了這些信息,那將是我的全部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