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禮楊 劉 健
體育課作為向學生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讓學生掌握的基本技術,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發展體育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提高身體健康的基本形式,其教學的形式與方法也同樣的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體育課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經是體育教學的一項勢在必行的任務。
1、創設和諧情境,鼓勵師生合作學習
1.1 建立師生間的深厚的感情
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成功的體育教學取決于多種因素。其中,教師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師的情感在體育教學中起著信號、感染和鼓勵的作用。教師與學生的合作,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喜愛的情感,形成一種融洽、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這是一個調動學生主體性的最基本的條件。
1.2 以良好的情緒感染學生
體育教師的職業是以形象塑造形象的職業。體育教師并不只是以知識的形態,而且是作為整體,作為一個“審美客體”綜合亮相在學生面前,存在于學生心目之中。所以教師一走進課堂就必須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個學生,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并以良好的心態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1.3 尊重、理解和寬容并給學生以關愛和贊美
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表現在各個方面,如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傷害學生;尊重學生的選擇,不橫加干涉;尊重學生的隱私,不隨意宣揚等。理解和寬容主要是指當學生出現錯誤時,不要過多地批評和指責,要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時間和機會。每個學生都有被愛和被承認的心理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愛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力。教師對學生的愛學生會產生肯定的情感反映,并把其遷移到教師所授的體育課上,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引導學生學習,鼓勵積極參與
2.1 精心設計課前導語
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當時的情況或知識內容,不斷設計、變換各種各樣的課前導語,如激情式導語、啟迪式導語、生活式導語、懸念式導語。
2.2 注意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體育教學直觀性特別強,這不僅表現在教師正確的示范上,還表現在教師的裝束、舉止言行、精神面貌等方面。學生直接知覺的對象主要是教師。體育教師的儀表、語言、教態、眼神、面貌等等,對學生的心理諸方面都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如體育教師體態健康,精神飽滿會給學生以健美的感知。又如教師講解動作要領時,語言宏亮生動扼要,會使學生精神振奮激起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經過日積月累的體育教學,會使學生從知覺到心理產生由欣賞到羨慕,由羨慕到向往,由向往到追求,直至實踐的一系列過程。
3、注意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與特長
教師要承認每一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個性與特長,都有他自身的價值;確信每位學生身上都潛藏著許多“閃光點”。為此,教師對每一位學生都要有認真細致的了解,對其個體差異做到心中有數。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更要以學生的發展作為備課的前提,緊緊圍繞學生的發展來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
4、加強學科間協作,嚴格教與學的要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學科間的相互協作和溝通,充分發揮各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和相互促進作用,轉化成為學生主體性增長的適宜條件,促進學生內部矛盾正確、有效地轉化。如在擲鉛球教學中,在闡述有關最后用力時,運用運動解剖學和運動生物力學的知識,進行講解和分析最后用力時支撐動作使人體蹬伸時所獲得的支撐反作用力,通過腿部、腰部、軀干和上肢,最后作用于鉛球。讓學生認識到動作技術的力學原理,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嚴格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使之形成良好的總體素質結構。
5、創設自我表現機會,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體驗
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以增強其成功的體驗。因為每一次成功的體驗都會給人帶來一份歡欣,都會使人增強一份自信,從而激勵其不斷探索和爭取新的成功。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要盡可能地多給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的時間和機會。
在體育教學中還要采取各種形式、方法、手段,全面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身體素質能力,來提高學生對體育整體的認識和興趣、主動參與的意識及正確的體育觀念。使他們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