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飛
一、教學藝術特點
1、“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是體育教學實踐緊密聯系的,實踐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情況,認識是對課堂教學的積累,教師的教學藝成是在長期的反復的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
2、特殊性:體育教學藝術與其它學科的藝術相比較有其鮮明的特性,其他學科教學形式較單一,大多采用語言表達的方式向學生傳達知識,而體育教學授課形式則豐富多采,教師除采用語言表達外,還可以通過無聲語言和示范動作的藝術加工,這充分體現體育教學特點的特殊性。
3、創造性:體育教學要在記錄性和創造的基礎上發展,只有不斷的改革和創新,總結和完善,才能是教學藝術得以升華。
4、表演性:教學就像是道劇,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教師在課堂上的表演關鍵是表演能否動情動感,同時要注意聲調的特殊意義,無聲語言的表達和動作師范的緊密配合,以增強教師表演的感染力。
5、審美性:體育教學的美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的有機統一,內在美主要是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富有科學美,具有豐富的內涵;外在美主要是指教學表達的語言美,動作美,即課堂教學組織的形式美。
二、體育教學的功能
1、育人功能:教師教學藝術的展現,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可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準則和首選規范的形成,既教師完美的藝術可造就學生的心靈美,行為美,形體美,健康美等。
2、陶冶功能:由于體育教學藝術具有情理交融的特點和感染力很強的審美形式,使之形成鮮明情景性和非禮性因素,具有不可忽視的潛在的教育功能。
3、諧悅功能:體育教育是在歡樂的氣氛,明快的節奏中進行,良好的課堂氣氛是教學藝術的表現,教師在教學中用清晰明亮的口令,悠揚悅耳的語言表達,輕松優美的示范,再加上一點調料——幽默感,對教學起催化劑作用。
4、轉化功能:教師教學藝術高效率的轉化功能標志著教師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因為精湛的教學藝術可以迅速高效地完成知識的傳授,技術、技能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等任務。
5、交往功能:體育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交往的過程,教學藝術是信息交往的紐帶和橋梁,教學藝術超高,學生就會有一種敬佩感,愿意和教師多交往,這樣不僅可以大大增強信息傳遞和接受信息的量,還可以大大提高情感信息的交流和溝通。
6、整體功能:體育教學是一門綜合藝術,它融會各種藝術為一體,將大量信息,全方位的向學生傳遞,而學生通過視聽覺等多種感受器官接受信息,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品德、知識、理想等方面的發展,以提高教與學的整體功能。
三、體育教學的藝術性
1、教學方法的藝術:教師在教學上要選擇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把單一沉悶的教學與活潑的游戲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活動中接受各種能力的培養。體育教學要體現多“練”,使學生在多“練”中悟出真諦,悟出要領,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練”及時反饋教學信息,使教學有的放夭,達到教學目的。
2、教學語言的藝術:錘煉教學語言是提高教學效果,體現教師教學風格的基本功之一。教學語言的藝術應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的語言要包含熱情,給學生多一些鼓勵來增強他們的信心:如“不要緊張,膽子大點你一定會做得更好。”當一名學生在難度較大的訓練中完成時,教師應及時表揚,給予肯定。這樣,學生和教師的關系既平等,又融合并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有趣,幽默感詼諧。在教學中要適當地使用體育術語、口訣或幽默風趣的語言,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例如:我在教魚躍前滾翻技術動作時,把要領編成“兩腳一蹬身騰空,就像小馬向前奔,兩臂撐墊腿兒屈,低頭團身滾過去,”于是學生很快把這個方法掌握了。
第三,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的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舉一動,一招一式,都向學生傳遞信息,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手勢、眼神、微笑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的眼睛應包含熱情、親切和信任,并時常做到莊重中有微笑,嚴肅中有期待。
3、教學情境的藝術:
(1)利用語言藝術創設情境:在教學中,直觀的手段必然與語言的解說、描繪相結合,把學生引入情境,可見,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把學生引下去,因此教師的語言具有形象性、準確性、啟發性等。
(2)利用回憶藝術創設情境,這是在大腦基層中再次重現動作過程的一種練習,是加強和提高動作與技術的一種手段。
(3)利用音樂藝術創造情境:音樂進入課堂教學,可以緩和緊張的學習,激情的音樂可以振奮人心,增強學習的信心,另外,可以采用變奏音樂來進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