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琦 蔣仲征

5月13日~14日,在江蘇省對外經貿會計學會、無錫市外經貿局的大力支持與協助下,中國對外經貿會計學會在無錫市舉辦了“全國反傾銷會計工作培訓班”。來自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的商務主管部門分管領導,企業領導、財務負責人及財會人員等共計127人參加了培訓。商務部財務司冼國義副司長、公平貿易局劉芳處長分別就當前外貿形勢及對策、當前國際貿易摩擦形勢及對策發表主題演講。反傾銷應訴專家周友梅教授、賈國棟會計師、李法寅律師分別就會計應訴、實地核查、歐美反傾銷法律規定等詳細講授指導。《無錫商報》對本次培訓進行了報道。
一、確認企業是否屬于應訴人的范圍
當發生反傾銷案以后,反傾銷會計要及時明確本企業是否屬于應訴人范圍。企業怎樣了解自己是不是涉案企業呢?
首先,可以根據申訴方發出的立案公告做出判斷。企業必須根據申訴方發出的立案公告做出判斷,調查期內有被調查產品出口至申訴方的企業均為涉案企業,生產企業可以單獨應訴,外貿企業不能單獨應訴,但可以作為生產企業的關聯公司參與應訴。以歐盟對我國勞保鞋反傾銷為例:2005年6月30日,歐盟委員會發出立案公告,正式對來自中國的兩個稅號(64023000和64034000)的勞保鞋實施反傾銷調查。調查期內有被調查產品出口至歐盟的企業均為涉案企業,此期間以商業發票上載明的日期為準。
其次,要明確涉訴產品的調查期限。此次歐盟對我國勞保鞋的調查期為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主要包括: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直接出口或通過外貿企業出口,無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通過外貿企業出口兩大類。
二、做好遭遇反傾銷時的會計安排
(一)控制出口數量和價格
被調查的出口企業可以采取放慢出口速度(控制數量)、盡可能提高出口產品的出口價格。我國有些企業一旦遭遇反傾銷,反而紛紛加大出口力度,趕在對方裁定高反傾銷稅率前把貨都出完,這幾乎成了中國出口企業的通病。
(二)應訴反傾銷技術層面的會計安排
1.首先要知道會計要參與配合哪些主要工作。這其中包括:填寫市場經濟地位申請表;填寫反傾銷調查問卷;接待調查人員實地核查;提出無損害抗辯意見;從會計角度準備并參加聽證會的材料;從會計角度對初步裁定提出評論意見。
2.認清應訴反傾銷的時效性限制。雖然一個反傾銷案件整個審理時間可能長達12~15個月,但在開始階段的時限卻非常緊,企業會計會同律師收集開始階段的應訴材料和完成調查問卷一般是1個月的時間,這對應訴企業來說是一大考驗。
(1)報名應訴的時限緊。例如:歐盟規定,自開始反傾銷調查的通知發布之日起15天內,應訴方就必須向歐盟報名,并提交基本材料;美國也有類似的規定,并且正式起訴后21天就要召開第一次聽證會,我國應訴企業或其代理人準備應訴,必須提前幾天報名。
(2)報名之后提供答卷的時限緊。歐盟規定:凡申請“市場經濟待遇”的中國企業,必須在調查通知發布后21天內回答一份調查問卷。沒有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將會勞而無功。
3.認清反傾銷申訴與應訴所需會計舉證的側重點。無論是申訴還是應訴都需要進行會計舉證,但側重點有所不同。
三、協助總經理選聘反傾銷應訴律師
選聘律師至關重要。被聘律師就職的事務所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從事反傾銷的經驗及勝訴率顯著。從處理反傾銷案的整個過程看,國內律師工作量約占總量的2/3,許多資料和證據來自國內,所以國內律師的工作做得好壞直接影響應訴的效果。如聘請申訴國的律師,則該律師要能運用申訴國反傾銷法律特點進行應訴,并與申訴國反傾銷調查當局有合作關系。
四、涉訴產品傾銷幅度的會計測算
