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光 左 健
武術是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內容豐富多彩、風格各異、應用廣泛、而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更符合中國人民的心理、習慣及健身觀念。它的技擊、健身、娛樂、養性等功能日益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對人健康的影響,特別是對少年兒童健康方面的影響日益顯著。
1.堅持習武有利于提高少年兒童的生理健康水平
1.1武術練習能促進少年兒童生長發育,改善人體的形態結構
武術運動中有千變萬化的攻防動作和靜止形態。在運動過程中,要求身體各關節在解剖結構允許范圍內進行充分的活動,因而也要求有關肌肉群進行有的放矢的收縮和放松。當肌力作用于定點時,也就對其在骨骼上的附著點產生牽拉作用。關節的活動和肌肉對附著點的牽拉,都能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環,增加骨細胞營養物質的供應,促進長骨兩端的骨髓不斷骨化,使骨長長。另外,武術運動是克服自身體重或者持輕器械進行練習的運動。這類活動對上肢長骨的牽拉力以及對下肢長骨的壓力,是促進其生長的一種良好的機械刺激。所以經常從事武術運動有利于身高、體重、上、下肢、指距的增長。同時也證實了一些人認為練武術影響長高的看法是錯誤的。
1.2提高身體素質指標
身體素質指標包括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因為武術運動中包括了閃、展、騰、挪、竄、蹦、跳、躍、轉、折、起、伏、下叉等動作。這些動作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就要求運動員有良好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素質,長期地進行武術運動,也使得這些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
1.3 長期習武可以提高人的生理機能
武術運動對少年兒童的心、肺機能有良好的影響。因為武術運動中,有許多閃展騰挪、滾翻、跳躍、平衡、跌撲等動作組成。不論是套路運動,還是格斗運動,都有時間規定(套路1′20″,格斗運動3′),在這個時間限制內,要求運動員不停地運動。這樣經常從事武術運動,其心臟肌肉發達,而收縮有力,心臟壓出的血液相對較多,心貯備力增大,心臟收縮后,能有較長時間的休息。這樣就表現為安靜時“心搏徐緩”,收縮壓、舒張壓,有降低的趨勢。武術運動中有一句諺語:“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練武術很講究運氣,太極拳的呼吸要求“細、長、勻、深”四個字,比較全面地概括了進行合理呼吸的特點。這樣長期從事武術運動,呼吸肌也變得發達,收縮有力,呼吸的最大通氣能力增強,表現為肺活量增大。
2.武術能夠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武術是一項內外兼修的獨特運動,武術練習者在武術學習過程中可培養堅毅、勇敢、頑強的性格,而優美舒張的動作演練可有效增強練習者的自信心。武術這項古老的運動之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武德。武德是武術的靈魂,崇尚武德是武術界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武德是社會的要求和約束。武德的感化對兒童起到無形的約束;這種德育潛在規范了兒童的言行,培養其勇敢頑強、堅韌不拔、刻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激發愛國熱情,樹立正義感,端正學習態度。因此,少兒時期開始學習武術有助于兒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和人格的全面發展。
3.武術能夠提高人的社會適應能力
少兒從小參加武術訓練,增加了與同齡人的接觸機會,社交能力得到提高。特別是在對練項目和集體項日練習中,要求配合默契,動作一致,在不斷地參加各種集體表演、比賽中,培養其協作精神、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克服自私、任性、怯懦的不良品質,提高競爭意識。從我們的實踐調查中也表明,習武后大部分學生能與他人友好合作,愿意接受他人的批評與建議,使其社會適應力有所提高。
4. 結論
綜上所述,武術這一多功能,民族形式的體育運動。其獨特的健身功能,己成為吸引廣大群眾把武術作為終身健身項目的主要原因之一。少年兒童長期練習武術不僅能強身健體減少疾病的發生,而且可以培養少年兒童勇敢、頑強、堅韌不屈的意志,使其從小逐步培養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為兒童良好性格的形成、人格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