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旭
胡蕭在博鰲握手的時刻,剛好處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塵埃落定之后、下屆領導人就職之前;而胡蕭會短短20分鐘所談的內容——《紐約時報》評述說,這是兩岸關系的重要分水嶺

4月12日下午5時36分,海南博鰲,胡錦濤伸出右臂,與迎上前來的蕭萬長握手。
在一些資深學者和媒體看來,這一次會面的意義,甚至超過了3年前胡錦濤與連戰“跨越60年的歷史性握手”。彼時,連戰的身份是中國國民黨主席;而此間,蕭萬長已成為臺灣地區新當選副領導人。
盡管祖國大陸媒體的報道中,對胡錦濤和蕭萬長分別冠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理事長的稱謂,但跟隨蕭萬長入境大陸的臺灣百余家媒體顯然更看重其未來4年的身份。
2003年起,年年出席博鰲亞洲論壇的蕭萬長,也享受到高于以往規格的接待:截止期后報名獲得特許,保安措施空前嚴密,19臺轎車組成的超長迎賓車隊,媒體全程追蹤。臺北大學教授江岷欽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節目組采訪時表示,這是蕭萬長有生以來最風光的一次出鏡。
胡蕭在博鰲握手的時刻,剛好處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塵埃落定之后、下屆領導人就職之前;而胡蕭會短短20分鐘所談的內容——《紐約時報》評述說,這是兩岸關系的重要分水嶺。
“九二共識”U形大回轉
“分水嶺”的背后,是“九二共識”的U形大回轉。
在兩岸關系更多依靠“密使”往來的年代,國共雙方曾在1992年于香港達成“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在這一共識基礎上,1993年4月,海協會會長與海基會理事長歷史性的“汪辜會談”于新加坡舉行,兩岸關系達到1949年以來的第一個高峰。
但自1995年起,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李登輝,不斷挑戰兩岸關系的底線,更在1999年拋出“兩國論”,迫使海協會時任會長汪道涵不得不取消原計劃的訪臺行程。“九二共識”從此墜入深淵。
此后“綠營”當道,兩岸關系沉至谷底。
2007年4月14日上午,大陸一位資深臺灣問題專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兩岸關系已經重回1999年之前的那段相對友好的時期,其根基正是重新獲得肯定的“九二共識”。
央視和香港鳳凰衛視的現場報道顯示,胡蕭會談的氣氛始終友好而融洽,胡錦濤和蕭萬長的臉上也一直掛著微笑,二人互以“蕭先生”“胡先生”相稱呼。胡錦濤在短暫的開場白之后,就請經濟方面的“專家蕭先生”先講話,而蕭萬長則謙稱自己是經濟方面的“老兵”。
會談開始之前,胡錦濤同臺灣方面代表一一握手,并與臺灣前“陸委會”“主委”蘇起、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等人親切互致問候。
兩岸傳媒界都沒有忘記,胡錦濤曾于2004年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并與蕭萬長會面。多數學者認為,連戰之前打下的地基,此番發揮了基礎性作用。
“有人說,謝長廷在‘綠營中走的是中間路線,他勝出也沒關系,這難免天真,不了解民進黨的善變本性;另外,謝長廷缺乏‘連戰式地基,沒地基,樓怎么能蓋得起來?”前述臺灣問題專家說。
然而連戰功勞雖大,卻一直沒有擺脫在野黨的身份,此番藍營贏得選戰前后,國共雙方又展開了新一輪密集的良性互動往來,最終為胡蕭會鋪平了道路。
3月4日,胡錦濤在參加全國政協分組討論會時發表最新對臺政策的講話: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愿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談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議題是開放的,什么問題都可以談。
反觀馬英九,在選戰勝利前后始終如一地重復著自己的競選綱領:拼經濟、開放三通、推動兩岸簽署和平協議。而胡錦濤也在馬英九勝選之后4天,再度做出了被外界稱之為“善意”的回應。
3月26日,胡錦濤在應約與美國總統布什通話時表示,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談判是我們的一貫立場。我們期待兩岸共同努力、創造條件,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
