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明秀,女,出生于1949年9月,土家族,小學文化程度,宣恩縣高羅鄉麻陽寨村6組人。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二十年來,矢志不移養豬之路,編寫了不平凡的壯歌,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豬大戶。2007年已出欄肥豬120余頭,出欄仔豬150余頭,實現銷售收入16萬余元,現存欄外二元雜交母豬32頭、仔豬49頭,幼肥豬75頭。
養豬貴在堅持。八十年代初期,田土下戶以后經幾年農作物種植,她意識到光靠玉米、水稻等致富較慢,便建了烤酒廠,用酒糟養豬,后來又辦過粉絲加工廠,用粉渣養豬。在此過程中她認定養豬是農民短、平、快的致富項目,便專心從事生豬養殖業。開始幾年由于不懂防疫,缺少養豬技術,管理跟不上,虧損上萬元,九十年代末因生豬市場走入低谷,也是時有虧損。二十年來她面對困境從未退縮,她享受了成功的喜悅,也飽經了失敗的辛酸,聽慣了別人的贊美之聲和閑言碎語,她始終矢志不移堅持養豬事業,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勝不驕,敗不餒,對旁人的評說總是一笑了之。
科學養殖降成本。她以必勝的決心,堅持科學養豬,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潛心學習科學養豬技術,一是向書刊學習,二是向畜牧技術人員學習,三是結合實際,在實踐中學習。她平時少言寡語,學習科技卻毫不含糊,不怕苦,不怕累,善于觀察生豬的生活習慣,不斷在喂養中摸索經驗,掌握科學養豬技術。她認為養豬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要盲目跟風,看到行情好時就上,不好時就撤退,這樣永遠只能跟在別人后面。同時要注意技術上的創新,只有在技術和管理上不斷創新、降低生產成本,才能盈利。
品種改良拓市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豬肉的品質要求也相應提高,傳統生豬已不受人們青睞。2006年她引進了32頭外二元雜交母豬,仔豬供不應求,用繁殖仔豬喂養,市場銷路很好,并與鮮肉批發商和超市簽訂銷售合同,降低了銷售成本,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致富樂于幫他人。通過多年探索,她具備一套養豬技術。她熱心傳授給其他農戶科學技術,帶領他們養豬致富。部分農戶無錢購仔豬,她就把自家的仔豬先給他們喂養,銷售后再付錢,并負責技術指導,她自己致富并幫助鄉親致富的事跡已經在方圓百里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