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5.12汶川大地震已經半月有余,救援與重建工作仍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傷亡數字每天都在更新,截至6月4日12時,地震已經造成 69 122人遇難,17 991人失蹤,373 606人受傷。
目前,此次地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尚無權威統計,但地震災后的影響已經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一、 對中國經濟的總體影響
(一)直接經濟損失將超年初雪災
5.12大地震涉及四川省18個市(州)和甘肅、陜西、重慶部分地區,受災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直接受災人口達1 000多萬。地震災區大面積房屋倒塌、損壞。此外,受災地區交通、電力、通訊、供水、供氣等基礎設施均受損毀,損失嚴重。雖然與今年1.25雪災相比,汶川地震的影響范圍小、持續時間短,幾乎不涉及工業、經濟重鎮,但國內外經濟學家均認為,由于人員傷亡、建筑損毀嚴重, 據初步估算,這次地震給四川及周邊地區帶來的的損失可能高達5 000億元(相當于中國GDP的3%),這些損失除了個人財產外,還包括災區的基礎設施。從這個估計數字看,遠超年初雪災造成的1 516.5億元損失。
(二)地震對GDP的影響
據2007年數據顯示,四川省人口為8 17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6.2%;全省GDP為10 505.3億元,占全國GDP的4.21%。據預測,地震將造成震區企業生產中斷1個月,由于受災地區GDP占四川省GDP的50%左右、全國GDP的2%左右,初步估計,地震可能影響2008年全國GDP增長預期,使其減少0.2~0.4個百分點,工業生產減少約0.3個百分點左右,而災后重建將激發投資,使全國投資增長上升0.3個百分點左右。
(三)地震對物價的影響
四川的資源類產品和生豬生產在全國生產的比重很大,而這正是目前全國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四川向外輸出的豬肉約占全國消費的4%,因此,短期內可能導致豬肉價格有所上升,由于肉類價格對CPI的影響在5%左右,因此進一步導致CPI的上升。
(四)對客觀調控政策的影響
由于地震,一些投資者預期宏觀調控政策將會有所放松。央行成都分行近日也表示,對受災嚴重的成都、綿陽等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機構5月20日暫不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另有專家預計,中央管理層在信貸方面會參照1.25雪災,即適度擴大信貸額度,以滿足重建需要,今年銀行信貸總規模擴大的可能性有所上升但從緊貨幣政策仍將是主旋律。
二、對四川經濟的影響
(一)對糧食生產產生較大影響
雖然地震將對災區糧食生產形勢、生豬養殖、飼料業、水產養殖業都將產生不利影響,但程度有限。主要將對夏糧生產形勢產生較大影響:救災重建將造成人力短缺;農田及水力設施遭到破環,使得2008年四川旱情加劇概率增加;運輸受阻或將加劇農資供應緊張。此外,地震造成省內多條交通干線中斷,運輸受阻或將加劇農資供應,從而進一步影響糧食生產。據估計,地震將造成四川省糧食減產8%~10%。
(二)對四川旅游業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2007年四川旅游業總收入為1 217.3億元,約占該省全年GDP的11.6%。四川省旅游資源豐富,此次汶川地震的許多重災區都是風景名勝區,也是四川旅游收入的主要來源區。主要旅游景區均不同程度受到損壞、大量文物古跡嚴重受損。四川省旅游局估算,此次四川旅游業直接損失超過500億元。旅游業人士則表示,“這次地震對四川旅游業是一個毀滅性打擊?!?/p>
就四川而言,上半年由于受到雪災和地震的影響,經濟將明顯受到影響;從全年來看,如果下半年災后重建加快,可能會把上半年的經濟損失彌補回來。

三、 對相關行業及資本市場的影響
(一) 大幅拉動醫藥需求
首先,在地震災害的救援中,離不開對藥品的需求。醫藥產品的需求分為兩個階段,在地震發生的初期,主要是對地震產生的外傷病人的救治,需要手術用藥和外傷用藥;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后期主要是對防止在災區發生疫情和對疫情進行控制方面藥品的需求。所以,毋庸置疑,此次地震將拉動醫藥需求,雖然有不少醫藥公司捐贈了藥品,但對于總的藥品需求來說,仍是杯水車薪。
(二)對建材產生較大需求
災后重建短期內會產生大量的建材需求,尤其是交通基礎設施、住房的恢復過程中,對水泥和建筑鋼材的需求會有較大的增長。四川省內有兩家水泥上市公司——四川金頂和ST雙馬,分別距震中地區約180公里和100公里左右,其正常生產必定會受到地震的影響,附近距災區較近的水泥企業主要有華新水泥、ST秦嶺、祁連山等,他們受到地震的影響相對較小,將成為災后重建中的主要水泥供應企業,但水泥產品的價格不會有大的上漲。
(三) 有色金屬行業受到較大影響
鋅礦、鉛礦和鋁礦及其冶煉廠受到了直接影響。2007年,四川省鉛精礦產量占全國總量的10.01%;鋅精礦約占全國總產量的5%至10%,電解鋁產能約占全國總產能的3.9%,所以,此次地震短期內會影響到全國的金屬材料價格,但是,地震本質上本沒有造成自然資源的損失,只是對企業廠房、電力及交通基礎設施破壞。
(四)通訊信息行業受損較大
此次地震災害中,移動通訊和固定電話通信設施受損比較嚴重,電網系統和部分電站也受到較大的破壞。災后通訊和電力系統的恢復工作,將給電氣設備制造企業和通訊器材制造企業帶來新增訂單。
(五)保險理賠業支出將有較大提升
隨著災后財產和人身保險理賠工作的展開,保險企業的理賠支出將有較大的上升,但中長期將刺激保險投保率的上升。同時,災區生產企業受損后,可能會在短期內發生貸款壞賬增加的情況,商業銀行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六)對相關上市公司的影響
災區內直接受災企業的正常經營將被打斷,相關受災上市公司的業績將受到較大影響。
據統計,川渝地區共有66家上市公司,分布于川渝兩地的15個城市,涉及23個不同行業。從對重點行業分析看,受直接影響的行業上市公司有電力、化工、旅游、家電、房地產、銀行等,其他行業的上市公司影響較小。間接影響偏正面的是工程機械、醫藥、建筑材料、鋼鐵等行業公司。
(注:本篇文字根據相關資料整理,資料來源:《北京青年報》、中國新聞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