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輝: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會計師》雜志社編委、特約撰稿人。 1992年至今在中國人民大學、財考網、北京人才交流中心等辦學機構擔任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級會計實務、初級會計實務課程;1994年至今在財考網、新東方、科教園等辦學機構擔任注冊會計師考前輔導,輔導經驗豐富,深受考生喜愛!
第6章 固定資產
本章屬于基礎章節,易與其他章節聯系出現考題,如與借款費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資產減值及合并財務報表等內容結合出題。
重要考點1: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一般而言,固定資產的成本,是指企業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但下列內容應予以特別注意:
1.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信用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攤銷金額除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外,均應當在信用期間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2.企業通過自營方式建造的固定資產,其入賬價值應當按照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確定,其中領用材料增值稅的處理、建造固定資產借款費用的處理,應注意與其他相關章節有關內容結合掌握。盤虧、報廢、毀損的工程物資凈損益應注意區分是計入工程成本還是計入當期損益。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因進行負荷聯合試車所發生的凈支出,計入工程成本。因此而產生的對外銷售的產品,其發生的成本,計入在建工程成本,銷售或轉為庫存商品時,按其實際銷售收入或預計售價沖減工程成本。
3.對于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確定其初始入賬成本時還應考慮棄置費用,但一般工商企業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報廢清理費用,不屬于棄置費用,應當在發生時作為固定資產處置費用處理。
重要考點2: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1.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中固定資產折舊問題屬于基礎內容,考生應明確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空間范圍和時間范圍,以及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同時要熟練掌握各種折舊方法下折舊額的計算,從而為所得稅費用、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奠定基礎。
2.固定資產后續支出。考生應區分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更新改造等后續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而固定資產的大修理費用和日常修理費用,通常不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應當在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重要考點3:固定資產的處置
1.企業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生固定資產毀損以及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該內容常與其他內容結合。
2.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對其預計凈殘值進行調整。
第 7 章無形資產
本章屬于非重點章節,但是由于新會計準則在無形資產方面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因此,考生要注意變化內容。尤其是內部研發形成無形資產問題,應注意與借款費用、所得稅費用以及會計差錯的更正等內容結合學習。
重要考點1: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考生應特別注意土地使用權和內部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的計量。
1.外購無形資產完全比照固定資產學習,無需單獨學習。
2.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一般應當按照取得時所支付的價款及相關稅費確認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用于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筑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筑物合并計算其成本,而仍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但是,考生要注意兩種例外情形:一是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于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的,其相關的土地使用權的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二是外購房屋建筑物,土地以及地上建筑物的價值,如果確實無法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處理。
3.內部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初始計量金額,由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的創造、生產并使該資產能夠以管理層預定的方式運作的所有必要支出構成。包括,開發該無形資產時耗費的材料、勞務成本、注冊費、在開發該無形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其他專利權和特許權的攤銷,以及按照借款費用的處理原則可以資本化的利息支出。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無論是否滿足資本化條件,均應先在“研發支出”科目中歸集。期末,對于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支出,轉入當期管理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但尚未完成的開發費用,繼續保留在“研發支出”科目中,待開發項目完成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時,再將其發生的實際成本轉入無形資產。
重要考點2:無形資產后續計量。考生要注意區分使用壽命確定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無形資產后續計量的不同。
1.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某項無形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2.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在持有期間內不需要攤銷,但需要于每一會計期末進行減值測試,如經減值測試表明已發生減值,則需要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
第 8 章投資性房地產
本章內容是新會計準則新增加的內容,屬于比較重要內容。考生可以與其他章節比較學習,難度不大。
重要考點1:根據持有的意圖判斷房屋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投資性房地產,并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存貨區分。
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房地產,包括自用建筑物(屬于固定資產)和自用土地使用權(屬于無形資產),不屬于投資性房地產。
2.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銷售的或為銷售而正在開發的商品房和土地(屬于存貨),不屬于投資性房地產。
3.商廈中出租的柜臺不屬于企業的投資性房地產。
4.炒樓花不屬于企業的投資性房地產。
重要考點2: 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包括成本和公允價值兩種計量模式,通常應當采用成本模式計量,但滿足特定條件時可以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
1.在成本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與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期末計提減值準備的規定一樣進行處理,不必單獨學習。
2.在公允價值模式下,不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或攤銷。企業應當以資產負債表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學習這一問題時,完全可以參照交易性金融資產內容,只是,當投資性房地產被處置時,應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其他業務收入,考生應特別注意掌握。
3.同一企業只能采用一種模式對所有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不得同時采用兩種計量模式。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模式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應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處理,將計量模式變更時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通過利潤分配調整期初留存收益。已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得從公允價值模式轉為成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