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友慶
1. 百米專項素質特征與內容
百米專項素質是指那些在時間或空間特征上(其中包括動作幅度、動作速度、用力特征、肌肉的工作方式,以及對供能系統和心理適應能力)嚴格符合專項比賽要求的素質。
百米運動員優異成績的取得,是速度、力量、柔韌、靈敏、耐力等素質綜合訓練的結果。短跑專項素質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等,按短跑專項的特征,專項素質訓練的內容可具體分為:專項速度、專項耐力和專項力量三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短跑訓練短跑技術形成了以提高“速度”和“力量”為特點,以全面發展和提高身體能力為核心,良好的心理素質為內容的現代百米教學的訓練方法。
2. 專項速度素質訓練
速度素質在短跑項目中是起主導作用的專門素質。速度包括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2.1發展絕對速度方法及其手段
短跑的位移速度是指跑進時的水平速度,也稱絕對速度。絕對速度是指百米運動員發揮最高跑速的能力。絕對速度的優劣,不僅取決于運動員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肌肉快速收縮的力量、動作速率等因素,而且還取決于運動員掌握跑的技術的實效性和經濟性。因而,在發展絕對速度時,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與空間的節奏。
步長訓練采用的主要練習方法有: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臺階、跑臺階、蛙跳單足跳,大幅度跨步跳,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
對于步頻能力的訓練,我們側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性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松能力;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采用的訓練手段有:高速、大幅度擺動腿前后擺動練習;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快速擺臂、擺腿練習;各種段落的下坡跑、順風跑、牽引跑等。
2.2發展反應速度方法及其手段
反映速度主要由反射弧各環節器官系統的機能、神經反射通路的傳導速度所決定。反應速度除受遺傳因素影響外,也受外界刺激的強度、注意力集中的強度的影響。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方法如下:各種球類運動,例如足、籃、排球等;各種游戲性質的反應練習;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械練習;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快速后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
時、計步)。
3專項速耐素質訓練方法及其手段
速度耐力是指運動員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百米項目是典型的無氧代謝運動項目,其速度耐力是以無氧供能為其基礎,并建立在有氧耐力發展的基礎上,所以在進行無氧耐力訓練時,應有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訓練,使運動員的心臟容積增大,每搏輸出量增多,從而為無氧耐力訓練奠定基礎。
專項速耐訓練手段:進行各種不同距離的間歇跑訓練。
長距離間歇跑:跑的距離為150米、200米、300米,但有時也采用400米,甚至500米的距離,重復次數為2--3次為一組,根據訓練目的和訓練水平跑若干組。
短距離間歇跑:跑的距離可以定為60米的往返跑,重復次數為6—8次為一組,每次間隙時間為30秒一45秒。并且根據訓練目的和訓練水平定組數。
變速跑:以各種距離的變速跑進行練習,可以對快跑段的量.強度提出一定的要求,先以量為主,逐漸過渡到以強度為主。
4專項力量素質訓練方法與手段
最大力量及其訓練:最大力量是快速力量的基礎,爆發力的發展主要依據于最大力量的水平。重復法,此訓練特點能加強新陳代謝,活躍營養過程,迅速提高肌肉力量,增大肌纖維橫斷面;遞增法,這種方法是負重量由小到大,組數由多到少,其作用是使肌肉受到充分刺激,使其圍度增加:大強度訓練法,此訓練法保證神經肌肉用力的高度集中,有助于改進協調性和充分動員肌肉運動單位參加用力,從而在肌肉體積不增加的情況下使相對力量得到提高。
速度力量及其訓練:速度力量是百米項目運動員最典型和最需要的力量,百米項目發展速度力量主要以發展爆發力為主。在訓練中,為了提高爆發力,應著重于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縮速度兩個方面的訓練。跳深練習:從一定高度的凳子、跳箱上跳下,落地后即刻向前上方跳起。爆發力訓練的組間恢復時間要長一些,一般為3~4分鐘。
5. 加強心理訓練
健全的心理狀態,良好的意志品質是運動員創造優異成績的精神支柱。有運動員會出現賽前思想緊張,生活規律破壞,消耗精力過多,比賽時心慌意亂,控制不住自己,技能失常,成績下降,賽后思想波動等情況。針對隊員的具體情況在訓練中要做到嚴格要求.從實戰出發,如改變訓練環境條件,創造氣氛,施加一定的壓力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品質和自我控制能力。使運動員在各種變化下,都能沉著冷靜、機智靈活的排除干擾,發揮正常,賽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