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官清
體育比賽都離不開技術和戰術,離開戰術就體現不出技術實力,沒有實力來談戰術就是空話,戰術需要在實力的基礎上進行,有實力而不研究比賽戰術是盲目的。體育比賽是體力和技術的較量,也是斗智斗勇比賽戰術的競爭。在技術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戰術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所以體育比賽都有各自的戰術訓練,中長跑運動員更不能忽視比賽的戰術訓練和運用。
1.領跑型及其訓練方法
耐力好的運動員常采用的戰術,鳴槍后一直跑在最前面,盡力甩掉后面的運動員,而獲得比賽的勝利。領跑者要想甩開對手,就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最常用的方法使用較高的平均速度跑完全程,或加長追后的沖刺距離;再一種是變速跑,使跟跑者捉摸不定,心情緊張,幾個加速,常會使跟跑者疲憊不堪,耗去精力,最后被甩下來。對于處于“極點”時,也是甩開對手的好時機。領跑者的最大優勢就是自己的耐力好,掌握途中跑變化的主動權,用不等的距離,不等的速度跑使對手無力抗爭。
1.1采用定距離變速跑
在訓練中明確要求運動員快跑多少米,慢跑多少米,規定好謀段距離快,某段距離減速,逐步增加變速跑距離和快跑段的速度。
1.2采用定距離或定時間的追逐跑
將隊員分成3~4組,等距離的分布在田徑跑道上,第一組快跑,其他組中速跑,當第—組追到第二組時,即變快速為中速跑,第二組即變中速為加速跑,以此類推直到各組跑夠一定的距離或一定的時間為止。
1.3采用隨從跑
將運動員分成兩組,一組做短距離快跑,另一組做變速跑。如快跑者做200米快速跑,變速跑運動員繞場跑,每到200米起點,就隨200米快跑,到200米終點,即變為中速跑,再繞道200米起點,又隨快跑,直到變速跑夠一定距離為止。
1.4采用定時變速跑
按教練計劃,快速跑N秒然后減速,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2.跟跑型及其訓練方法
速度好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常用跟跑戰術,即起跑后一直尾隨領跑者身后,當全程還剩下200—400米處時,利用速度超越對手獲取好名次。也有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成績采用跟跑戰術。跟跑者與領跑者的對抗,實際上就是體力、技術的比賽,又是雙方智能和經驗的角逐。跟跑者應不斷觀察判斷領跑者的實力,不能只低頭跟跑,以便隨時加速超越。一般的領跑者體力充沛時,跟跑者不宜跟得過緊,若領跑者處在非常困難時,跟跑者可緊跟試超越。跟跑型平時除變速訓練外,也應該加強速度耐力訓練。
2.1各種形式的速度跑
采用各種形式的速度跑,要逐漸增加快跑段的距離,縮短慢跑段的距離,如200米快~200米慢,或300米快~200米慢。為了發展速率,在訓練中可增加越野跑中下坡跑時的加速跑,為發展后蹬力量則可采用上坡跑等。
2.2反復跑及間歇跑
在一般有氧耐力或越野跑后,采用混合代謝100米或200米或400米的全力反復跑3~5次,每次走回起點立即進行下一次的同距離跑,根據不同的項目選擇不同的距離。也可采用200~米400米接近全力的快速跑,間歇2~3分鐘,立即進行下一次跑。
2.3計時及計圈跑
采用跑1~2分,記錄每次規定時間內所跑的距離。也可采用進行1~2圈(400~800米)跑,記錄每圈的時間。
3.自主跑型及其訓練方法
比賽中不管別人用什么樣的速度和戰術,從始至終不受人干擾,按平時訓練的習慣跑,跑出自己的預計成績。由于自主跑型,它不受外界影響,不會因為體力不好而失敗,也很少受干擾來跑出自己的好成績。它的計劃性強,每次比賽在跑的技術上要求有很好的勻速跑能力。速度感是運動員根據自己的步幅,步頻隨時能感覺到某時跑的速度。
3.1計步數
教練員要掌握隊員每跑一圈(田徑場)的步數、時間、計算出步幅大小及每分鐘步頻,培養隊員的速度感。如跑400米需要多少步,反復驗證加深隊員對自己最佳速度的步幅。之后,采用加長跑的距離,再驗證200米、400米的步數是否符合要求。經過反復訓練,使隊員在一定距離內各項跑之間的步數接近。
3.2計時
由步數過渡到計時,從100米需要多少時間,過渡到200米、400米需要多少時間,反復練習使隊員在一定距離內各次跑的時間接近,證明隊員具有一定的掌握自己速度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數。在訓練中,教練員和運動員要根據比賽所要達到的目的,根據項目距離的長短,設計出必須達到的每圈速度和階段速度。比賽中的圈數報時及階段報時,就是提示運動員速度感的最好方法,比賽能力較強的運動員都能自己計時來調節跑速。
4.中長跑比賽應遵循的準則
中長跑比賽戰術必須根據比賽任務、對手情況、運動員訓練水平和自己屬于那種類型(速度型、耐力型、自主型)而定,無論采用那種戰術都應做到,起跑后力爭搶占有利位置,力求途中跑速度較均勻,按自己習慣步長靠近內沿跑道。頂風時避免跑在第一位,沖刺開始前力爭不被對手拉開距離等。只有這樣才能完成自己所采用的戰術任務,使自己的技術實力充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