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元 蔣壽銀
在體校各體育項目中,更容易導致運動員受傷的要屬重競技項目,武術、散打、柔道、摔跤、拳擊等項目在實戰中出現受傷率較高,如骨折、脫臼,更嚴重的是這些傷病還會留下后遺癥。
隨著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許許多多的體育愛好者對不同的體育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對跆拳道熱衷的人是越來越多。但是如何才能使運動員以及體育愛好者在運動中避免受傷,這是個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
我們應該對體育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理解。從我在體校當運動員的這幾年的所見所聞中了解到,很多家長和學生除了知道小學、中學的體育課外,對其它體育專項等問題了解基少。很多家長不愿意把孩子送到體校接受鍛煉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如怕孩子吃不了苦,會影響學業,會導致受傷。剛開始我們教練到各校選材時,一般比較注重學生的自身素質、能力和基本技術。剛來時,一般比較簡單化,盡量減少他們的受傷。然后開始培養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盡快了解該項目的存在和發展,都是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使該項目的教學內容進行游戲化的改造。改造的過程要突出健身性、時代性、實用性、特色化、人文性、開放性、娛樂性、簡單易操作等,又能體現學生的靈活性,使學生能在體驗樂趣的同時還能學到技能。讓他們盡快進入該項目的角色。
以摔跤為例,它是競技性強,對抗激烈,且對場地器材要求較高,對學生沒有正確的攻防,容易對學生造成傷害。因此,在摔跤教學中學生需要注意的幾個安全性問題是:
一、 樹立正確的教學目的
專業隊開展此項目的教學訓練主要強調該項目的競技目標、競賽方法、標準化的競賽規則、競賽制度等,其目的是通過專項訓練,發掘人體的最大運動潛能,提高人的競技能力和競技水平,在比賽中獲得優異的運動成績。圍繞學校體育的目標、任務,為增強學生體質,掌握摔跤的基本知識、技能,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有計劃、
有組織而開展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興趣,陶冶情操。
二、 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
摔跤的教學內容總體上可分為實踐部分和理論部分。實踐部分主要有基本技術教學,基本戰術的教學,基本身體素質訓練等。理論部分主要有摔跤實戰規則與裁判作用,它是一項比較全面靈活的復雜的技術要領,在戰術上有兇狠的殺傷力,較強的目標追求,突出摔跤的特殊地位,講究不但要摔倒對方得分,還要利用摔法擊倒對方。在教學實戰中容易造成學生的受傷,因此要掌握基本步法,進攻方法,防守方法等進行反復練習,循序漸進,方便提高實戰中的進攻和防守反擊的應用能力和身體素質,降低受傷率。
三、 安排合理的教學組織
教學組織形式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發展水平來安排。我們根據基本結構來組織教學,在訓練的準備部分要組織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在以往訓練受傷中,大多數學生是由于準備活動不充分造成損傷的重要因素。準備活動也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一般的準備活動,另一部分是專項的準備活動。在一般準備活動中,主要體現在慢跑、腿部靈活性的形式進行,以學生身體微微出汗為標準。之后進入專項準備活動,主要是以個人技術為主,使各個關節充分活動開,使學生的運動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增大關節的活動范圍。將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充分活動開,防止損傷的發生。在教學安排上要突出先簡后繁,由易到難,以點帶面;在教學訓練上要注意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在兩人配對的選擇上,要注意運動水平相當,和諧配合,相互學習,相互包容。在結束部分也要求學生練后要充分放松,如對運動后放松練習的意義和重要性缺少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忽視了放松練習環節,會導致疲勞積累,機體得不到充分有效的放松和休息,容易在以后的運動中受傷。
四、 娛樂化的教學比賽形式
競賽是運動項目發展的杠桿,運用好這個杠桿,可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使運動項目的發展。在教學中恰當運用比賽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人生的比賽理念中,比賽淡化了比賽的過程,強化了比賽的結果,使學生在比賽中感到緊張,有壓力和不同的想法,從而更容易使學生造成受傷,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學比賽中的目的是要檢驗學生技術動作掌握的情況和運用技術的能力,提高學生對教學賽的積極性。因而,我們需要的是強調比賽的過程,淡化比賽的結果,找到理想中的趣味或者物質獎勵也會促進學生相互的競爭,提高水平。
從教學的角度看,這都是眾多教練們所知的。不管哪個項目,都會存在危險性,只有利用以上任何一點,都可以保證體校學生降低受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