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梅 李大明
1運動員營養補充及有關原則標準
1.1原則
1.1.1大米是糖的主要能源
由于運動中糖是提供能力的主要來源,而大米飯的主要成分是糖類,并且大米飯在消化道內進行的吸收時間較大,隨之胰島素的分泌量也會減慢,相對洋式點心,各種面餅等食品來說,大米飯不含脂肪,在人體內脂肪蓄積也少,所以運動員食物應該主要來源于米飯。
1.1.2不可忽視運動員個人飲食習慣
有些運動員一直保持著自己的飲食方式,在飲食上應盡量滿足這些運動員的飲食習慣,一旦改變生活方式就會影響食欲,從而無法保證每天所需的能量物質,影響訓練和運動員的恢復
1.1.3重視早餐的營養
運動員的早操活動量較大,膳食中早餐,安排應充分供給蛋白質(牛奶雞蛋)脂肪,糖類(米飯、面點)之外還應增加富含維生素的物質,如,水果、果汁,這樣對早操耗能的迅速恢復起到了相當有效的作用。
1.1.4常食用香橙和鮮桔子汁
香橙和柑橘類水果中均含有豐富的構緣酸成分,已查明構緣酸在體內起著促進肌糖的能量代謝作用,此處還含有較高的維生素C,橙桔之類對運動員來說是較為理想的果類食品。
1.2.標準
運動員的飲食數量上應滿足運動訓練和比賽的消耗,在物質上應保證全面營養的需要和適宜的配比,一般運動員每日消耗約為3000-4000kcal,一天的膳食中應含有300g-400g的肉類,250-500ml牛奶,500g以上的蔬菜,300g-400g主食,少量的豆制品和水果果汁,以保證運動的需要。運動員的食物要求濃縮,體積質量小,易于消化吸收,一天三餐膳食的分配主要根據訓練或比賽的具體安排。早餐應該有較高的發熱量,中餐應適當加強以適應下午的訓練,但避免腸胃道負擔過重,晚餐熱量不宜太高,以免影響睡眠和防止脂肪在體內蓄積,所以一天三餐大致分配,以早30%,中40%,晚30%左右為宜
2.運動員降低體重計劃
根據能量的攝入和輸出,測量體重及身高比率、脂肪比率、設計訓練每周0.5kg,每周固定攝入3500千卡熱量,每天攝入500-1000甚至更少輕量及每天攝入量不超過1200千卡,可視時間長短,適當增加一點。
碳水化合物盡可能高,理想的指數是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8-10g,與平時不一樣的盡量選有含高量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減少脂肪吸收,最大不超過整個能量的20%,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1.2g-1.7g蛋白質,適當的補充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此時盡管能量吸收低,但滿足體內的營養物質。尤其是女選手注意補充鈣和鐵,注意補充維生素,定期進行體重及身體比率檢查采納必要的飲食建議。
增加體重計劃:根據能量的攝入和吸收測量體重及身體的比率,盡量塑造每位槳手的理想體重,身體比例,設訂增加體重訓練,目標定為每周增加0.5kg,缺乏的物質每天攝入量為500-1000卡熱量,每天從碳水化合物至少吸收60%的能量,增加8g-log的體重,從脂肪中吸收25%的能量最理想,但不要超過30%。飲食平衡滿足各種維生素無機鹽和各種能量的需求,吸收水份以保證水份平衡為主。不允許飲用烈性酒精飲食,最多吸收量與訓練課及恢復有關。
少食多餐:增加多種混合性食物,控制糖的攝入,保持淀粉類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平穩,有選擇的選用高熱量的食物,如:新鮮水果,濃湯,牛奶等,用鮮橙汁和脫脂牛奶,利用補品。
3保持體重計劃
根據能量的攝入及輸出測量體重及身體的比率,按下列方案設計訓練飲食:60%的能量從碳水化合物中吸收,每天每公斤體重吸收8g-10g的碳水化合物,每天每公斤體重吸收1.2-1.7g蛋白質。低脂肪攝入,通常從脂肪中吸取25%的能量,一個平衡的飲食,需要滿足各種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元素的要求:攝入的水份應該保持水份的平衡,不要飲酒,增加飲食的量,要根據訓練課的恢復而定。訓練強度改變。飲食同樣要變,保證按期檢查體重及身體的比率,如果測量結果有變化。則必要接受飲食建議。
4長遠的計劃發展
在沒有固定專項之前的少年期,就開始進行富有特色的啟蒙教育。如談話、課外練習和討論等,直到步入青少年時期,然后練習專項和單人艇
采用大多數槳手和教練員所建議的課程表。
平均體重范圍:女子輕量級60-62kg,男子輕量級74-78kg。訓練體重范圍:女子輕量級57.5-60kg,男子輕量級70kg。比賽體重范圍:女子輕量級57kg,男子輕量級70kg。
總之,應該及時地、系統地、科學地控制體重,要考慮訓練學、遺傳學、營養學等方面的因素,使訓練飲食控制體重達成平衡,針對不同的訓練及比賽時期采用合理的飲食計劃,有效地控制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