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龍,出生于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專畢業后,在喀喇沁旗王爺府鎮農科站一干就是15年,這期間他取得了農藝師資格。正當他滿懷信心干一番事業的時候,機構改革的浪潮襲來,面對機構臃腫、人員富余和改革的形勢,他毅然選擇了主動辭職,“下海”尋找發展的空間。

“下海”后,龐龍面臨的困難重重,一家六口上有老下有小都靠他養活,想找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太難了。究竟能干點什么呢?自己除了懂點農業有個農藝師的頭銜外,沒有別的特長。經過反復思量,他決定還是利用自己的優勢在黑土地上做文章。
赤峰是個人多地少的地區,包點地種不容易。經過考察,1998年春,龐龍一家人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來到了扎蘭屯市浩饒山鎮,進行他一生中最難忘的創業耕耘。
到浩饒山鎮后,龐龍承包了40多畝地,用這40多畝地進行探索試種。種了大部分油葵和少量的玉米套種綠豆。由于科學耕種和管理,不但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掌握了當地的氣候特點和適宜作物生長的條件。第二年,他又承包了300多畝耕地,種了油葵和大頭菜,又是一個豐收年,當年的純收入就達7萬多元。
龐龍一下子富了起來,初步的成功給他帶來喜悅,村民們也向這個會種地的外鄉人投來羨慕的目光。當他看到周圍的村民還不富裕,仍遵循傳統的耕種方式和觀念種地時,龐龍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我一個人發了,等于來浩饒山撈錢,如果我能把大家都帶富了,那就心安了,人活著不能光顧自己。
2000年春節,龐龍回赤峰時,他聽說當地從山東引進了萬壽菊種植項目,而且經濟效益很高。在經過多方考察后,龐龍決心引種萬壽菊。他回到浩饒山鎮后,就和家人起早貪黑地搞起了萬壽菊育苗,苗育成后,他拿出100畝地搞移栽。在龐龍一家的精心管理下,菊苗一天天長大,眼看就要到收獲季節了,可天不遂人愿,一場無情的雹災把百畝萬壽菊砸得所剩無幾,望著滿地狼藉的萬壽菊,龐龍欲哭無淚。100畝萬壽菊只剩下零星的一點,盡管少,龐龍仍是精心管理,沒死的萬壽菊開出燦爛的黃花。采摘、烘干,運到赤峰,最后賣了1.3萬元。村民們誰也沒想到這黃花竟然賣這么多錢,他們合計了一下畝數,頂多11畝,也就是說一畝萬壽菊毛收入近1200元,浩饒山的農民種了這么多年的地,一般畝收入也就三四百元,1200元簡直就是神話,在浩饒山產生了巨大的轟動。
又經過兩年的試種,龐龍總結出了萬壽菊的種植經驗。2005年,龐龍和赤峰華誠公司簽訂了回收合同,在蘑菇氣鎮推廣了500畝,創造了畝均收入近1000元的效應。僅此一項,為試種萬壽菊的農民增收25萬元。種植萬壽菊投入少,收入高,非常適合人多地少的農戶種植,農民們嘗到了種植萬壽菊的甜頭,開始大面積栽種。2006年,該鎮種植了4000多畝;2007年,萬壽菊種植擴大到扎蘭屯西南四個鄉鎮,雖然今年遭受嚴重旱災,但萬壽菊畝最高產量仍達7000斤,按每斤0.35元的收購價,最高畝收入2400多元。
萬壽菊適合地少人多的地區種植,不宜大面積推廣。龐龍說:“雞蛋不能全裝在一個籃子里。”他經過多方考察、分析,又看好了種植油葵的項目。
油葵是一種生長期短、耐寒耐旱、抗倒伏管理粗放型的作物,以稈矮頭大、出油率高而聞名。如果春天在種地前給地里打上封閉藥,然后在家等雨,什么時候墑情好什么時候播種。用精量點播機播種,不用間苗,鋤一遍蹚兩遍就能收。只要有一臺四輪拖拉機、一臺精量點播機、一套自動犁,秋天用康拜因收割,非常方便。一個人侍弄500畝地也累不著,正常年頭畝產300—500斤,按每斤1.80元計算,扣除成本,畝純收入可達300—600元,非常適合像浩饒山這樣人少地多的北方地區大面積推廣,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好項目。
1999年,浩饒山7戶農民和龐龍一起試種油葵,畝收入600多元;2000年,油葵種植面積不斷擴大;2006年,浩饒山一個鎮油葵種植面積就超過了2萬畝。
2006年,扎蘭屯市全年低溫、干旱、早霜,其他農作物大幅度減產,油葵卻喜獲豐收,平均畝收入近800元。市委、市政府、人大都來調研,全市的種植大戶、十里八鄉的農民,都紛紛趕來觀看。一連三個現場會讓更多的農民看到了種植油葵的優勢,今年,油葵的種植面積在扎蘭屯及周邊旗市一下子擴大到10萬畝。
今年全國糧油大幅漲價,國家為確保食用油供應,出臺了相關優惠政策,內蒙古東部地區的油葵和高油大豆被列為重點支持品種。今年,扎蘭屯在大旱之年油葵以每畝收入700多元被呼倫貝爾市列為重點推廣品種。呼倫貝爾主管農業的安國通副市長三次來扎蘭屯調研油葵種植和深加工項目。目前,位于扎蘭屯市成吉思汗鎮的油葵加工植物油廠已經建成,油葵的產業鏈被拉長,油葵將在呼倫貝爾大面積推廣。
就在龐龍試種萬壽菊成功后,附近的農民紛紛前來取經。很多農民找到龐龍,都說自己也想種萬壽菊,但苦于沒有技術,于是龐龍的萬壽菊培訓班開班了。育苗、移栽、管理、收獲,每一個環節龐龍都把培訓班辦在自家的地里,從沒收過農民一分錢。不管誰家遇到了生產上的難題向他請教,他都親臨現場指導,毫不保留地傳授生產要點和破解難題的辦法。為了讓沒有資金的農民也能種上萬壽菊,龐龍把自家購買的優良種子、化肥轉賒給他們;為了減少農民種萬壽菊的風險,龐龍還負責回收農民種植的萬壽菊花。就在油葵試種成功后,龐龍又與信譽較好的新疆康地公司和承德長城種業公司聯系,向農民提供優良種子。2006年,龐龍憑著自己的實力和信譽,成為這兩家公司在呼倫貝爾市的總代理。并牽頭成立了農業種植產業化協會,盡最大努力引進訂單農業,千方百計讓農民增收。

浩饒山鎮東平臺村劉老五,前幾年東奔西走包地種黃豆,不但沒有掙到錢,還把以前的積蓄賠了進去。2006年,在龐龍的引導下,劉老五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種了40畝油葵,龐龍不但賒給他種子,還對他進行技術指導,到了秋天,這40畝地油葵純收入1萬多元,而其他莊稼因為受災沒有掙到錢。劉老五也認準了油葵,今年他一下子就種了800畝。在嚴重的旱災之下,劉老五的油葵喜獲豐收。據保守估計光油葵收入也能超過40萬元。劉老五樂得合不攏嘴,逢人就講:“龐龍可是我的大貴人啊!”
龐龍現在成了名人,他是扎蘭屯市引進、推廣萬壽菊和油葵的第一人。浩饒山的農民說,沒有他引進的萬壽菊和油葵,浩饒山人不可能富得這么快。龐龍說:“我是學農的,幫助父老鄉親致富是我最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