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國玲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研的進步,人們對教練員的評價已不僅僅局限在訓練和比賽上了,而是對其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而體校教練員的能力如何,將直接影響到整個訓練工作的質量。體校訓練的實踐表明,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起著主導作用,是一支體育運動隊的靈魂。為滿足新時期體校訓練發展的需要,體校教練員應具備哪些能力,才能滿足新時期的需要呢?我個人認為,體校教練員應具備以下十二種能力。
一、 政治素養能力
新時期的教練員要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強烈的責任感,要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對黨的體育事業要無限的忠誠和熱愛,對所從事的教練事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榮譽感,要具備有良好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的能力。
二、 訓練能力
教練員應具有廣博深厚的體育專業知識和比較系統的專項訓練理論,及注重運動員生理、心理的發育和完善程度,并能根據訓練大綱的要求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采納相應的訓練原則和手段,使運動員的身體得到良好的發育和心理趨于健全和成熟。同時教
練員還要熟悉體育訓練理論和體育訓練規律,既能合理運用現代先進訓練科研成果豐富和完善訓練藝術,又能做到因材施教,有所突破、有所創新,通過訓練,使運動員能夠達到較高的運動技術水平。
三、 教育能力
青少年運動員的生理、心理和思想意識均不成熟,因而,體校教練員還必須根據其生理和心理的特點,靈活地運用教育規律和教育手段,科學的教育、指導學生,塑造其美好心靈,點燃他們的理想之火。樹立他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精神。
四、 選材能力
實踐證明,科學的選材是一條能使運動技術水平迅速提高的捷徑。教練員應善于根據本項目的特點和要求,選拔在本項目上有潛力的優秀后備人才,并能夠預見其在正常情況下,將來所能達到的運動技術水平。
五、 測試和評價能力
在運動員從事運動訓練的整個過程中,教練員應不斷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根據大綱內容和要求,對運動員的形態、心理、素質、技術、成績等進行測試,并能夠據此客觀地分析、評價該運動員該階段的運動水平,以及在一定范圍內的、同年齡組中的實際水平,以便在今后的訓練中有的放矢。
六、 恢復能力
專家認為,如果其他因素相等,那么恢復水平便成了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教練員應善于運用教育、心理、物理、醫療等手段和方法,使運動員的生理和心理得以及時的恢復,以便在訓練和比賽中保持最佳的競技狀態。
七、 裁判能力
教練員首先應該是裁判員,要熟悉本項目的規則,并能夠進行臨場執行。在訓練中,應不斷地向運動員介紹規則,使他們能夠嫻熟運用,以便有利于利用規則來為自己創造優異成績服務。
八、 科研能力
教練員應經常對訓練管理、訓練實踐展開科學研究,這樣做不僅可以出科研成果,而且對健全體校訓練管理,有效地提高教練員業務水平,提高運動技術水平,都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九、 語言表達能力
教練員的語言應流暢、生動、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這樣不僅可以激發運動員的訓練興趣,使其思維處于活躍狀態,而且還會使運動員感到輕松愉快,精神振奮,令艱苦的訓練不致單調,而且有助于發展運動員的創造思維能力。
十、 組織能力
教練員的組織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組織學生的能力。(2)組織訓練實踐的能力。(3)組織比賽的能力。(4)組織集體活動的能力等。
十一、 刻苦勤奮的求知能力
新時期要求教練員對于新的知識和新的體育科學信息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在思想和行動上要適應飛速發展的現代體育的需要,勤于和善于開動腦筋,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有所作為。
十二、 社交能力
教練員的工作不僅要面向全體運動員,還要面向全社會,除帶領運動員參加各種比賽外,其他部門和單位也經常開展各種體育競賽活動,一般都邀請教練員承擔一些社會體育活動任務,如擔任裁判、輔導、講座、組織、評議、觀摩等工作。要接觸大量的人和事,這就要求教練員能夠一專多能.融會貫通,高標準、高質量、高要求地完成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