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如何看待奧運經濟對中國經濟的作用?如何看待中國與奧運的關系?如何看待中國走向世界的舞臺?需要我們正確的認識奧運對中國、中國經濟的影響力和作用。
最近一些媒體將奧運經濟與中國經濟的未來劃上了等號,將奧運經濟看作是中國經濟的終點。認為奧運會之后,中國經濟將出現蕭條或者經濟增長減速,一片哀調遍地開花。
我的觀點是,奧運會只是中國經濟走向世界舞臺的起點,而不是終點。為什么這樣說?其實道理很簡單,中國產業的升級將會為全球投資者依然帶來更多的機會,中國制造業的升級,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持續快速的增長速度。
產業轉移和人民幣升值把一些低端產業帶入了死亡之谷,但一些制造業在外遷內地的同時,同步進行技術革新,升級企業的技術與生產能力,大力降低成本,他們的存在和他們的企業升級將會促進中國產業經濟的更加繁榮。
雖然,我們重新站在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起點上,但我們的制造業優勢將在革新后,依然會帶來強勁的制造能量。伴隨著中國制造和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升,中國經濟開始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
從國家層面來看,奧運會的舉辦將會把56個民族緊密地團結在中央政府周圍。56個民族心向著北京,整個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國內穩定的社會秩序將會更加促進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隨著經濟一體化和產業經濟的全面轉型,中國國內的產業布局將重新開始,新的經濟秩序必將促進政治體制的改革,強大的經濟發展后勁將使得中國產業經濟的競爭力有了空前的提高。
從國際層面來看,中央政府借助奧運會平臺,將中國文化和中國現狀向全球做了一次充分的中國文化、文化中國的演繹。隨著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中國國家的軟實力將會有一定的提高,在全球各民族的眼中,他們將認識到一個全新的中國。這些東西在奧運會舉辦前,大多被西方政客進行了人為的干擾。北京奧運會,中國對全球民眾的最好宣傳的載體,它必將推動著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感受中國、了解中國、體驗中國的新高潮。
借助北京奧運會,建立國家的文化品牌,中國企業可以借助北京奧運舞臺,選擇合適的目標市場進行拓展,將中國文化與奧運的影響力結合起來,開創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新格局。
從經濟轉型和區域經濟發展層面來看,伴隨著產業布局的重新調整和國家經濟的轉型,中國經濟將會出現產業布局的調整期。這時期,經濟增長處于平緩,產業競爭能力將得到提高。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中國將在30年來奮斗的基礎上,將實現更加深度和廣度的開放,對內盤活內需,對外增加產品的競爭力,中國龐大的經濟發展后勁必將隨著中國創造而馳騁全球市場。
所以針對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認為中國經濟將會出現衰退的現象,我認為,北京奧運會結束后,中國經濟不會衰退。而且它將擁有更加強勁的發展動力,這一趨勢必將維持20-30年左右。所以說,奧運僅是中國走向世界舞臺的起點。(作者為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信息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