首先,申訴方所指控的傾銷幅度有多大?如1990年歐盟對我國錄像帶反傾銷案,初裁時,歐共體選擇自己為替代國,裁決的結果是傾銷幅度為122.9%。
其次,認真分析研究申訴方所計算的依據及傾銷幅度的不合理性問題。我們認為歐共體選擇自己為替代國計算極不合理。
最后,測算本企業涉訴產品是否存在傾銷。我國出口企業,測算的傾銷幅度只有1.7%, “可忽略不計”,不足以發起反傾銷調查。
五、陳述反傾銷應訴的財務決策
(一)估算應訴成本。應訴成本包括律師費、應訴組織成本和收集信息數據費用等3部分費用。
(二)估算應訴收益,就是保住市場所帶來的收益。估算應訴收益,會計應該從以下方面考慮:
1.權衡放棄一個市場的損失。放棄一個市場,而再重新開發一個新市場所需要的費用遠遠高于聘請律師打贏這場反傾銷“官司”所需要的費用。
2.退出一個市場,轉入另一個市場,一般會引發新的反傾銷訴訟,由于不應訴往往會引起連鎖的反傾銷反應。有過傾銷行為的出口商一般在5年內不得向原進口國出口同類產品,同樣,這些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亦容易被提起反傾銷調查。我國的鋼板、硅錳、大蒜等產品都曾在兩個或多個國外市場先后遭遇反傾銷調查。
3.應訴能減輕或挽回多少損失。2001年加拿大對我國寶鋼、鞍鋼和本鋼進行反傾銷調查,其中對寶鋼的初裁結果是傾銷幅度為96%,應訴后終裁傾銷幅度為2.8%,減少經濟損失約780萬美元。
(三)反傾銷應訴的財務決策。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1.反傾銷會計應該將應訴收益與應訴成本比較,同時還要進行應訴成本預算,測算應訴預算資金的來源渠道及金額,再根據對自己產品傾銷幅度的測算,在充分考慮申訴方博弈的基礎上進行應訴的財務決策。
2.國外對華反傾銷的博弈態勢。從1979年我國第1次遭受外國反傾銷調查至今,國外對我國發起的反傾銷調查已有650多起,我國連續11年成為遭遇反傾銷最多的國家。我國應對反傾銷方面,存在兩個突出的問題:一是反傾銷應訴率低;二是勝訴率低。近年來雖然我國企業應訴率提高到了70%左右,但勝訴率長期徘徊在40%左右。
3.協助總經理作出應訴決策。一是權衡應訴收益與應訴成本、申訴方的博弈程度;二是看涉案產品是否是自己的主營產品,如果是主營產品,則需要應訴;三是看涉案產品的出口金額,如果出口的量雖然少,但價格很高,也不妨參與一下;四是看企業發展;五是看人財物力,反傾銷應訴是一場費錢、費時、費力的準司法案件,以免進退兩難。
六、協助總經理成立應訴工作組
(一)明確應訴涉及的范圍。在反傾銷應訴中,會牽涉到應訴企業的諸多部門。如與涉訴產品有關的生產、銷售、企管、財務、裝備、計量、外貿、質監、供應、勞資等部門,各輔助生產部門和各有關生產車間等。所以,應訴工作不是企業某一部門可以獨立完成的,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與協調,共同參與完成。
(二)組建應訴班子。企業一把手親自掛帥并擔任總指揮,統一調度企業所有資源,是應對反傾銷案件的組織保障。
(三)落實具體責任人。
(四)協同律師組織應訴培訓。
七、有效的會計舉證
會計舉證是為應訴反傾銷訴訟判斷提供會計理論和財務數據支撐,使之做到主之有理、持之有據。在填答調查問卷和抗辯時需要有效的會計舉證。
一方面,企業要配備反傾銷會計專家。企業可聘請律師或有經驗的會計師幫助、指導填寫調查問卷。
另一方面,要面對反傾銷會計舉證的交鋒。在反傾銷會計中,申訴方和應訴方各有不同的舉證取向,正常價值的確定是申訴人與應訴人舉證的焦點,因為正常價值的確定關系是否存在傾銷和傾銷幅度的大小。
2008年值得關注的情況和特點:反補貼仍可能成為摩擦焦點;美歐仍為貿易摩擦重點;鋼鐵產品和紡織品值得高度關注;發展中國家的形勢也不容樂觀;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可能成為摩擦重要誘因。

責編:長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