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崇濤
隨著水上劃船運動的普及和迅速發展,為了提高運動水平,使之在不同季節和條件困難時,訓練照常不受影響,不少單位都相繼建成了劃槳池。這對于提高技術動作、提高身體機能、提高專項運動素質、提高整個運動成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劃船項目由陸上訓練、劃槳池訓練以及水上訓練組成。這三部分是一個有機整體,尤其是劃槳池訓練,不但能使陸上訓練的效果迅速轉化到水上,而且有它自己的獨特功能。對于北方來說,氣候寒冷,冬季時間很長,水上訓練時間比南方短,一年當中最少有五個月的時間不能進行正規的水上訓練,這對于搞水上項目的人來說,不能說不是一個問題。因此,怎樣利用劃槳池進行更科學、更合理、更有效的訓練,就成為一個比較重要的課題。
一、對于初學劃船者來說,采用劃槳池訓練是一個好辦法。劃槳池船位固定,無風無浪,不受大氣、環境影響,減輕了初學者緊張心理和怕翻船的負擔,使其能集中精力練習技術動作,為以后的水上平衡練習和技術訓練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教練員便于觀察指導,做示范動作。如有攝像設備更好,能使新老運動員了解自己的動作,改進快,收效大。
三、可以使運動員互相觀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增強共同研討的氣氛。采用劃槳池訓練,對于控制訓練過程,取得最佳訓練效果也是一個好辦法。可以根據每分鐘的劃槳頻率、脈搏次數和訓練時間來確定劃船強度。以低槳頻劃時運動員機體發生的變化不大,多做為技術劃和準備活動。以中等槳頻劃時,機體能量的消耗是有氧呼吸,有助于發展一般耐力。以高槳頻劃時,運動員機體的能量消耗需要通過積累氧債來完成。這種練習有助于發展速度耐力。根據脈搏頻率來安排劃槳頻率,這是劃槳池訓練的一大優點,是最容易掌握的,也最容易做到。脈搏能反映出在某一具體情況下運動員機體對所規定負荷的反應,這樣就可以根據運動員個人的特點來確定最佳工作強度(槳頻)。根據具體測驗,一般情況下,一年左右的運動員的劃船槳頻(強度),在劃槳池中可分為如下四類:

脈搏在100~130次/分是技術劃和準備活動的頻率;
脈搏在150~160次/分,發展有氧能力,全面提高機能水平,大運動量訓練可采用;
脈搏在170~180次/分,能適應大強度的訓練,發展無氧呼吸能力;
脈搏在180次以上,短時間最大強度練習,能提高速度(槳頻)。
同時也可以根據脈搏頻率來確定間歇時間。當休息后脈搏在120次/分以下時,工作能力完全恢復,以這種方式訓練和休息轉換,直到訓練結束。運動員在以指定的重復訓練時間內,劃槳頻率降低不大,脈搏在140次~150次/分范圍內,工作能力恢復略有不足,有助于發展速度和速度耐力。
采用劃槳池訓練,也可以根據項目特點對提高某一專項素質做出安排,做到有針對性的訓練,如發展速度、速度耐力還有發展一般耐力。一般認為,大強度劃船,30″~1′,有助于發展速度,劃船3′—5′左右,有助于發展速度耐力,劃船30′以上適合于發展耐力。但是一次課不會只劃一次,重復次數不足就達不到訓練目的。例如:訓練安排提高速度素質,重復次數超過了最佳值,訓練內容就會變到速度耐力方面去了,在訓練速度耐力時,重復次數多了就會轉變到一般耐力方面。怎樣來確定最佳重復次數呢?重復次數由訓練負荷對運動員機體作用的程度來決定,在劃槳池訓練中,如果單位時間內,劃槳頻率數逐漸減少,則表明重復次數超過了最佳范圍。
以上僅就利用劃槳池的訓練談談想法,我認為凡是水上訓練所能用的方法和手段在劃槳池中都能用上,劃槳池訓練不僅是練技術的地方,也是提高機體能力和身體素質的好地方。教練員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正確訓練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劃槳池的條件,不斷提高運動水平,完成訓練任務,達到訓練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