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畜產品價格的一路飚升,“八眉”豬顯得更為金貴,剛斷奶的豬崽就能賣到500多元,這為生豬生產大縣互助土族自治縣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在互助縣塘川鎮董家村時,巷道兩旁溫室豬圈一棟挨著一棟,許多農戶家門口堆放著磚、水泥,據村主任介紹,全村有34戶正在新建豬舍,至少有80戶準備年底前擴建豬圈。村民杜秀軒家去年賣出了120多頭豬崽,養豬純收入超過兩萬元。去年后半年,豬崽的價格一路飚升,從200多元到年底漲到400元,形式非常樂觀。今年,杜秀軒一家在保持原有的9頭生產母豬的基礎上,后備了8頭母豬,預計10月份全部可以產崽。杜秀軒老漢給我們算了一筆帳,一頭母豬一年可以產仔20頭,一頭能賣500多元,除去成本凈賺300多元。他還透露,今年豬崽太金貴了,村上每天有人來收購,仔豬在母豬肚子里的時候就被預訂了,根本不用愁銷售的問題。杜秀軒老漢高興地還為我們介紹了他家正在新建中的豬舍,他說,今年修的這個豬圈是雙列式的,他家修了兩棟,準備年底存欄豬達到150頭以上,一個豬圈是12間,兩個豬圈24間,一個里面平均能養8頭,到明年底總共能養200多頭。
為了提高農民養豬的積極性,互助縣畜牧部門扎實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鼓勵政策。李福祥是1997年靠國家的貼息貸款發家的養豬戶,去年,他家的養豬純收入超過4萬元,目前,他家存欄的豬有90多頭,其中,生產母豬17頭,后備母豬50頭。今年他再次爭取到貼息貸款20萬元,準備擴大養殖規模。說起這些,他跨不完黨的好政策。李祥福說:“去年我家的母豬補貼補了700多元,我們養豬的積極性很高,今年的特息貸款又給我貸了20萬元,這樣一來養豬的興頭就更大了!”
如今,在互助縣塘川鎮董家村家家戶戶都養豬,戶均存欄達到4頭,去年,僅養豬純收入25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豬的存欄頭數、養豬收入同比增加了一倍。和這個傳統的養豬大村一樣,今年,互助縣各村的養豬業紅紅火火,目前,全縣豬的飼養量達到40萬頭,養豬業總產值達到1.81億元,占畜牧業總產值的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