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齊白石在花鳥畫的領域開辟了許多新的題材,比如農人的柴爬,商人的算盤,以及他眼中所見的各種水族等等,這些都讓人們耳目一新,而齊白石的藝術成就也在這一方面表現得與眾不同,可是,齊白石也畫了大量的梅蘭竹菊,并通過梅蘭竹菊表明了他從一個工匠到文人的身份轉化。可以說,在中國花鳥畫的歷史上,明清以來的無數畫家幾乎都在梅蘭竹菊的表現中體會到了文人的趣味,而且沉浸在這種趣味中樂此不疲。因此,梅蘭竹菊幾乎成了花鳥畫家在藝術競技場中的一個必選項目。在這個必選項目的范圍內,通過它的表現而在身份的確立中怡養性情,抒發胸中之逸氣;另一方面,又通過自選項目在筆墨的修煉中確立自我的風格和語言的特色,從而在與時人相較中獲得現實的地位。于此之外,畫家們也畫一些眼中的景象,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在這一表現領域有著因人而異的選擇,也有著數量與品類多少的不同。這一格局在20世紀中期之后被打破,花鳥畫家先是在現實的要求中一籌莫展,因為,梅蘭竹菊不能反映時代的要求,尤其是不能滿足政治的需要,后來幾經努力,勉力為之的服務和配合也是非常有限。再后來通過新題材的引入而使得花鳥畫完全脫離了梅蘭竹菊的束縛,以山花爛漫、百花齊放的意境來映照其隱藏的時代風貌。由此可見,花鳥畫的發展出現了拐點,而驗證其成就與能力的必選項目也發生了改變。原來以梅蘭竹菊這一題材為必選項目的潛規則,變成了以表現時代風貌的明要求。當然,因為時代的發展而在藝術上出現相應的變化,本來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而在這一變化中,畫家們并沒有完全放棄梅蘭竹菊的表現,也會在或多或少的表現中鍛煉筆墨,體會傳統。可是,在社會的價值判斷體系中,因為當代花鳥畫缺少必選項目的基本判斷,不僅影響了花鳥畫的當代價值判斷體系,而且也影響到花鳥畫所應有的中國文化的特色。在花鳥畫的發展疏離傳統的現實傾向中,當代花鳥畫的發展出現了有目共睹的歷史性變異,其中的問題指引我們重新審視在傳統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保留一些必選項目,使之體現中國文化的特色,以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花鳥畫藝術的核心價值觀,這也是在國際化的背景下需要慎重對待發展而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必選項目是能夠看出其功力和素養的一項基本的訴求,如果完全廢棄的話,不僅在文脈上中斷了中國花鳥畫的傳統,而且也使當代花鳥畫失去文化的含量和審美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