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南京、深圳到上海,為數眾多的房地產企業均已進入一個人力資源的收縮期。
年中以來,房地產企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瘦身”行動。
早在8月初,在重慶市江北區某房地產企業上班的近10名員工收到了公司下發的停止續約書和提前解約書。據稱,公司員工總數為60多名,裁掉了10人,裁員幅度達17%。
而重慶市目前像該公司一樣裁員的中小房地產企業至少有10家,企業閃電裁員后,許多原來十幾、二十幾人的部門只剩下五六個人,裁員幅度最大的超過75%。
與中小企業大規模裁員同步的是,不少大中型房地產企業也在進行減員。
廣州某大型房地產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們集團的新貨不多,有不少是價位較低、戶型較小的產品,估計銷售難度不大,基于企業的成本考慮,集團準備適度地減員。而最先裁減的將是后勤部門,像司機、清潔工等,銷售人員數目也將根據各項目新貨的數量適度地裁減,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從北京、南京、深圳到上海,房地產企業裁員的消息呈驟然猛增之勢,為數眾多的房地產企業均已進入一個人力資源的調整期。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房地產經紀公司也卷入了裁員風暴。
據已公開的信息顯示,河南居易國際集團也正準備大規模裁員,裁員幅度可能高達40%,涉及行政、后勤、工程及技術等部門人員。居易國際的員工多達幾千人。如果按40%的比例計算,居易國際此次裁員至少會裁掉1000人。
智聯招聘2008年上半年獵頭報告顯示,2008年,房地產行業整體薪酬水平繼續增長。項目總經理這個職位依然是最緊俏和薪酬最高的職位之一。從前期的市場調研、前期拓展總監、研發總監到中期的工程總監再到貫穿項目的品牌營銷推廣總監都依然是地產行業中高端人才最值得關注。
隨著某些高端職位薪酬的“水漲船高”,2008年上半年,房地產相關職位的個人求職的數量和企業招聘數量及其比例(供需比)也在發生著變化。
由智聯招聘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房地產業的人才求職數量的增幅明顯高于需求數量的增幅,其中“工程監理/質量工程師”和“施工員”職位求職人數的增幅明顯。
同時,2008年6月份各職位的供需比均明顯提高。智聯招聘人力資源服務研發中心高級經理郝建認為,供需比的大幅增高可以說明市場上相關職位人才流動性較大。
人員的流動與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密切相關。基層職位如“施工員”的供需比在各個城市一直處于高位,說明此職位人才流動性大,可以估計開發商對于此類人才的招聘和解聘均比較隨意,類似此類的一般職位員工也可能是開發商裁退的“重點”。
在樓市降溫、房地產企業不堪重負的背景下,縮編裁員則被認為是一項“自救”措施。問題是,它的救助力度能有多大?
相關資料顯示,現今房地產企業熱門職位如工程總監、營銷總監的年薪大約在20-30萬元;具有資本運作能力的財務總監,年收入起薪約在20-50萬元;負責策劃和營銷的副總經理,年薪則可以達到40-50萬元;項目總經理年薪則在80-100萬元左右。
對企業來說,聘用一個總經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公司裁掉一名總監或總經理,就意味著一年能省下幾十萬的費用。
中原房地產顧問公司總經理李文杰則認為,裁員用處有限。房地產企業“自救”應著眼于這幾個方面,如拓展出讓股權、海外私募、房地產信托等多種融資渠道,增加現金流;如果融資渠道不暢,就要考慮樓盤降價,回籠資金;企業要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統計未來6-12個月的應付賬款,如果應付賬款超出企業資金承受能力,寧可賣地或棄地、舍棄定金,舍“小”取“大”。
總之,加強管理、提高效率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