原本因為身份變化而對參加博鰲亞洲論壇舉棋不定的蕭萬長,也因此下定了參會的決心。4月14日,回到臺北的蕭萬長與馬英九聯袂召開記者會介紹胡蕭會談成果時透露,他決定參會之時,已過博鰲亞洲論壇報名截止期,大陸方面特許放行。
舉世矚目的會談中,蕭萬長用16個字對兩岸關系的新局面做了概括: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
前述臺灣問題專家表示:這16個字,正是“九二共識”的要義所在。
兩岸關系新局
“胡蕭會”盡管只進行了20分鐘,卻并非如媒體此前所料: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相反,雙方在有限的時間內,已經談及一些具體的問題。
會談過程中,蕭萬長希望盡快啟動兩岸周末包機,并實現大陸居民來臺灣旅游。他還表示,實現兩岸直航和經貿關系正常化是必走的路,而且代表著海峽兩岸人民近60年來首次實現全面開放性交流。
“蕭萬長的講話,可以視為其對兩岸關系走向的設計”,另一位臺灣問題學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其中的一條原則是先易后難”。
無論是胡錦濤與連戰3年前歷史性的握手,還是最近兩年的國共經貿論壇,均對周末包機和大陸游客入島做了具體而細致的探討。2006年首屆國共經貿論壇在北京召開之際,連戰曾以國民黨榮譽主席身份發表主旨演講,稱論壇為“截彎取直工程研討會”。時任國航董事長、現任交通部副部長、國家民用航空局局長李家祥亦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表示,直航在技術上早已不是問題,他與臺灣方面航空公司已有多次商談。
換言之,兩岸直航與大陸游客入島在某種程度上已是“半成品”,只待“藍營”執政即可啟動。
在胡蕭會談的次日,蕭萬長還與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共同主持了“臺灣經濟和兩岸經貿展望”圓桌會議。會議達成4項共識:一是更加密切的兩岸經貿關系對兩岸有利,是大勢所趨;二是在當前發展兩岸經貿關系的有利條件下,兩岸之間更應該攜手合作,共謀發展;三是實現“三通”和兩岸經貿關系正常化是當務之急;四是盡快建立起溝通協商平臺。
4月14日下午,馬英九在記者會上透露,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將執掌海基會。3年前的春天,江丙坤先于連戰展開融冰之旅,在大陸一直享有較高的聲望。反觀大陸方面,海協會會長亦有望由在臺灣享有較高聲望的資深官員出任。兩人的名望與地位,均不比上世紀90年代的汪道涵和辜振甫遜色。
馬英九進一步表示,未來兩岸協商的主要渠道將在海基會和海協會之間展開,國共論壇和博鰲論壇為輔助渠道。據《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兩岸在協商的組織機構上已經達成共識,海基會和海協會由于官方背景,被臺灣媒體形容為戴著“白手套”的談判。
在海基會和海協會人選初步確定之后,“胡蕭會”的后續工作也將隨之展開。據臺灣媒體報道,江丙坤極有可能于4月底訪問大陸,進行海基會與海協會9年以來的第一次實質性接觸。
此時再回望剛剛結束的臺灣選戰,“藍綠基本盤”沒有變化,馬英九的勝出,在于奪得200余萬張中間選票。“中間選民對‘統獨興趣不大,他們更看重經濟。”前述臺灣問題專家說,“而現在距離馬英九許諾的爭取7月份實現直航包機、大陸游客入島只有不到百天的時間了。”
在現實要求兩岸關系“提速”之后,一個顯而易見的未來是:兩岸融合程度不斷加深。這位學者表示:下半年兩岸關系會很“熱鬧”。
在直航包機、大陸游客入島實現之后,突破臺商投資大陸40%上限、臺灣金融機構登陸大陸也將隨之鋪開。
按照兩岸關系發展的勢頭,陸資入島參與建設之日亦不久遠。
另一個讓人期盼了兩年之久的事情是,此前一直在北京召開的國共經貿論壇也有望在下半年登陸臺灣。
兩岸包機將直航 人民幣兌換擴全島
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將出任臺灣海基會董事長,由他召集的“兩岸經貿議題項目小組會議”4月14日端出兩岸開放的具體內容與時間表。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根據該時間表,兩岸直航時間定在7月第一個周末啟動,也就是7月4日,每周五至周一對飛。初期以桃園、小港為對口航點,飛航大陸北京、上海、廣州及廈門四個機場;臺中清泉崗和松山則在第二階段。名稱將以“直航包機”取代現行的“周末包機”,并在年底完成天天包機直航。
開放人民幣在臺匯兌部分,目前人民幣只能在金門、馬祖兌換,同樣在7月4日將擴大至臺灣本島,并以限額、不限身份兌換為原則。限額初步規劃為人民幣兩萬元以下,第二階段再修“法”開放大額兌換。
大陸觀光客來臺部分,規劃取消現行20萬元(新臺幣)保證金和在職證明規定,并松綁“團進團出”等規定。(據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